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對設備的依賴度日益提高,設備是否良性運轉直接影響著“產量、成本、 交期、安全”指標的完成。
很多企業引入了TPM的管理理念,參加了大量的培訓,TPM也推行了多年。然而,設備管理的現狀仍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故障還是居高不下,維修人員依然沒有激情,安全事故還是讓人提心吊膽,全員維護變成了“填表、打鉤”......
如何突破瓶頸,讓TPM真正落地?本課程帶您剖析TPM失效的原因,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時間地點】6月23—25日 青島(25日參觀考察)
【參觀考察】青島啤酒生產現場 + 企業文化(此活動為自選日程,參觀費用100元/人)
【培訓費用】2000元/人(包含培訓費、資料費)
【培訓講師】夏冰
高級工程師,具有海爾集團等知名企業20余年設備管理工作經歷,歷任設備科長、處長和設備總監。
先后赴日本、意大利、德國等國家進行技術、管理交流和考察,熟悉國外的設備管理模式。
對電器、機械制造、汽車、冶煉、化工、電力、食品制藥和紡織等行業的設備管理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先后為海爾、徐工機械、一汽豐田、中煤能源、太陽紙業、山東電力、魯抗醫藥等企業提供服務。
【培訓內容】
開篇:好“經”為什么總念“偏”
毫無疑問,TPM是提高設備水平的利器。然后,為什么總是落不了地,發揮不了作用呢?
TPM為什么不能落地?
我們到底缺什么?
沒有模特的身材就不要穿模特的服裝
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設備管理機制:定目標、清過程、靠激勵
再先進的模式也需要人來推動,TPM推不出效果不外乎兩個原因:“不想干”和“不會干”。解決“不會干”靠培訓與實踐,解決“不想干”就要靠“激勵”。
OEE成了概念
四要四不要
如何量化指標
如何控制過程
運用激勵的技巧
增強維修團隊凝聚力
問題討論:極少獎罰的企業如何激勵員工?
全員維護
TPM強調三全,首當其沖的就是“全員”,但實際執行中“小車不倒盡管推”的狀態還存在于大部分企業,如何讓全員真正動起來成了TPM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每天三件事讓操作人員動起來
“維保綁定”讓維修人員動起來
“四步到位”讓全員參與進來
“駕照管理”使TPM推行開來
“即時激勵”使TPM落實下來
問題研討:不檢查光打鉤怎么辦?
案例:雙線管理模式下的聯檢
預防檢修
去年發生的菲律賓劫持人質事件被稱為最失敗的營救,關鍵的一點就是沒有預案。我們的維修現狀又何嘗不是如此?
故障預案制定技巧
故障樹工具
備件預案
維修資源的共享
預防檢修的兩條線
預防檢修的兩個特性
問題研討:如何提升維修人員專業技能
問題研討:如何防止維修人員流失而帶來經驗損失
問題研討:如何平衡成本與保障?
快速搶修
發生故障如何快速處置?大量短接的隱患背后是什么?故障重復發生說明了什么?當故障排查陷入“絕境”時怎么辦?
故障快速處置
搶修綠色通道
故障排查思路
聚焦關鍵設備
關注重復故障
故障倒查斷根
問題討論:管理者在故障搶修中的作用
前期避險
許多企業設備管理是從設備驗收開始的,前期許多需求被錯誤地提出,造成了設備管理的先天不足……
需求風險規避
技術風險規避
商務風險規避
新設備采購各部門的定位和配合要點
首次國產化設備風險規避
案例:風險轉嫁機制——除塵設備采購
確保安全
企業會因一起事故而倒閉,干部會因一起事故而把所有的工作成績一筆勾銷!天天抓安全還是隱患連連,違章不斷。安全避險4步法,讓安全不再是奢望。
播觀念:讓安全成為習慣
建體系:讓安全生產不反彈
糾違章:解決人的問題
查隱患:解決設備的問題
創新改善
TPM以追求生產系統的效率極限為目標,效率的提升多數與設備、工裝、工具有關。但是,大家往往對于創新機遇默然視之,讓我們一起以實例打開創新思維的閘門!
創新障礙
創新心態
捕捉創新
改善提案
常態化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