蒂里希曾說:“宗教是人的終極關懷”。宗教的本質既不是思維也不是行動,而是知覺和情感,它是人類對自己心中王國宗主的向往與精神皈依所在,作為自我把握世界和生命的一種獨特的方式。 華夏儒商國學院開設宗教智慧課堂,以中國宗教為學習主線,西方主要宗教信仰貫穿其中,中國宗教是人本宗教,西方宗教是神學宗教。本課程把東方人追求的“精神逍遙”與西方人追求的“靈魂救贖”相互結合,對比學習,提升企業家對世界整體的客觀認識和博大的創造力,從本質領悟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和靈性智慧的淵源,使人生獲得真正自由。
招生對象:全國各地學員及愛好國學的有識之士 課程簡介:本課程采用按照學與游相結合的授課方式,讓大家感受宗教文化的濃郁氣息,吸收東西方宗教學說的有益成果,融通各家智慧,應用于管理實踐,實現人生智慧得之再升華,鑄就自身內涵的新高度。 特色教學:班級學員互動交流;熱點問題現場討論;主題辯論、宗教圣地參觀、宗教禮儀學習等豐富活動。 精品項目:每年舉辦多屆“中國華夏儒商國學論壇”,數千名企業家將與您共享儒商智慧,以傳統文化為紐帶,搭建全球企業家學習及交流的舞臺。 學習時間:每月集中兩天授課(周六、周日) 最新開課:2013年6月1日、6月2日 學習地點:北京 學習費用:59800元/人
課程介紹:
第一講 《妙法蓮華經》—— 修持妙法,殊勝功德 《法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教法,屬于開權顯實的圓融教法,大小無異,顯密圓融,顯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義。如經文所云: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暗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從而讓我們修學福慧,體悟舍己為人的精進佛法和至高無上的功德力量,就此步入法華一旋三昧的最高境界。 學員活動:參觀佛教文化圣地 —— 臥佛寺、靈光寺
第二講 《楞嚴經》—— 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開慧《楞嚴經》助人智解宇宙真相,是佛教修行大全。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通過對楞嚴經的學習,給予我們得正法、獲正信、知正解、正修行的明智借鑒,體會“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的妙處,獲得“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即生解脫修行和開悟正果。 學員活動:佛教文化圣地 —— 廣化寺學習佛教禮儀、禪修指導
第三講 《維摩詰經》—— 不二法門,東方佛國 《維摩詰經》是中國文化禪宗的根本經典,是與整個佛法、佛教、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的文化關系最大、影響最深、歷史最久的一本經,是解脫成佛的法門。心凈佛土凈、在欲而行禪、處染而不染、無住而生心。此經為我們解析,思議所生、自我矛盾的修持方法就是要讓我們解脫物質世界的束縛,解脫身心的煩惱,追溯回身心根源,已得自性清凈的真知。
第四講 《六祖壇經》—— 諸法之寶,人間佛教 《六祖壇經》是中國佛教和禪宗的根本,不立文字、明心見性,反對漸修,提倡頓悟佛性。它把印度佛教中蘊含的對人和人生的關注,作了充分地發揮和發展,在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影響下,形成了特有的重現實和重人生的特點,是一部人生實用經典。經中偈語更是我們的人生指南。
第五講 藏傳佛教巡禮 —— 大小乘兼學,顯密雙修,見行并重 哥倫比亞大學的羅伯•索曼博士曾說:“藏人今日對世界的最大獻禮,就是他們無與倫比的內在科學知識,以及由此推究出來的整套人類心智轉化術。”藏傳佛教是藏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已融入了哲學、社會學、人類學、倫理學、宗教學、生命學等每一個領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相當于西漢至清朝之間漢地的儒教思想一樣。政教合一的藏傳佛教對心理學的揭示最為透徹,通過用菩提心,般若智,從世俗諦,識佛性之真實,引發智慧,從而提升自己內心的慈悲、智慧和知足少欲,是使人內心健康、幸福、快樂的殊勝之法。 學員活動:參觀藏傳佛教圣地 —— 雍和宮
第六講 《道藏》—— 自由自在的神仙處事觀 道教是中國本土生長出來的宗教。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在公元十四世紀時傳入了歐洲,對歐洲古代文化和思想也具有深遠的影響。它在中國古代的影響僅次于佛教。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被認為是和儒教、佛教結合一起的各種理論學說和實踐方法,主張處世的智慧和自我修養的能力。以利于我們自身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人生,打造誠信至上、互幫互助、平等博愛、融洽相處的和諧氛圍,從而達到“自我、平常、和諧和循環”的超然境界。 學員活動:參觀道教文化圣地 —— 白云觀
第七講 《圣經》與基督教(上) —— 從精神枷鎖到人文主義 近代以來,西方價值觀成為了這個世界的主流意識,在風起云涌的國際舞臺上博弈東方。我們以宗教的視角剖析現象、提煉內涵就不難發現,宗教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么的不可替代。宗教好像社會機器的潤滑劑,將人們的意識、激情與本性發揮到極致。信奉基督宗教的西方國家緣何能夠傲視東方?有比較才會獲知答案,有了答案就可以超越,超越自己,更是超越極限。 學員活動:基督教文化圣地 —— 燕京神學院
第八講 《圣經》與基督教(下) —— 基督教文化與當今世界 余敦康教授曾說:“全世界文化的總體格局是‘多元一體’的,我們要睜開眼睛以一顆平常心看世界,從‘東方’和‘西方’中尋找智慧,正如荀子所說的‘虛壹而靜’。”基督教在東西方跨文化溝通中起到重要作用,基督教在當今中國、在當今世界以及基督教與西方文化的互釋、與當代政治文化經濟等諸多方面深受影響。學習基督教的上帝與中國人的上帝,探討西方宗教,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的文化視角和全新的學習體會,感悟愛人如己的“盡心、盡性、盡意和愛主你的上帝。” 學員活動:基督教文化圣地 —— 基督教崇文門堂
第九講 《古蘭經》—— 神圣的“天啟” 伊斯蘭教的宗教崇拜是沒有任何偶像的,真主的形象從來都是源于心底的那份最真摯的召喚。與清真寺里紛繁復雜的幾何圖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穆斯林們心靈的純凈與精神的堅定。品讀《古蘭經》,翻開這部充滿異域幻想的精神寶典,打開方外之門,走向真理。 學員活動:參觀伊斯蘭教文化圣地 —— 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牛街清真寺
第十講 《舊約全書》—— 千年如一日的契約 猶太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非凡的成就,他們的專一信仰決定著他們民族的成功和優秀。在上個世紀100年中,諾貝爾獎獲得者共680人,美國80%的財富都掌握在猶太人的手中。馬克思、愛因斯坦、列寧、哥倫布、比爾蓋茨和巴菲特都是猶太人。品讀《舊約全書》,透過猶太民族的人性去解析猶太民族辛酸而文明的歷史,領略博大精深的猶太文化,樸素地學習猶太人對經典的虔誠、堅守,探討享譽世界的猶太“生意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