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為美國企業制訂了14條轉變管理的原則(The fourteen point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nagement),戴明管理方法可謂良藥苦口,因為他對經理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改變自己,甚至要改頭換腦。
一、持之以恒地改進產品和服務(Createconstancyofpurposeforimprovementofproductandservice)。要努力保持競爭性,做長期經營打算,提供就業機會。
1.顧客只購買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2.公司要利潤,更要美化人們的生活
二、采用新的觀念(Adoptthenewphilosophy)。
1.要采用能應對競爭的新觀念
2.不要低估改變思想觀念的困難性
三、停止依靠大規模檢查去獲得質量(Ceasedependenceonmassinspection)。靠檢查去提高質量,太晚了,無效而且昂貴。質量不是來自檢查,而是來自植入源頭,改進系統過程。檢查、扔棄、降級、返工不是改進系統過程的正確方法,當質量不到位時,檢查總比不檢查好,而檢查也只可能是唯一可用的方法,但損失已造成,有的無法彌補,有的可以返工但仍會增加開支。
1.檢查是一個非常有限的工具
2.獎勵檢查人員多發現缺陷十分有害
3.檢查要統一標準,責任要明確到個人
四、結束只以價格為基礎的采購習慣(Endthepracticeofawardingbusinessonthebasisofpricetagalone)。沒有質量的低價格是沒有意義的,低質量會導致產品品質下降,所以整體成本開支上升是不可避免的結果。結束只以價格為基礎的采購習慣,事實上,可以減少整體成本開支。
1.沒有質量的低價格采購代價極高
2.用單一供應商提供單一零件或服務
五、持之以恒地改進生產和服務系統(Improveconstantlyandforeverthesystemofproductionandservice)。改進質量和生產能力,可持續減少成本開支。
1.只想改進結果,而不改進系統是在騙自己
2.統計過程控制學是系統管理和改進的鑰匙
3.控制圖是強大的系統管理和改進工具
六、實行崗位職能培訓(Institutetrainingonthejob)。為了今天,確認每個人有技能和知識去做好目前的工作。
1.培訓不是在制造額外開支
2.培訓教師要專業,自學常會有缺陷
七、建立領導力企業管理(Instituteleadership)。經理的工作不是監督,而是用領導力來領導。管理的目標是幫助人、機器和設備做更好的工作。
1.改進是領導的責任
2.團隊精神是一個關鍵變量
八、排除恐懼(Driveoutfear),使每一個員工都可以為公司有效的工作。恐懼感越強,員工的工作效果就越差,極度的恐懼感會對公司或國家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1.恐懼引發低效和謊言
2.恐懼會使公司付出沉重代價
十三、鼓勵學習和自我提高(Encourageeducationandself-improvementforeveryone)。為了明天,實行強勁的學習和自我提高教育計劃。
1.最大的改進來自系統內工作人員的頭腦
2.學習是員工和公司明日生存的保障
十四、采取行動實現轉變(Takeactiontoaccomplishthetransformation)。讓公司的每一個人去工作去實現轉變,轉變是每一個人的工作。
實現轉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高管理層在實現轉變中扮演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他們比任何人更有影響,他們的決定影響每一個人。而最大的阻力往往來自中層管理人員。
1.掌握戴明管理理念
2.掌握戴明管理哲學和原則
3.掌握戴明不斷改進循環-PDSA(PDCA)
4.用SIEP啟動變革,計劃取得勝利
5.用PDSA(PDCA)不斷改進循環實現轉變
6.出路在偉大領導的遠見,不是高技術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