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對設備的依賴度的日益提高,設備是否良性運轉直接影響著“產量、成本、 交期、安全”各項指標的完成。 很多企業引入了TPM的管理理念, TPM也推行了多年。然而,設備管理的現狀仍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故障還是居高不下,維修人員依然沒有激情,全員維護變成了“填表、打鉤”…… 參加了大量的培訓,實踐經驗也積累了不少,現狀為何始終難以突破?為什么復制了別人的成功經驗,學習了好用的方法,回去實施還是不能奏效?是缺模式還是缺理論?都不是,我們缺的是對現狀的檢討和思考,缺的是方法的落地與執行! 本課程從培訓師推行TPM的經歷入手,通過親身體驗的一樁樁案例,講述成功的感悟和失敗的教訓,帶領大家一起反思問題背后的真正原因,站在更高一個層面上全面解說設備管理的精華。 本課程以實戰為立足點,針對管理實踐中的熱點、冰點、疑點、難點問題,運用大量案例全程實例解讀,為企業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培訓安排:2013年10月19-20日 山東大學 培訓費用:2600元(含培訓費、資料費、會務服務費) 培訓講師:夏冰 老師 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家等高管班特聘講師 具有海爾集團等知名企業20余年設備管理工作經歷,從設備技術人員,成長為設備科長、設備處長和設備總監。 先后赴日本、意大利、德國等國家進行技術、管理交流和考察,熟悉國外的設備管理模式。 對電器、機械制造、汽車、冶煉、化工、電力、食品制藥和紡織等行業的設備管理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先后為海爾、徐工機械、一汽豐田、中煤能源、太陽紙業、山東電力、魯抗醫藥、魏橋紡織等企業提供服務。
培訓內容: 為什么要推行TPM,TPM在追求什么 毫無疑問,TPM是提高設備管理水平的利器。然后,為什么總是落不了地,發揮不了作用呢?推選TPM的追求是什么? 故障停機為零 產品不良為零 安全事故為零 效率損失為零 TPM為什么不能落地? 全員維護——TPM就是全員參與的生產維護活動 很多企業在全員維護上下了很大功夫,甚至花了很多錢,但除了形式上轟轟烈烈以外好像并沒有本質上的提高,難道是TPM 不好用?原因是大家的觀念沒有改變:操作工把一切維護推給了維修,維修工把一切管理推給了管理者,而管理者緊緊圍繞問題在工作,于是,連“彎一下腰”“多看一眼”都要干部安排…… 每天三件事讓操作人員動起來 全員維護四大忌把活動推起來 效果綁定把維修人員拉進來 巧妙借力把全員維護氛圍造起來 問題研討:點檢如何變成了“打鉤” “駕照管理”使TPM推行開來 “即時激勵”使TPM落實下來 預防檢修 幾天幾夜的搶修之后,維修工們幾個在思考?應急的備件采購把損失進一步擴大,不會修的現狀成了難以突破的瓶頸…… 故障預案制定技巧 故障樹工具 備件預案 維修資源的共享 預防檢修的兩條線 維修技能培育與防范技巧 問題研討:如何提升維修人員專業技能 問題研討:如何防止維修人員流失而帶來經驗損失 問題研討:如何平衡成本與保障 問題研討:珍惜每一次“開腸破肚”的機會 快速搶修 發生故障如何快速處置?大量短接的隱患背后是什么?故障重復發生說明了什么?當故障排查陷入“絕境”時怎么辦? 故障快速處置 搶修綠色通道 故障排查思路 聚焦關鍵設備 關注重復故障 故障倒查斷根 問題討論:管理者在故障搶修中的作用 前期避險——從設計、采購開始 許多企業設備管理是從設備驗收開始的,前期許多需求被錯誤地提出,造成了設備管理的先天不足…… 需求風險規避 技術風險規避 商務風險規避 新設備采購各部門的定位和配合要點 首次國產化設備風險規避 案例:風險轉嫁機制——除塵設備采購 確保安全 企業會因一起事故而倒閉,干部會因一起事故而把所有的工作成績一筆勾銷!安全工作各個企業模式差不多,效果卻大不一樣,面對每天進行的檢查、整改,我們到底缺了什么? 播觀念:讓安全成為習慣 建體系:讓安全生產不反彈 糾違章:解決人的問題 查隱患:解決設備的問題 創新改善——TPM有限,創新無限 TPM以追求生產系統的效率極限為目標,效率的提升多數與設備、工裝、工具有關。但是,大家往往對于創新機遇默然視之,讓我們一起以實例打開創新思維的閘門! 創新障礙 創新心態 捕捉創新 改善提案 常態化機制 凝聚突破——考核、激勵與培育 設備壞了,生產停了,干部坐不住了,維修工們卻不緊不慢;維修進展很慢,設備故障不斷,這些是技能問題還是態度問題?當終端效果與利益不相關時一切辦法等于零! 目標導向成果主義 如何實現壓力的傳遞 維修隊伍的有效激勵 維修團隊凝聚力的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