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30日,我國1600余家上市公司2008年年報的披露工作已經落下帷幕。
面對越做越厚的上市公司年報,投資者需要從披露的大量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中找出有效信息才能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
河北專員辦在對其轄內的部分上市公司年報進行逐戶分析的過程中,摸索出了四種比較實用的會計年報分析方法。 基本要素分析法
據河北專員辦會計監督處處長武振廣介紹,基本要素分析法包括單項對比分析和結構比重分析兩種。
從會計報表中選取單獨一項數據作為基數,與上年同期數等歷史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其差異變化,根據差異變化情況來判斷、衡量企業經營狀況和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以此鎖定疑點。這屬于單項對比分析。
而結構比重分析是指通過選取報表中部分報表項目,計算這些報表項目在總體類別中所占比重或份額,或者根據同屬一個會計要素中同類項目之間的比例,確定其對同類項目的影響程度,從而確定項目之間是否存在結構方面的差異。
河北專員辦運用結構比重分析對某上市公司年報進行分析時,發現該公司本期的期末存貨凈額占流動資產的比例比上期增加了26.16%,他們當即作出判斷,專員辦日后將重點鎖定在存貨購進、轉出數量以及結轉成本的價格等方面,對該公司進一步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 財務指標分析法
財務指標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重要指標。鑒于財務指標的重要性,武振廣認為在分析年報時應該重點對企業本期與上期財務指標進行對比,“這樣可以查疑點、找瑕疵,為進一步深入企業詳查確定檢查重點”。
河北專員辦采用此方法對某上市公司年報分析時,發現該公司本期每股收益為0.1元,而上期每股收益為-0.1元。
負責該上市公司年報分析的 副處長陳新昌覺得這家公司行為異常,因此他立即將這家公司以前多個年度的財務指標拿過來進行分析對比,終于找到背后的原因。原來,這家公司已經是連續兩年虧損,本年度如果繼續虧損,將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 綜合因素分析法
綜合因素分析法側重于將項目數據之間、指標數據之間以及報表數據與報表文字附注之間進行對比。“它的好處是能夠更為全面客觀地分析、判斷企業報表數據的準確性、業績的可信性。”陳新昌說。
不過,運用綜合分析方法需要投入較大的精力。
一是對關聯數據綜合分析。武振廣說,“在對單項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的同時,還要按照‘以點帶面、以表及里’的方法對其他關聯數據進行綜合對比分析,以驗證此項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河北專員辦在對某上市公司報表進行分析時發現,該公司每股收益本期與上期相比減少近90%,而其同期銷售毛利率、存貨周轉率、流動比率均好于上期,兩種情況極不匹配,明顯存有疑點。
“我們可以初步判斷,該企業業績存在重大舞弊之嫌。”武振廣對此一點不含糊。
二是對報表數據與報表附注進行綜合分析也非常關鍵。武振廣說,“在進行報表數據分析時,必須要重點解讀企業報表附注的說明或解釋字段,通過綜合對比分析,這樣才能全面掌握和了解引起報表數據變化的真正原因和要達到的目的,從而有效地發現疑點、確定檢查重點。”
市場趨勢分析法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幾乎所有的企業都難以擺脫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對其生產經營和業績的影響。因此,武振廣認為“那些違背市場發展趨勢、表現異常的企業,很可能就藏有貓膩”。
“在深受國際金融危機之苦的行業中,如果個別企業仍能獨善其身、獨樹一幟,其業績的可信性就值得高度關注。”不過,武振廣認為在作出這樣的判斷之前必須要排除“這是企業得益于內控制度的完善與有效落實,或擁有絕對優勢資源等內部因素”。
來源:財務顧問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