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國立臺灣大學三校聯合打造:中國企業家后EMBA項目
主辦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自創建之日起,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被譽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
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們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大學。60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始終秉持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宗旨,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0年9月9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親臨視察中國人民大學時發表重要講話
人民大學必定有廣闊的前途。人大的發展是建立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基礎上的。只要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有前途,人大就有前途。我希望人大的教學和教育體制改革要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聯系得更加緊密。
——2007年5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同志親臨視察中國人民大學時發表重要講話
合作院校介紹
英國牛津大學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建校于1167年。位于英國牛津市,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有“天才與首相的搖籃”之稱的美名。 在九個世紀以來,牛津大學一直是全英國乃至于世界級的頂尖學府。從2002年至2010年,牛津大學已經連續9年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全英綜合排名第一的大學。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師隊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學會會員,125位英國科學院院士。 牛津產生了至少來自7個國家的11位國王,6位英國國王,4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來自19個國家的53位總統和首相,包括25位英國首相(其中13位來自基督堂學院),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紅衣主教。具有世界聲譽,它在英國社會和高等教育系統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有著世界性的影響。
國立臺灣大學
前身為日據時期之臺北帝國大學,是一所創立于臺灣地區的全科性公立綜合大學,亦為全臺灣規模最大的研究型大學 !∨_大自改制起即以傅斯年校長為代表的自由主義學風著稱,其教授、學生與校友皆對當代臺灣歷史的發展有著莫大影響,校園亦為多次民主運動、學生運動的策源地。發展迄今已是華人社會最具聲望的高等學術機構,在島內所有學門皆大致處于龍頭領先的地位,其入學分數不僅是其它院校相同學系的最高,大批畢業生亦擔任各大行業的領導人物,迄今已培育出一名諾貝爾獎獲得者、三名“中華民國總統”與為數可觀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素有臺灣第一學府之稱。
項目背景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為中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的發展和成功提供良好環境并帶來新投資機會的同時,中國企業家也同樣面臨著自身發展的局限,外部環境的變遷,過去積累的管理知識與實戰經驗、原有的管理理念甚至價值觀都在經受新的考驗。
傳統EMBA教育的瓶頸急需突破。
企業的競爭到最后都是人文底蘊的競爭,是思想和理念的競爭。若想獲得長遠發展就需要領悟文化精髓,通過人文視角透視管理之“道”。根植中國人民大學七十余載人文積淀,人大商學院攜英國牛津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打造“中國企業家后EMBA課程,探討在向世界級企業邁進的過程中,企業如何通過對經濟、政治、歷史、軍事、人文、宗教、多元文化等因素的更深層次的了解來構建獨特的精神資源,提升人文競爭力。
總而言之,中國企業家既需要領導力、決策力,更需要管理智慧、文化底蘊與人格魅力,而不能停留在管理學、經濟學這一層面上,不能僅僅著眼于器與術的層面,更需要一種智慧、一種前瞻性的戰略眼光,運用知識、見識、膽識,視如戰場般的商場為精彩的表演舞臺:高屋建瓴、揮灑自如、游刃有余!而 MBA、EMBA只是人生的其中一個起點,實現后EMBA的超越才至關重要!
豐博的學識,閃光的才智,人文的底蘊,卓越商業領袖由此誕生!
項目特色
匯聚頂尖政府資源
與中國人文大師、政治精英、商業領袖匯聚一堂零距離對話,聆聽本土并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文哲學智慧,在探討、互動、體悟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頓悟企業經營及個人修養的智慧,提升商業實戰能力的同時,并修煉從容且強大的內心,助力中國企業及企業家領袖的健康快速發展。
云集權威名師授課:
云集權威師資,包括著名經濟學家、知名學者及學者型官員親自授課,把握宏觀經濟發展趨勢、政策制定背景及政策后續發展趨勢,提供國際化的視野、最前沿的知識。既有中國東方古典智慧,又有西方哲學,及當代藝術課程,讓同學們在后EMBA的學習修煉中得到思想的碰撞,觀念的交融,智慧的對接,精神的共鳴。
蘊涵東西方思想智慧:
蘊含東方智慧、西方哲學、人文關懷、宗教體驗、修身養生及文藝賞析于一體之經典“后EMBA項目”,以匯集百家眾長的胸襟和橫貫中西文化的視角構建開闊、博學、深刻的跨文化人文修煉,豐盈企業家的精神家園。
融煉古今文化精髓:
企業的競爭到最后都是人文底蘊的競爭,是思想和理念的競爭。若想獲得長遠發展就需要領悟文化精髓,通過人文視角透視管理之“道”。后EMBA融煉古今文化精髓, 于感悟、體察、游歷間修煉儒雅氣質及人文魅力。
共享人脈資源平臺:
打造中國頂尖的同學交流平臺,通過沙龍、俱樂部的形式,積累與擴充人脈及資源渠道。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已經意識到,要解決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內心的關系,思想、智慧比科學技術、金錢財富更為重要。
獲取資本市場青睞:
與國內國際最優秀的投資機構親密接觸,(如:軟銀、紅杉資本、中金、鼎輝、中信產業基金、新天域等),在了解資本與資源的同時,讓資本和資源了解你的企業,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課程設置
1、中國的未來:機遇與挑戰 3天 中國
中國經濟60年:回顧與展望
世界金融形勢與我國的貨幣政策
十二五規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轉型中的新政企關系
大國崛起的啟示
2. 世界的博弈:外交與國際關系 3天 中國
美國全球戰略的邏輯:從財富到權力
歐洲一體化的走向與中歐關系
俄羅斯的制度變遷與普京外交
日本的兩次崛起與戰略選擇
新興經濟體的興起與世界格局的動態演變
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發展態勢與我國的安全環境
3、以史鑒今:可以知興替 3天 中國
從商幫的興衰論當前中國企業發展
品三國、漢代風云人物
歷代變法比較:商鞅、王莽、王安石與張居正
不列顛之路:日不落帝國的興盛與衰敗
4. 國學:中國文化根基 9天 中國臺灣
儒家的基本精神:修身與治世
佛教的基本精神與《金剛經》品讀
道德經智慧與心靈修煉
中國文化與文化中國
5. 西學:西方文明演進 9天 英國牛津
古希臘哲學、文明與城邦制度
基督教、宗教改革與新教文化
文藝復興:再造西方現代藝術
近代西方哲學
6. 統帥駕馭:管理思想與領導藝術 3天 中國
毛澤東戰略思想與領導韜略
選擇偉大領導人的機制:跨國企業的選人與育人
直面家族企業傳承:擺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領導力—— 曾國藩管理方略
孫子兵法與統帥之道
治世明君—唐太宗治國之道
剛柔并濟宋太祖
7. 超越財富:修身與立業 3天 中國
閱讀經典 感悟人生
《黃帝內經》與養生智慧
古典詩詞鑒賞與人文素質提升
中國藝術品鑒賞、收藏與投資
走進音樂世界
財富的歸宿:商業倫理與企業家精神
8 高層沙龍
(a)高層政經沙龍:
我們將定期邀請中央各部委領導,圍繞學員關心的政策問題進行小范圍的圓桌討論。
(b) 對話成功企業家
我們將邀請不同行業有洞見的企業家來分享真實的實踐體悟和獨到的管理哲學。
教學管理及考核
教學組織管理與協調工作,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后EMBA中心負責,為班級配備專職班主任,負責為學員提供各項服務和信息交流。根據培訓目的和要求, 學員就讀期間,將由班主任和班級組織委員對學員的考勤、課堂紀律、學習和表現等進行跟蹤考核?己瞬捎糜涗浛记凇⒄n程互動情況等方式進行全方位考核。
證書授予:
完成整個課程學習的學員將被授予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課程結業證書。
授課語言:
授課以漢語為主,外語授課時,配漢語翻譯。
授課時間:
2013年4月18日開課
國內6個模塊,每個模塊3-4天,
海外2個模塊,每個模塊9天,
每兩個月集中授課一次。
授課地點:北京、上海,臺灣、英國牛津。
申請和錄取程序:
本課程每年限招50名學員,所有申請根據先后順序由招生委員會審核,在必要時課程主任將對申請人進行面試。審核通過的學員將收到我們的入學通知書,請在15個工作日內辦理繳費手續。
課程費用:
人民幣 598000元整(包含學費、茶歇、翻譯(口筆譯)費、教材費、文具費)。
移動課堂和赴海外授課差旅費需學員自理。
繳費方式:
戶 名:中國人民大學
開戶行:工商銀行紫竹院支行
帳 號:0200007609026400244
報名流程
1、報名學員填寫《申請報名表》
2、經審核,向符合錄取標準學員寄發錄取通知書。
3、被錄取的學員按招生簡章規定繳納學費,辦理入學手續。
4、學員報名須提交如下資料:
(1)最高學歷學位復印件
(2)身份證正反兩面復印件
(3)二寸藍色證件照電子版一份
(4)公司簡介一份
( 5 ) 推薦信兩封
中國企業家后EMBA項目師資介紹
黃衛平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內外數家高校的兼職、客座教授,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高評委員會(國際片)成員,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世界經濟學會、中國國際貿易學會、美國經濟學會、歐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金融學會、中華西方經濟學研究會理事,中美經濟學教育交流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CNPECC)委員
李景治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教學與研究》主編。1943年6月10日出生于北京,196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1982年5月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獲法學碩士學位,留校任校今。1992年評為教授,擔任博士導師。
江英:
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正師職,大校軍銜。蘇州大學1977級學生。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黨史授課人,毛新宇的博士生導師。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主要研究毛澤東軍事思想、戰略學。
巴曙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常委,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擔任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企業年金資格評審專家、中國證監會基金評議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銀監會考試委員會專家、招行和招商局博后專指會委員等。
錢乘旦:
現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家評審組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英國史研究會會長、英國皇家歷史學會通訊會士,澳門大學歷史學系學兼職教授等職。
金一南: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主任(副軍)、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國家安全戰略,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 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2001年3月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赴美國國防大學講學,F為解放軍報特約撰稿人,中央電視臺特約軍事評論員,中國軍事統籌學會戰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馮飛:
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天津大學連續接受系統教育,直至獲得博士學位;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博士后流動站工作; 1993年11月進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工作; 1994年曾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經濟系和卡爾頓大學貿易政策和法律中心做研究訪問; 1994年被聘任為副研究員; 1995年和1997年分別被任命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98年11月調入產業經濟研究部,先后擔任副部長、部長,研究員。
傅佩榮
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2009年6月,他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
曾仕強
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曾仕強學歷: 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 榮譽 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教育學學士;著有《胡雪巖的啟示》、《易經的奧秘》、《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
張其成
著名國學導師,養生專家,文人書法家,國學修心倡導者。出身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醫家,為我國首屆“國醫大師”李濟仁之長子。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后,F任北京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學課程特邀教授,北京中易國學院院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委員會理事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主任委員,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北京衛視有關欄目主講人。
于丹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1986年于北京師范大學(分校)中文系本科畢業,后在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進行深造。1995年至今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影視系主任,副院長。著名電視策劃人,被譽為中國電視業的“軍師”。多次受邀擔任眾多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國際性文化活動及公益活動的重要嘉賓,為中外文化交流溝通做出了巨大貢獻。
易中天
1947年生,湖南長沙人,1981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他長期從事文學、美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央視《百家講壇》“開壇論道”的學者,其主講的“漢代人物風云”、“易中天品三國”系列首播即獲熱評。
陳雨露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美國艾森豪威爾基金高級訪問學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富布賴特高級訪問學者,荷蘭提爾堡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2011年11月23日調任中國人民大學任校長。兼任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
林乾
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重點學科——法律史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律史學會理事,國家清史編撰委員會典志組專家,作家協會會員,曾國潘研究會常務理事。
程郁綴
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科學研究部副部長、社會科學辦公室主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韻文學會會員,中國俗文學會理事。主要著作有:主編《歷代詩歌愛情佳句辭典》,《文學百科大辭典》《詞學論薈》,《中華古典名著讀本——唐宋詞卷》,譯著《唐宋詞研究》,主要論文有:《儲光羲籍貫考辨》,載《唐代文學論叢》;《試論五代詞人李殉生平及其詞》,載《北京大學學報》;《論秦觀詞中的自我意識》,收入《秦觀研究論文集》;《儒家友道觀及其現代意義》,載《北京大學報》《王昌齡邊塞之行辨析》,載中華書局《中國典籍古文化》等。
吳曉波
著名財經作家,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系。財經作家,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國企業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員,“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常年從事公司研究。主要出版作品:《大敗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營銷》(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上卷)》(2007年)《大敗局Ⅱ》(2007年)等。
金燦榮
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教授、外交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國國際關系學會副會長、全約研究員、中國和平國人大常委會研究室特與發展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改革開放論壇常務理事、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理事、上海未來亞洲學會常務理事、研究員。
時殷弘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國際關系理論思想、國際關系史、當代國際政治和戰略、美國和中國的對外政策的等方面研究。學術兼職為中國美國史研究會理事長、中國歐洲學會理事、中國中美關系史專業研究委員會理事等。2011年2月17日被聘請為國務院參事。
范博宏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及財務系的聯合教授,經濟金融研究所主任,教務學系主任。范教授于1996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獲得財務學博士學位。2004年9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學前,范教授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大學。范教授的主要研究和教學領域是公司治理、公司財務、組織經濟學。
吳建民
現任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外交學院院長,國際展覽局主席。1959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學校畢業后就進入外交界。他曾為毛澤東、周恩來、陳毅等國家領導人當過翻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后,他躋身常駐聯合國的第一批工作人員之列。以后,他擔任過外交部發言人,駐外大使。
周海宏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處長、專職研究員。主要從事音樂心理學、音樂美學教學與研究工作。坊間也稱他為當前中國音樂心理學研究第一人,是公認的積極于音樂普及工作的中國音樂普及第一人。
李曉: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山東大學歷史學博士,商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政法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歷史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日本北九州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等。主要研究中國經濟史、企業經營史。
藍志勇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千人計劃中的國家特聘專家。 藍志勇1991年獲美國麥克斯韋爾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博士,美國國際文化交流委員會富布賴特高級專家(2005-2011)。藍志勇教授從事美國公共管理改革與實踐的教學和研究近二十年,是美國公共管理學界的知名學者,世界銀行、聯合國亞洲中心、世界經合組織、港臺新加坡高校的聘請專家和美國、中國數個城市的顧問,國內外多種雜志編委或主編。 研究貢獻主要集中在政府機構改革、公共政策,沖突管理、市政管理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幾個方面。
學誠法師
學誠法師,俗名傅瑞林,1982于莆田廣化寺定海長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圓拙老法師修學。1991年于中國佛學院獲碩士學位。2007年獲授泰國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教育學榮譽博士學位。2010年獲孟加拉國阿底峽大師和平金獎,F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副主席、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藏傳佛教學銜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福建佛學院院長、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陜西扶風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主編、《福建佛教》主編等職務。
柳傳志
柳傳志,中國著名企業家,投資家,曾任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66年畢業于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之后在國防科工委十院四所和中科院計算所從事科學研究工作,1984年創辦北京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聯想集團前身),曾任總經理、總裁。1988年創建香港聯想并出任主席。1997年北京聯想與香港聯想合并,柳傳志出任聯想集團主席。2000年1月被《財富》雜志評選為“亞洲最佳商業人士”。2011年11月2日,聯想集團宣布柳傳志卸任董事長一職,將擔任聯想集團名譽董事長及高級顧問。
曹德旺
福耀玻璃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團,目前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制造商。他是不行賄的企業家,自稱沒“送過一盒月餅”,以人格做事;他是行善的佛教徒,從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計個人捐款已達50億元,認為財施不過是“小善”。2009年5月30日,曹德旺獲得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
馬 云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之一,F任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和首席執行官,他是《福布斯》雜志創辦50多年來成為封面人物的首位大陸企業家,曾獲選為未來全球領袖。除此之外,馬云還擔任中國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院長、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等職務。
林正剛
他曾獲得加拿大Carleton大學頒發的機械工程學位。 現任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研究員。林正剛曾任DEC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全面負責該公司的整體營銷戰略及運作。
馮 侖
中央黨校法學碩士、中國社科院法學博士。萬通控股董事長,企業界稱他為“商界思想家”,地產界稱他為“學者型”的開發商。作為房地產行業的創新者和開拓者,他在國內首倡房地產的“美國模式”(即由全能開發商轉化為以投資能力見長的專業的地產投資公司),積極推動行業進步。
俞敏洪
畢業于北京大學本科英語專業,1993年創立新東方學校,新東方學校創始人,俞敏洪現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全國青聯常委、全國政協委員。被媒體評為最具升值潛力的十大企業新星之一,20世紀影響中國的25位企業家之一。社會兼職有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常委、全國青聯常委、北京大學企業家俱樂部理事長等。近年來,俞敏洪及其領銜的新東方創業團隊已在全國多所高校舉行上百場免費勵志演講,被譽為當下中國青年大學生和創業者的“心靈導師”“精神領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