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我國射頻電路應用設計產業的發展,提高射頻電路設計水平和能力,學習和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中國電子標準協會決定分期組織召開“射頻電路設計技巧與測試技術”專題講座。講座將聘實戰經驗豐富的資深專家講解射頻電路應用設計技術和經驗。
【時間地點】2013年11月07-09日 深圳 【培訓費用】4200元/人(三天,含培訓費、午餐費、資料費) 【培訓對象】具有射頻電路設計背景的設計工程師, 測試工程師,系統工程師, 經理和技術員;
課程特色: 本講座總結了講演者20多年的工作,報告包括 (1)設計技術和技巧的經驗, (1)獲得的美國專利, (1) 實際工程設計的例子, (1)講演者的理論演譯。 學習目標:在本講座結束之后, 學員可以了解到: 1、討論和強調在射頻電路設計中的設計技術和技巧, 著重論述設計中關鍵性的技術和技巧,譬如,阻抗匹配,射頻接地, 單端線路和差分線路之間的主要差別,射頻集成電路設計中的難題 2、在射頻線路板上如何做好射頻接地的工作?為什么在射頻和射頻集成電路設計中有從單端至差分的趨勢?為什么在射頻電路設計中容許誤差分析如此之重要? 3、解決射頻工程師在研發過程中遇到的相關難題技術。
【課程提綱】 第一講 射頻和數字電路的不同設計方法 1.1在通訊系統中射頻和數字方塊的差別 1.2爭論 1.3答案 1.4給高速數字電路設計者的建議 第二講 反射和自干擾 2.1從源發送電壓至負載 2.2從源發送功率至負載 2.3阻抗共軛匹配 2.4阻抗匹配的附加效應 第三講 在窄帶情況下的阻抗匹配 3.1引言 3.2借助于返回損失的調整進行阻抗匹配 3.3一個零件的阻抗匹配網絡 3.4兩個零件的阻抗匹配網絡 3.5三個零件的阻抗匹配網絡 3.6當 ZS 或 ZL 不是50 Ω的阻抗匹配 3.7“Π” 和 “T” 型網絡 第四講 在寬帶情況下的阻抗匹配 4.1寬窄帶返回損失在Smith圖上的表現 4.2接上每臂或每分支含有一個零件之后阻抗的變化 4.3接上每臂或每分支含有兩個零件之后阻抗的變化 4.4超寬帶系統IQ 調制器 設計的阻抗匹配 4.5關于寬帶阻抗匹配網絡的討論 第五講:接地 5.1接地的涵義 5.2在線路圖中可能隱藏的接地問題 5.3不良的或不恰當的接地例子 5.4 “零“電容 5.5¼ 波長微帶線 第六講:等位性和接地表面上的電流耦合 6.1接地表面上的等位性 6.2前向和返回電流耦合 6.3多金屬層的PCB 板和集成電路芯片 附錄 6A1 PCB板的初步考量 第七講:主要射頻參數的測試 7.1引言 7.2功率增益的測試 7.3噪聲圖的測試 7.4接收機靈敏度的測試 7.5互交調點以及互交調抑制度的測試 7.6特殊測試技巧
師資介紹:李緝熙博士 1979至2001年間,服務于美國Motorola ,總共在無線通信系統設計部門工作達20年之久,大多數年份從事射頻和射頻集成電路的設計,發展了新型的可調式濾波器,優質低噪聲放大器,混頻器,功率放大器等,從聲頻(Acoustic)到射頻(RF),從軟件到硬件 設計.他曾在美國德州達拉斯的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工作,從事直播衛星系統(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 DBS)的設計.曾在美國普林斯頓的RCA從事通信衛星(Communication Satellite)設計.曾在美國WiQuest 工作,UWB 系統的集成電路設計主工程師。擁有3項美國專利,并有數十項專題研究報告.是“高空大氣 (Upper Atmosphere)”一書的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