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皇帝”的商業技能難以繼承之下,他們的選擇是否只剩傳遞股權,讓下一代成為財務投資人?曾問鼎“新財富500富人榜”首富之位的榮智健給出了另一個答案。因為缺乏中信泰富的絕對控股權,在澳元門事件后失去了傳承平臺,年已古稀的他再次創業,以求打造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家族企業。
在海外市場,歷經數代傳承之后,許多創業家族后代已紛紛轉型食利階層,通過基金或信托控制家族企業,職業經理人的角色則日益吃重,其年薪更水漲船高,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TimCook)2012年的總薪酬即高達3.78億美元。在中國,通過高薪與股權激勵獲得巨額財富并躋身“新財富500富人榜”的“打工皇帝”也為數日多,榮智健、盛百椒即是如此。但是,職業經理人往往憑借商業技能創富,即使獲得公司股權,最多也是個二股東,他們的傳承如何進行?
榮智健:傳承生變,古稀創業
以CEO身份致富者,不少。但是,能以CEO而非大股東身份沖進“新財富500富人榜”的,就很稀奇了。榮智健是這個稀有群體中的典型代表。
借助中信泰富(00267.HK)這個平臺,榮智健曾成功問鼎富人榜首富之位,但中信泰富的大股東,從來都不是榮智健,而是國資背景的中信集團。榮智健自1986年起擔任中信香港董事總經理,在國有資本支持和榮本人的商業智慧推動下,進行了一連串著名收購。在做大中信泰富的過程中,國有資產實現增值,而身為中信泰富CEO、董事長的榮智健本人通過MBO配股,成為第二大股東。
榮智健的子女也相繼進入中信泰富任職。他的長子榮明杰1993年加入中信泰富,2000年起擔任公司董事,并擔任地產部總經理、發展部總經理等職,他的女兒榮明方1995年從哈佛畢業后也直接進入公司,在地產部、科技發展部等擔任總經理職務,后擔任財務主管。
但澳元門事件發生后,事情開始改變。2008年10月,中信泰富因投資外匯衍生品失敗而爆出147億港元虧損。消息爆出后,母公司中信集團出手拯救,一是接收了中信泰富手中約57億澳元期權合約,二是注入15億美元備用信貸。拯救對價則是中信集團的持股比例從29.4%擴大到57.6%,中信集團重新成為中信泰富絕對控股股東,而榮氏家族對中信泰富的控制權則被稀釋。
中信泰富的管理權也出現變化。在2009年3月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榮智健表示,“是否繼續擔任董事長或者是否辭職,還是由董事局來決定吧”。而在4月香港警務處介入調查這一事件后,榮智健本人隨之辭去中信泰富董事會主席一職,由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常振明接任。榮明方隨后也辭去公司職務,中信泰富2012年財報顯示,僅有榮明杰留任董事。
2010年,榮智健又創立了家族投資公司—隆源企業控股有限公司,計劃進軍礦產、能源、地產以及非銀行貸款等業務。榮本人已多次減持中信股權為家族企業充血,年近古稀再重新來過,其意圖或是要為兒女們打造一個新的平臺。目前他的女兒榮明方及小兒子榮明棣均加入隆源,香港紅籌教父梁伯韜也應邀入盟,出任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