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對象】企業中、高層的領導人(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總監級、經理級) 【課程概述】 如何決策?如何馭人?如何保證組織的執行力?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把怎樣做領導、怎樣快速培養領導能力擺上了重要日程,那么如何快速提升企業的領導力呢? 本課程依據國學領導力理論,古為今用,全面解析企業領導面臨的種種問題,通過企業管理中的典型案例,構建國學領導力模型,讓領導者深刻體會如何學習成長、科學決策、組織團隊、知人善任、培育團隊。與一般領導力課程相比,貼近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理論架構嚴謹,可操作性極強,它給出了一系列科學而實用的方法。是一門即學即會、用之有效的課程。
【課程目標】 全面闡述領導力領域的“道、法、術”,融會貫通國學領導力的理論、方法、應用三個層面;確定卓越領導的素質,抽象概括六種領導力,構成國學領導藝術修煉體系;提升企業高層領導的綜合管理素質,加強高層者的團隊管理能力,培養完美的“儒商”領袖風范。
【參考資料】 《周易》、《黃帝內經》、《道德經》、《心經》、《論語》、《孫子兵法》等。
【課程大綱】
引言部分: 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代表,從春秋時期孔子開始一脈相承,以“三綱八目”為核心。其中,“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為三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八目。到了宋明時期,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佛家、周易、中醫等優秀思想,再次煥發生機,成為經生濟世之學,代表學說有程朱理學、陸王心學。其中,宋代朱熹編撰的《白鹿洞書院學規》成為千年來大學教育(精英教育)的綱領。
一、持續成長的學習力
1.為學之序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闡述“知行合一”的學習方法。 ——闡述“主動學習”的學習方法。
2.向儒道釋先賢討教“如何學習”的智慧 ——有教無類,因人而宜——儒教的“無可無不可”。 ——先人一步,無為而為——道教的“無執故無失”。 ——空杯心態,換位思維——佛教的“色空無礙”。
3.經典案例分析學習力 ——孔子弟子對“仁”的“差異化”學習。 ——比亞迪汽車對新能源的“前瞻性”學習。 ——老和尚的對是非標準的“超越性”學習。
二、多謀善斷的決策力 1.謀略之基 ——危機預防“不治已病知未病”(《黃帝內經》)。 ——慎戰全勝“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
2.“陰陽中和”四種謀略 ——陰陽和三生萬物 《道德經》對“陰陽” 二氣的理解; 《道德經》對“中” 氣的理解; 《道德經》對“和” 為常道的理解; ——時勢,動靜,趨避,中和 定時、定量、定性、定位; ——《三十六計》的陰陽規律 陽謀、陰謀、中謀、和謀;
3.商戰決策的時空——企業生命周期 ——“貿、工、技” 三階段; —— “快、廣、特、久、新”五階段; ——“水、木、火、土、金”五階段;
4.商戰決策的規律——五行金字塔 ——人性和需求的“仁、信、智、禮、義” 五種層次; ——世界500強企業品牌廣告語如何“迎合客戶”; ——商戰決策遵循“義、禮、智、信、仁”五德次序;
5.戰略戰術選擇——《孫子兵法》的選擇 ——戰術選擇 五德:正義、信息、權變、誠信、博愛; 五法:出師、用間、奇正、治軍、全勝; 五步:社會責任、行業研究、靈活戰術、客戶承諾、資本運營; 賞析“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戰略選擇 《謀攻篇》:以強擊弱,成本領先戰略; 《虛實篇》:避實擊虛,專一集中化戰略; 《軍爭篇》:后發先至,差異化戰略; ——人才戰略 賞析《五危》: 土行人,有“信”,但“有勇無謀”; 水行人,有“智”,但“貪生怕死”; 火行人,有“禮”,但“脾氣暴躁”; 金行人,有“義”,但“偏執虛榮”; 木行人,有“仁”,但“顧慮過多”;
6.商戰決策案例分析——《論持久戰》 ——攻守雙方形勢分析; ——攻守雙方戰略分析”; ——“以時間換空間”采用陰謀; ——“積小勝為大勝”采用中謀; ——“農村包圍城市” 采用陽謀; ——“統一戰線”采用和謀;
三、整合資源的組織力 1.五教之目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闡述“明倫”道德倫理的高效組織力。 ——舉例說明如何協調“師徒”、“上下級”、“崗位”、“新老員工”、“部門”之間關系。
2.五行人格識人 ——五行世界“遠取諸物,近取諸身”; ——外表特征判斷五行人格。 ——五行人格在現代社會的應用價值(生存、發展、時間、空間)。 ——四大名著中的五行人物賞析(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
3.五行人格的應用——行業、崗位、角色五行。 ——行業的五行分類; ——崗位角色的五行分類; ——五行人格的能力特長; ——五行人格的區域方位分布;
4.五行人格的自我升華——因人而“宜”。 ——性格自測,自知之明(《性格計分卡》自測五行人格); ——五行人格養生之道(春補脾胃、夏補心小腸、秋補肺大腸、冬補腎膀胱); ——五行人格養心之道(怒傷肝以悲勝之、喜傷心以恐勝之、思傷脾以怒勝之、悲傷肺以喜勝之、恐傷腎以思勝之); ——時機修煉,洞悉時勢; ——環境修煉,把握方向;
5.五行人格識人術——歷代開國皇帝。 ——《沁園春•雪》中的人物觀點; ——漢高祖劉邦(水行人); ——唐太宗李世民(土行人); ——宋太祖趙匡胤(木行人); ——元太祖成吉思汗(金行人); ——明太祖朱元璋(火行人);
6.五行人格用人術 ——《黃帝內經》智慧。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主賓定位,“生”我者,我“克”者; ——楚漢戰爭時期的“劉邦團隊”; ——《西游記》中的“唐僧團隊”
四、帶隊育人的教導力 1.接物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孟子》)。 ——舉例說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2.佛教的教導力 ——分析因果論,“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舉例說明“信仰的凝聚力”。 ——企業分層次信仰教導力:戒(基層)、定(中層)、慧(高層)。
3.周易和中醫的教導力 ——闡述“天地人和”法則;(《周易》) ——闡述“道法自然”法則;(《道德經》) ——團隊的中醫養生教導:陰陽互根,五行流通。
4.做好團隊文化教練 ——“仁義禮智信”五德,“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黃帝內經》); ——團隊管理七要素(信任、領導、合作、執行、溝通、責任、決策); ——集體人格與個體人格; ——樹立團隊文化教練的“責任”感。
五、達成績效的執行力 1.處事之要 ——“言忠信、行篤敬”(《論語》)。 ——“懲忿窒欲、遷善改過”(周敦頤《通書》)。 ——案例分析:猶太商人“言必行,行必果”的誠信美德。
2.強化執行機制 ——執行不力的原因有哪些? ——向軍隊學習執行力(政治教育、賞罰分明)。 ——賞析:《孫子兵法》的“令之于文,齊之于武”。
3. 自我激勵 ——儒學三綱“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 ——自我修煉(真我、靈魂、本能)。 ——賞析:稻盛和夫《活法》的“心靈修煉”。
六、凝聚人心的感召力 1.修身之要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漢書•董仲舒傳》); ——領導力修煉模型(內外兼修); ——儒商的能力與精神(精氣神); ——案例分析:最具有感召力的東西是精神,不是物質。
2.以義統利 ——團隊文化到底應該是什么? ——團隊文化基因來自哪里? ——團隊凝聚力及和諧文化的構建方法
3.知足常樂 ——道家和墨家的“儉”文化。 ——平衡“眼前利益”和“可持續發展”的矛盾。 ——案例分析:松下幸之助的“水庫式”經營理念。
講師簡介——胡水木 現代易學應用專家,“五行戰略決策”倡導者,提出“天道、地道、人道”的“和”文化模型,完美結合周易、中醫、諸子百家思想等傳統文化精髓,應用于識人用人、團隊管理、提升領導力、運籌決策等現代企業管理領域,創立了系統完整的“周易五行管理學”實用方法體系。已出版作品有:《周易五行管理學》4DV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