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當每天鬧鐘敲響的時候,你最好馬上起床,并且意識到:今天的客戶對你期望的比昨天的要多得多!”對,客戶期望得到的,永遠都比我們想到的多。那么,如何讓他們滿意呢? 下面我們拋開大的理論,看實際應用的小案例,也許,這些小細節能夠讓你贏得客戶的心,走出一片意想不到的天空。總之,我們只要站在客戶的角度,用一些與眾不同的方法,總會慢慢的培養出忠誠的客戶關系的。成功的并不是自發燃燒的結果,而是自己點燃我們自己。就像案例里的營業員一樣。 這講你將明白: 大智若愚,大愚還智。反常理而為之,為你的顧客提供超低價的及時服務。你短期的銷售收入也許會稍稍少一點,但長期的營業收入卻會不斷地增長! 在我們面臨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矛盾的時候,我們為客戶作了什么呢,我們選擇了什么呢,我們的損失是小得還是大失?案例二也許會讓你明白。 如何找出滿足市場需求背后隱藏的潛在客戶利益(機會利益),然后給它戴一個合理的“帽子”,作為自己職業目標的推動力。 反其道而行之 案例背景一:這是顧客A的親身體念。上個星期,A在宜家注意到它的收銀臺處放著一個大桶,里面裝著雨傘,這些雨傘比人們常用的要大,足足可以為三個人遮風擋雨:顏色鮮艷,是宜家的標準色藍與黃,上面還有一個大大的宜家標志:其做工精良,結實的布面,鋼骨,舒適的木頭手柄——正是那種下雨時人們所需要的雨傘。 傘的旁邊掛著一個小牌子: 宜家雨傘 晴天……………..10美元 雨天………………3美元 看到這里,你也許不由得為宜家暗自叫好。 下雨天人們才需要雨傘,按照常識,聰明的零售商會將雨傘漲價,以獲得更高的利潤,但是宜家更聰明。 他們希望你在需要的時候能夠享受這把大傘所帶來的方便,從而記得并告訴別人這把雨傘不同尋常的低價。他們希望你能將這把宜家傘與你所購物品一起帶回家,以常常記得宜家。 歸根到底,他們希望:至少你會再次光顧宜家。在他們如此悉心的照顧之下,你當然會再次光顧! 現在,你問問自己:我的顧客“下雨時”會受到什么傷害?(設備故障、缺貨或急需送貨?)他們是否愿意為你所特別提供的特殊的應急服務付出更高價格? 這時就應該反常理而為之,為你的顧客提供超低價的及時服務。你短期的銷售收入也許會稍稍少一點,但長期的營業收入卻會不斷地增長! 大與小,得和失 案例背景二:這個案例來自國外,但我想對我們很有啟迪。 當A和B夫妻搬到Bayshore Park后,開始使用樓下的干洗服務。但他們的上班時間對我們不太方便,于是我們又換到另一家上門取活、送貨到家的洗衣店。 上個禮拜,妻子B發現從店里送回的全新紅色褲子已經完全被毀了。布料毛毛糙糙,幾乎要撕裂了。 B大吃一驚,隨即查找洗衣店的電話號碼,這時A告誡B說:“頂多賠償干洗的費用! B帶著焦慮的嗓音給店主打了個電話,出乎意料的是,店主聽了B的陳述后立即說“看來我們要給你買一條褲子了!” 干洗花多少錢?7美元。新褲子呢?150美元。 衡量一下,店主損失150美元,是得還是失呢? 店主需要許多干洗的活才能把她給B的褲子的錢掙回來。但是她從A和B這兒贏得了本來需要好多年才能得到的“忠誠”。她將得到她應有的利潤。 我們明白機會成本就是為了得到某種東西所必須放棄的東西。那么我們可以將店主獲得忠誠定義為“機會利益”( 放棄某種東西所得到的潛在東西)。 科比•布萊恩特這位高中籃球明星了解機會成本以及機會利益的含義。盡管他有優秀的成績以及良好的SAT考試成績,但他決定不讀大學(機會成本)而直接進入職業籃球聯盟(NBA)。在這里預期他將在四年之內賺得一千萬美元(機會利益)。 我們再反思一下,在我們面臨眼前利益(機會成本)和長遠利益(機會利益)矛盾的時候,我們選擇了什么呢,我們為客戶作了什么呢?我們讓他明白了機會利益嗎?我們的損失是小得還是大失? 戴一個合理的“帽子”
找出滿足市場需求背后隱藏的潛在客戶利益(機會),然后給它戴一個合理的“帽子”,作為自己職業目標的推動力。并且讓客戶明白,他得到的并不只是有人幫他“除草”(產品或者服務),而且,他可以看一場精彩的“球賽”(相對機會)。也許下面案例的A經理更能讓你明白怎么作。 案例背景三:A是一家保險公司的經理。他告訴我這樣一個故事: “當人們問我是干什么的時候,過去我總是回答‘我是賣人壽保險的!腋蛇@個工作的第二年,有一天,我的一位客戶因故去世,我去看望他的遺孀。當時她的心情煩亂,但葬禮后她對我說:‘我以前總是反對丈夫在保險上花錢。我覺得這是在浪費錢,可以把這錢花在別的地方。但是現在你的賠償費使得我的孩子們可以繼續念書,我們可以繼續住在這個房子里。你救了我們一家! 今天,當人們問A他的工作時,他說“我拯救家庭! A以拯救家庭為生,你為幫助人們生活得更好作了些什么?你的個人和職業目標中的推動力是什么?你包裝出了自己的“帽子”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