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設計中所涉及到電子系統可靠性設計與測試尤其重要,為幫助廣大電子企業提高系統可靠性設計、測試水平和能力,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技術,中國電子標準協會決定分期舉辦“電子系統可靠性設計與測試”,本課程涉及電磁兼容設計、器件選型、降熱散熱計算、可使用性、環境可靠性、安全性、長期工作穩定性、可維修性、電子工藝、電路板和元器件失效分析方法、電子系統可靠性測試等綜合知識進行整理匯總。
培訓安排:2013年9月15-16日 北京 課程對象:項目經理、系統工程師、測試工程師、技術部經理、研發高管等 培訓費用:3200元/人(含培訓、資料、午餐費) 課程收益: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員能夠可以快速積累設計經驗、在設計階段避免可靠性隱患問題、在樣機階段測試發現潛在隱患、在失效后快速發現問題點和失效機理及解決辦法。
課程提綱: 1、電子可靠性設計原則 1.1 RAMS定義與評價指標; 1.2 電子、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可靠性模型; 1.3 系統失效率的影響要素; 1.4 電子產品可靠性指標; 1.5 工作環境條件的確定; 1.6 系統設計與微觀設計的區別; 1.7 過程審查與測試; 1.8 設計規范與技術標準; 2、電路可靠性設計規范 2.1 降額設計:各種器件的降額參數和降額因子、結溫降額的計算、降額設計規范、參 考標準; 2.2 電路熱設計規范:熱設計基礎、熱設計計算、散熱方案選擇、熱設計測試、散熱器件選型; 2.3 電路安全性設計規范; 2.4 電路板EMC設計規范; 2.4 PCB設計規范:電路基板設計規范、PCB布局設計規范、布線規范、阻抗匹配、模擬電路設計、PCB設計中地的分割方法和原則; 2.5 可用性設計規范:可用性設計要素、用戶操作分析、設計準則; 2.6 可維修性設計規范:可維修性設計要素、可維修性評估標準、設計方法; 3、元器件選型應用與失效機理 3.1 電子元器件的選型基本原則; 3.2 分立元件:分類、特性、選型指標、失效機理、應用注意事項(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接插件、晶振晶體) 3.3 電控光學器件(光耦、LED):特性、選型指標; 3.4 AD/DA:特性、選型指標、可靠性設計注意事項; 3.5 電控機械動作器件:特性、選型指標、可靠性、失效機理; 3.6 能量轉換器件:特性、選型指標; (開關電源、電源變換芯片、變壓器) 3.7 數字IC:分類、特性、選型指標; 3.8 保護器件:分類、特性、選型指標; (保險絲、磁環磁珠、壓敏電阻、TVS管等) 3.9 電源選型 4、元器件失效機理與分析方法 4.1 常見元器件失效機理; 4.2 分析方法; 4.3 失效分析輔助工具; 5、可靠性測試 5.1環境條件測試項目及測試用例 溫度與熱、濕度、氣壓、環境條件變化率等測試項目及測試用例 5.2安全性測試項目和測試方法 安規測試項目和測試用例 氣、液、電混合布局安規測試用例 5.3可靠性測試項目與測試用例設計 模擬用戶現場測試、邊緣極限條件組合測試、HALT綜合測試、異常操作測試 過渡過程測試、突發干擾測試 5.4可維修性測試項目及測試用例 可維修性等級分類、可維修性測試項目、測試用例 5.5可生產性測試項目及測試用例 可生產性評估指標、可生產性測試項目、可生產性測試用例 5.6可用性測試項目及測試用例 易用性測試項目(人體工學、使用方便、易接受、舒適、高效,防錯) 人機工效評價工具應用; 應用人員測試項目及測試用例(生理、心理、素質、緊急情況處理、輸入輸出條件組合) 5.7部件與獨立分系統測試項目及測試用例(機械、電氣、嵌入式軟件模塊測試項目、測試儀器、測試用例) 5.8其他 隨機文件和標識審查 包裝、運輸、存貯項目及效果驗證的測試用例
師資介紹:武曄卿 電子工程碩士。曾任航天二院總體設計所主任設計師、高級項目經理,機電制造企業研發總監、事業部總監,北京市級優秀青年工程師,科協委員。有電子產品、軍工、通信等專業方向的設計、測評和技術管理經歷,對產品系統設計、可靠性設計、技術管理有較深入研究,曾在學術會議及多家技術刊物發表專業文章。曾為比亞迪、中電30所、29所、松下電工、北京華峰測控、北京航天長峰、普析通用儀器、航天二院、航天五院、深圳普博、伯特利閥門集團、北控高科、南車四方股份等企業提供專業技術和技術管理輔導、培訓和咨詢。曾作為核心團隊成員經歷一個企業由零到幾個億、研發團隊由幾個人到近二百人的發展過程,深諳企業發展過程的產品可靠性問題和解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