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是唐代史學家吳兢著的一部政論性史書。全書十卷四十篇,系“隨事載錄”而成,以君道、政體、任賢、納諫、君臣鑒戒等為篇目,分別采摘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及身邊大臣如魏征、王珪、房玄齡等四十五人的政論、奏疏以及重大施政措施等,主要內容包括治國方針、選賢任能、精簡機構、申明法制、崇尚儒術、評論歷史得失等方面,同時強調統治者的自身修養,如敬賢納諫、謙遜謹慎、防止奢惰等。
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赖谝
臣聞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則無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則無以齊萬國。萬國咸寧,一人有慶,必藉忠良作弼,俊乂在官,則庶績其凝,無為而化矣!獡窆俚谄
招生對象:全國各地學員及愛好史學的有識之士
課程簡介:學習歷史,感悟人生,踐行自我,成就智慧
特聘師資:韓昇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央視“百家講壇”《安史之亂》,《貞觀政要》等主講人。
學習時間:每月一次,一次二天,共六個單元
最新開課:5月25-26日
學習地點:深圳
學習費用:36800元
課程介紹:
模塊一 盛世治理——《貞觀政要》
第一講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第二講 唐太宗治國新思想
玄宗盛世下的危機
吳兢與《貞觀政要》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從治術到帝王學 治國先治君
銅鏡、人鏡、史鏡
從戰爭到和平的三大轉型
模塊二 《貞觀政要》之治國篇
第一講 治國政策的大辯論 第二講 治國的基本政治原則
治國的道德基礎——誠信
積德與治理之道 如何依法治國
如何用制度治國
模塊三 《貞觀政要》之用人篇
第一講 選賢任能 第二講 人才管理
魏晉以來選官制度的演變及其得失
科舉制度:從唯才是舉到任人唯賢 發現賢能與用人原則
管理人才
模塊四 《貞觀政要》之經濟篇
第一講 以民為本的經濟政策 唐朝徇麗多彩的文化
隋朝滅亡的教訓:財斂則民散
經濟政策:藏富于民原則的確立 南北文化的變遷
唐朝文明的世界傳播
模塊五 《貞觀政要》之核心文化篇
第一講 道德與核心文化的建設 第二講 言論監督
文化多元化的原則
開放的風氣
在文化交融中凝聚人心
基本道德的建立:仁義禮智信 言論監督的重要性
引導和吸取批評意見
模塊六 《貞觀政要》之制度建設篇
第一講 反腐倡廉 第二講 內政與外交
反對奢縱和貪鄙
提倡勤儉和謙讓 各種制度的建設
世界帝國的對外政策及其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