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地點:3月4-5日(北京) 3月11-12日(上海) 3月18-19日(廣州) 3月25-26日(深圳) 培訓時間:2天,2800元/人 培訓老師:國際精益六西格瑪專家協會(ILSSP)專家及ASQ認證老師
課程大綱:
I.質量工程師的管理與領導(19個問題) 專業工作和ASQ的職業道德規范 質量改進的管理體系(如:政策開發,基準確定,目標設定,策劃和排程,項目管理,質量信息系統) 領導原則和技術(如:領導質量發起,團隊開發,團隊建立,團隊組織) 組織架構原則和技術(如:角色和職責,沖突解決) 培訓(如:需求分析,計劃開發,準備材料,決定成效) 質量成本(如:觀念,收集數據,和報告) 質量理念和方法(如:朱蘭,戴明,田口,石川) 1.質量的益處 2.質量史 3.質量的定義 顧客關系,期望,需求,和滿意度(如:QFD,顧客滿意度調查) 供方關系和管理方法論(如:合格,認證,評價,評分,績效改進)
II.質量體系開發,實施和驗證(19個問題) A質量體系要素 B文件化體系(如:技術狀態管理,文件控制) C國內和/或國際標準和/或規范 D質量審核 1.質量的種類和目的(如:產品,過程,體系,注冊,認證,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管理,符合) 2.參與審核過程人員的角色和職責(如:審核組,委托人,受審核方) 3.質量審核策劃,準備,和執行 4.審核報告和跟蹤(如:糾正措施的需求和驗證) III.產品和過程質量的策劃,控制和保證(33個問題) A生產前或服務前的策劃過程 1.質量特性的分類 2.設計輸入和設計評審 3.確認和評定合格方法 4.技術圖紙和規范解釋 5.決定產品和過程的控制方法 B材料控制 1.材料識別,狀態和追溯性 2.樣本完整性(如:避免污染或識別錯誤) 3.材料分類 4.材料評審委員會 C接收抽樣 一般概念(如:逐批防護,平均質量防護,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風險,作業特性(OC)曲線) (AQL,LTPD,AOQ,AOQL)的定義 標準(ANSI/ASQCZ1.4,ANSI/ASQCZ1.9) 接收抽樣計劃(單一,雙重,多重,后續,連續) D測量系統 1.術語與定義(如:精密度,準確度,計量學) 2.破壞性與非破壞性測量與試驗方法 3.選擇測量工具,量具和儀器 4.測量系統分析(如:重復性和再現性,測量的相互關系,能力,偏倚,線性) 5.計量學(對標準的追溯性,測量誤差,校準系統,標準和完整性的控制)
IV.可靠性與風險管理(11個問題) E術語與定義(如:MTTF,MTBF,MTTR,可利用率,失效率) F可靠性壽命特性概念(如:浴盆模型) G可靠性系統設計(重復,系列,平行) H可靠性和可維修性 6.預測 7.預防 8.維護排程 I可靠性失效分析和報告 J可靠性/安全/危險評估工具 9.失效模式與后果分析(FMEA) 10.失效模式與后果重要性分析 11.失效樹分析(FTA) V.解決問題和質量改進(25個問題) K方法(如:Kaizen,CI,PDSA) L管理和策劃工具(親和圖,樹狀圖,過程決定程序圖,矩陣圖,相關有向圖,優先矩陣圖,以及行動網絡圖) M質量工具(排列圖,因果圖,流程圖,控制圖,檢查表,散點圖,以及直方圖) N糾正措施(問題識別,糾正,復發控制,效果評估) O預防措施(如:防錯,改進機會,穩健設計) P克服障礙改進質量 VI.定量法(53個問題) Q概率和統計的概念 12.術語(如:總體,參數,統計學,隨機抽樣,期望值) 13.得出正確的統計結論(如:列舉和解析研究,假設和穩健) 14.中央限制法則和均值抽樣分布 15.基礎概率概念(如:獨立性,互斥性,乘法原理,補充概率,事件的關聯發生) 數據的收集和總結 16.數據類型(連續和離散;計量和計數) 17.測量比例(額定,序數,區間,比率) 18.收集數據的方法(如:檢查表,編碼數據,自動計量) 19.確保數據準確度和完整性的技術 20.統計描述(中央趨勢測量,變差測量,頻率分布,累積頻率分布)
21.繪圖法 a關系描述(如:干-葉圖,盒-須圖,運行圖,散點圖) b分布描述(如:柱狀圖,正態概率圖,威布爾圖) 概率分布的屬性和應用 22.離散分布(二項分布,泊松分布,超幾何分布,多項分布) 23.連續分布(均勻分布,正態分布,兩變量正態分布,指數分布,對數正態分布,威布爾分布,卡方分布,學生分布,F-分布) 統計決定 24.點和區間估計(評價者的效率和偏倚,標準錯誤,公差區間,置信度區間) 25.假設試驗 a均值、方差和比例試驗 b重要性級別,一類和二類錯誤 c統計學相對于實際的重要性 26.成對比較 27.適合優度試驗 28.方差分析(ANOVA) 29.偶發性試驗臺 變量間的測量和建模關系 30.單一和多重最小平方線性回歸(如:用于估算和推論的回歸模型的計算和使用,解釋回歸統計學) 31.單一線性回歸(如:計算和解釋相關系數,進行假設,試驗和計算相關系數的置信度區間) 設計實驗 32.術語(如:獨立和相關變量,因數和級別,響應,處理,誤差,復制) 33.實驗的策劃和組織(如:目標,因數和響應的選擇,定義測量方法,設計的選擇) 34.設計原則(激勵和抽樣大小,平衡,復制,排序,效率,隨機和分組,相互關系,混淆原則) 35.單因子實驗的設計和分析(如:完全隨機化,隨機組合) 36.全因子實驗的設計和分析 1.二級部分因子實驗的設計和分析 2.田口概念 統計過程控制(SPC) 3.目標和利益 4.變量的選擇 5.合理的子組 控制圖的選擇和應用(如:均值級差圖,均值標準差圖,單值移動級差圖,移動均值和移動級差圖,中位數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