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薪年休假,一個很“小”的“大”問題
【帶薪年休假熱點難點問題研討會】
【活動情況】2013年6月27日(周四)13:00-17:00 上海靜安區
【邀請對象】法務總監/經理/主管、人力資源總監/經理/主管、工會主席、財務總監/經理、律師、仲裁員等
【活動費用】580元/人,價格含資料、茶歇,但不包括其他因參會產生的稅收或交通等可能發生的費用。
【背景資料】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實施近5年來,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因為帶薪年休假問題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僅2012年審結的3400多件勞動爭議案件中,涉及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的糾紛占比高達45%。在這些案件中,勞動者請求得到支持的高達90%。而在上海,年休假爭議的現狀則完全與北京類似,很多案件因為HR的理解失誤,操作失誤導致企業敗訴。
【研討會安排】
13:00-13:30 來賓簽到
13:30-15:00 年休假典型案例分享
主講嘉賓:羅老師 上海市勞動人事爭議兼職仲裁員
15:00-15:15 茶歇
15:15-16:40 當前年休假熱點、難點問題研討
主持嘉賓:洪桂彬 上海市匯業律師事務所律師
16:40-17:00 互動、答疑
【培訓大綱】
(一)帶薪年休假條件
1.職工帶薪年休假的“職工”如何理解?非全日制員工有年休假嗎?
2.外籍員工可否約定不給付年休假?
3.司法解釋三實施后,退休返聘、內退、停薪留置人員是否有年休假?
4.公司規定本單位工作滿1年方可享受年休假,是否合法?
5.連續工作滿1年如何理解?離職后3天重新入職,是否構成連續工作?
6.年薪制員工可否約定工資已包含年休假補償,不再補假?
(二)年休假天數核定
1.員工未提供工齡證明材料,離職后要求補足年假天數,應否支持?
2.員工工傷,停工留薪期期間是否享受年休假?
3.員工當年退休,但單位繼續聘用,當年年休假是否須折算?
4.臨界點(1年、10年、15年)年休假天數如何折算?
5.勞務派遣人員被退回期間,是否可享受年休假?
6.員工違法解除后主張恢復勞動關系,被支持后當年是否享受年休假?
7.員工在境外工作,年休假天數如何計算?
8.公司停工停產,員工是否仍可主張年休假?
(三)年休假的決定與放棄
1.公司可否強制帶薪休假?
2.公司可否約定試用期不享受年假?
3.公司可否自行決定年假的“統籌周期”?
4.公司可否規定必須先休年假,然而才能請事假?
5.單位通知休年假,但員工仍繼續上班,年休假是否已休?
6.公司可否安排本年度“多休天數”以沖抵往年未安排的年假?
7.公司規定高級管理人員自行安排年假,否則視為放棄,是否有效?
8.公司規定年休假逾期未申請自動作廢是否合法?
9.公司可否在工資中按月預付“年休假補償”以抵消年休假?
10.借調人員可否在借入單位享受年休假?
11.員工申請當年最后5個工作日為年休假,單位是否應當批準?
12.書面放棄年休假的承諾書是否合法?
13.公司可否規定年休假天數每次最多2天?
14.綜合工時制,年休假可否以8小時/天來進行安排?
15.公司因生產緊張,可否要求員工中止年休假返回工作?
(四)離職與補償清算
1.工作滿1年,但勞動合同到期終止,是否可享受年休假?
2.員工申請辭職導致當年年休假未休,公司是否應支付年休假補償?
3.員工被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可否主張全年度年休假補償?
4.年休假補償的“月工資”如何計算,“前12個月”如何理解?
5.年休假高于法定天數,離職后員工可否從高索賠?
6.多休的福利年休假可否扣回?
7.員工辭職可否以帶薪年休假抵充“提前通知期”?
(五)爭議處理與裁訴程序
1.年休假爭議是否屬于一裁終局裁決案件?
2.年休假補償是否適用特殊時效,還是一般時效?
3.年休假歸屬年份的舉證責任分配?
4.勞務派遣人員未休年休假,連帶責任由誰承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