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時間】:10月22——24日,21日報到
【課程費用】:980元/人(含食宿:公寓、素食)
【課程地點】:山東省曲阜市岐黃街2號孔子禮儀文化學校
【培訓對象】:高層領導人、中層管理人員及全體員工以及傳統文化愛好者
【課程背景】: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分為七個科目,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后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并改名《弟子規》。 《弟子規》共有360句,1080字,講述了113件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的行為規范。此書雖小,但濃縮了中國傳統儒學文化的精華,并將其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和行為之中。許多企事業組織員工學習《弟子規》,并將其運用在實際工作中后,發現員工的積極主動性、單位中的人際關系、跨部門協作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有些企事業單位甚至取消了原有的規章制度,僅以一本《弟子規》治企。 《弟子規》企事業版課程就是針對您企事業單位狀況所研制的一味良藥!課程融合中華古今經典文化,結合中國現狀,采取互動教學。協助建立堅不可摧的道德文化基石,夯實團隊人心。團隊建設就是人心的建設。古人云:“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但得本,不愁末。員工的德育工作做好了,就能夠給的穩固、長久的向前發展提供前提和保證。中國最缺的是道德素質教育和社會生活教育。圣賢的教育不是思想,更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弟子規》是拿來做的。不是拿來背的,要解行相應。“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讓我們以誠敬的心學習《弟子規》,親近這位千歲的老人。真正的學習是以身作則,在生活中學《弟子規》,做《弟子規》,演繹《弟子規》,這是真正的學習、承傳祖宗的智慧,也無愧于圣賢弟子、炎黃子孫的稱號。中國傳統文化,它歷久彌新,它是我們人生幸福的金鑰匙。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說,21世紀的人類要生存,必須從2000年前的中國的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慧。我們幫助您和在《弟子規》的學習運用中收獲成長和喜悅!
【課程目標】
1、系統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脈絡
2、學習并實踐為人處世的最基本的行為規范
3、促進家庭和睦,幸福美滿
4、推動企業和諧,促進團隊自動自發,勇于承擔責任。
5、傳承孝悌文化,踐行《弟子規》,身先垂范,教育子孫,恩澤后代。
【課程受益】:
為什么要選擇學習《弟子規課程》?
《弟子規》版課程: ——詳解中國儒學根本經典,打造和諧團隊
■《禮記學記》:“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一個家要善于用古圣先賢的智慧教育員工。 ——松下幸之助 ■結合現代經營現狀,詳解儒學根本經典《弟子規》。 “弟子”不是指小孩而已,而是我們每一位愿意學習圣賢教誨的學生,都稱為弟子。“規”是規范,“規”字,左面是“夫” 右面是“見”,他的意思就是大丈夫的見解。我們遵守這樣的規范,就能夠讓我們的德業日漸提升。 ■成功經營的基石——員工道德倫理教育 員工道德倫理教育 “智育沒有德育做基礎,智育就是犯罪的幫兇; 體育沒有德育做基礎,體育就是暴力的前衛; 群育沒有德育做基礎,群育就是社會動亂的根源; 美育沒有德育做基礎,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劑。” ——《忠信教育法》 ■一個人懷才不遇的原因是什么呢? 古德云:“德高于文,文亦被重,文高于德,終身埋沒。懷才不遇者,當自覺醒。”
在經營管理中,《弟子規》的課程培訓會發揮著以下作用: 1、使員工的行為從“他律”轉向“自律”。 2、使員工樹立起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員工的虔敬之心,把服務大眾、服務社會作為人生價值的體現。 3、培養員工的感恩心、同情心和仁愛心; 4、增強員工愛崗敬業精神,對工作更具責任心。 5、提升員工對的歸屬感、忠誠度和對事業的使命感。 6、創造積極正面的工作氛圍; 7、提高員工的學習力; 8、幫助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團隊的互助協作精神,使團隊關系更加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