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益掌握話語權,善溝通者得民心
——50小時突破公益組織影響力的瓶頸
MBA式公益組織傳播課程和交流平臺
4個培訓模塊針對公益組織面對的4大核心問題
12門MBA式課程涵蓋戰略管理、媒介運用、危機應對和營銷管理
15位金牌講師和特邀嘉賓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組合
50小時課程講授+案例分享+小組討論+小組練習的培訓模式
《公益組織戰略傳播》課程是中國公共關系行業平臺5iPR和中國公益研究院共同建立的長期公益培訓計劃,旨在幫助國內公益組織盡快適應新媒體時代的輿情環境和傳播需求,掌握專業化的溝通傳播工具和工作技巧,建立公益組織戰略傳播體系和制度。
招生對象:公益組織領導人、項目官員和傳播官員;大中型企事業單位CSR主管;公關/廣告公司公益項目負責人。
招生人數:30人/期
培訓周期: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四模塊50課時。
培訓地點:北京
培訓方式:周末集中培訓
課程特點
◇跨界合作,創新公益 10位金牌講師聯袂授課,5位特邀嘉賓經驗分享,強強聯手促成跨界靈感碰撞與深度溝通,搭建合作、共享、互動、共贏的創新公益平臺;
◇模塊課程, 系統講解 4期主題模塊課程,50小時系列講授專業實用的傳播理念、方法和策略,提升機構和組織的有效傳播能力;
◇人人參與, 實戰演練 全程參與式教學,每個學員須帶來本機構和個人的觀點、經驗、案例與問題,通過實戰演練掌握四套傳播活動方案的策略和方法;
◇機構分享,共同成長 專為機構組織設立“機構報名、學員輪換、內部分享”的培訓模式,促進決策層與執行層公關傳播能力共同成長;
◇通用認證,長期受益 研修合格的個人獲得“公益組織戰略傳播課程”結業證書,“公共關系”和“公益慈善”雙行業的認可,開創職業生涯更大空間。
課程大綱
第一期: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 (2012年10月) |
時間 |
形式 |
課時 |
題 目 |
首日 上午 |
開班儀式 |
0.5 |
溝通促進公益發展 |
授 課 |
2 |
公益組織的公關戰略與管理 |
小組討論 |
2 |
公益組織定位和公關職能 (邀請一位學員發表演講,組織小組討論) |
首日 下午 |
授 課 |
2 |
公益組織領導人的聲譽管理 |
案例分享 |
1 |
*領導者角色扮演和公關職能 |
次日 上午 |
授 課 |
2 |
戰略傳播計劃的制訂與實施 |
案例研究 |
1 |
*公益組織如何制定年度戰略傳播計劃 |
次日 下午 |
小組練習 |
2 |
公益組織2013年傳播計劃 |
|
|
|
|
第二期:媒介關系與管理 (2012年11月) |
時間 |
形式 |
課時 |
題 目 |
首日 上午 |
授 課 |
2 |
輿論影響與中國媒體實踐 |
案例分享 |
1 |
*公益組織如何運營媒體關系? |
首日 下午 |
授 課 |
2 |
媒介關系的工作技巧 |
小組討論 |
2 |
媒體報道的選題與內容策劃 (邀請一位學員發表演講,組織小組討論) |
次日 上午 |
授 課 |
2 |
社會化媒體影響與應用 |
案例研究 |
1 |
*如何運用新媒體技術影響媒體輿論? |
次日 下午 |
小組練習 |
2 |
新聞發布會現場模擬 |
|
|
|
|
第三期:輿情監測與危機應對 (2012年12月) |
時間 |
形式 |
課時 |
題 目 |
首日 上午 |
授 課 |
2 |
突發事件的危機應對 |
案例研究 |
1 |
*來自新媒體的挑戰及基本對策 |
首日 下午 |
授 課 |
2 |
社會化媒體時代的輿情管理 |
小組討論 |
2 |
透明度和風險管理 (邀請一位學員發表演講,組織小組討論) |
次日 上午 |
授 課 |
2 |
危機預警與危機管理 |
案例分享 |
1 |
*公益組織如何建立危機管理體系? |
次日 下午 |
小組練習 |
2 |
危機對策現場推演 |
|
|
|
|
第四期:營銷傳播與執行管理 (2013年1月) |
時間 |
形式 |
課時 |
題 目 |
首日 上午 |
授 課 |
2 |
公益組織的項目推廣策略 |
案例研究 |
1 |
*公益組織如何制定與實施項目推廣策略 |
首日 下午 |
授 課 |
2 |
公益組織的戰略營銷 |
小組討論 |
2 |
企業CSR與公益組織項目合作 |
次日 上午 |
授 課 |
2 |
公益產品的體驗式活動營銷 |
案例研究 |
1 |
*如何運用慈善晚宴達成籌款目標? |
次日 下午 |
小組練習 |
2 |
捐款慈善酒會方案設計 |
畢業禮 |
1.5 |
畢業禮以及項目成果發布 |
講師簡介 (按出場先后)
陳向陽
中國公共關系行業平臺——我愛公關網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中國公共關系行業最早的實踐者和創建者之一,20多年來致力于公共關系行業的職業化、專業化和規范化發展,對公共關系行業的創建與發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1991年參與創建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2001年任職副秘書長,2003年創建公關公司工作委員會兼任常務副主任,2005年創建《國際公關》雜志兼任主編,2007年兼任新版中國公關網管委會主任。
劉希平
萬博宣偉國際公關公司中國區總裁
擁有25年以上公共關系從業經驗,在企業形象、輿論管理、戰略咨詢、活動實施及危機公關方面取得驕人的成績,得到了媒體、業界和客戶的認可。2000年正式加入萬博宣偉,目前全面負責萬博宣偉中國區的運營管理及客戶服務,主要客戶包括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安捷倫科技、長安福特、佳潔士、歐萊雅、德固賽、荷蘭國際球根花卉中心等。1996年開始,分別任職凱旋先驅臺灣辦公室和北京辦公室,在此之前在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有長達10年的企業傳播工作經驗。
曾少強
英智傳播集團戰略合伙人,英智格林總經理
領導專業團隊開展企業社會責任咨詢和公益品牌管理的公關顧問工作,率先開發了針對公益品牌傳播與管理的“優益6次方”理論,已有超過10家的國內領先NGO組織和企業基金會從“優益6次方”理論中獲益。曾加入IPG集團Powell Tate任職顧問,為企業和非盈利組織提供CSR、政府關系、聲譽管理、品牌傳播和議題/危機管理等咨詢服務,長期關注中國可持續發展議題的傳播與管理,擁有中直機關和國際公關公司工作經歷。
易廣濤
趨勢中國傳播機構首席戰略顧問兼董事會秘書
專注實效性整合溝通傳播,貫通廣告和公關兩大專業領域,為多個品牌重要階段的傳播提供戰略性的創意表達及策略支持,包括:百度上市、深航新標志啟用、中國移動奧運營銷、沃爾沃中國體育營銷、北京市后奧運旅游定位宣傳、伊利世博宣傳以及華泰汽車集團、萬達集團的戰略業務延伸等。
陳 陽
藍色光標公共關系機構副總裁
主管藍色光標公共關系機構的專家團隊和廣播電視媒體小組。1999年起從事公共關系專業服務,主要客戶均為世界500強企業。精于政府公關、媒體高層運作和危機公關的管理與執行,熟悉中國媒體環境以及品牌策劃、推廣,有豐富的市場運作和管理經驗。
陳 勇
聯華盛世傳播機構創始人、總裁
領導聯華盛世于2009、2010、2011年連續三年入圍本土公關公司前40強,在企業和組織聲譽管理、媒體關系建設、危機管理、新媒體營銷等領域具有行業內突出領先的核心優勢,其服務客戶群包括伊利、創維、萬達、國家電網等優秀的國內企業,也包括三星、愛普生等跨國企業。他曾擔任搜狐網副總編輯,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聯想集團、美國博士倫公司擔任過重要職務。
匡冀南
安利(中國)企業社會責任代表、安利公益基金會理事兼秘書長
2008年起任職安利(中國)企業社會責任主管,負責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論和美譽度的建設,2011年創建國內首家跨國企業背景的非公募基金會——安利公益基金會,并兼任安利公益基金會理事及秘書長職務至今。他曾任迪斯尼中國市場部經理,幫助Disney品牌及相關形象在中國市場得以高速有效地推廣和傳承,2005-07年任職國際奧比斯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把國際NGO成功經驗介紹給國內慈善機構,協助建立了一整套在國內行之有效的善款籌募機制。
唐興通
攜手互動CEO,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研究中心專家委員
新媒體營銷,電子商務知名專家、品牌顧問,著有《社會化媒體營銷大趨勢》(清華大學出版社)。國內最具實戰的微博營銷、口碑營銷、網絡營銷領域專家之一,專注于如何幫助組織更好的使用互聯網來達成品牌傳播、獲得美譽度。先后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長江商學院、CCTV、招商銀行、中航地產、中國移動、阿里巴巴、南方報業等機構做過主題演講或培訓。
游昌喬
關鍵點傳媒董事長,華中科技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危機管理和危機公關專家,危機公關5S原則及品牌傳播5B理論的創導者。曾作為特約嘉賓做客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東方衛視等財經類節目,擔任多家著名世界500強及央企、大型民企的品牌及公關顧問,多個部委辦局、中央機構及地方政府新聞發言或公共傳播顧問。他還擔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學府的演講嘉賓或兼職教授。
曹秀華
信諾傳播顧問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市場傳播及客戶服務領域的資深專家,憑借20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及多元化、國際化的教育背景,成功領導團隊為世界知名品牌提供市場傳播服務。憑借深厚的文化積淀和豐富的傳播實務經驗創新提出“體驗式傳播”理論及實踐方法。她主導創辦了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公共關系研究院, 兼任上海外國語大學、西藏民族學院、西南財經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的客座教授,還曾擔任2011年度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公關公司委員會年度主任。
研修證書
中國公益研究院將為完成《公益組織戰略傳播管理》全部課程課時(50小時)的學員和機構頒發研修結業證書。
*以個人名義報名全課程的學員,可將本年度內未完成的課程課時(不得超過20小時)延至下一期該系列課程中完成,待修完全部課時后頒發研修證書。
課程費用
總費用14400元,3600元/模塊
優惠政策
·10月15日之前報名全課程8折優惠;一次性報名研修2個模塊以上課程8.5折優惠;報名一個模塊課程9折優惠;
·同一機構報名人數超過兩人,第二人9折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