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是懸在每個企業頭上的一把利劍,有時需要"斷腿保全身"的智慧,此時,要求管理者要學會選擇,學會放棄,當斷則斷,不留后患。
舍得既是一種做人與處世的哲學,更是一種企業經營管理的藝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做企業最難處理的是舍與得的關系。合二為一,還是一分為二,就是舍得之間的博弈。合二為一就是企業家思想即企業文化基因。一分為二就是當企業家不再把企業當成囊中私物時,企業家開始從小我向大我升華。企業開始植入長壽基因,企業就會本分而靈活地活得久遠。危機管理的精髓就在舍得之間啊。
舍得,是一種精神;舍得,是一種領悟;舍得,更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的境界。譚小芳老師的危機管理課程就是運用了各種小故事、寓言以及很多人的成功經歷,希望能夠和企業家、經理人一起走進智慧人生,在企業經營關鍵點上能夠游刃有余。
動物的求生本領是很強大的,當被某種捕獵工具捕到后,它們會先努力設法掙脫,當無法掙脫時,它們便會用牙齒硬生生地把被夾到的那部分肢體咬掉,以求逃脫。它們知道,生命是最重要的,為了保住肢體而放棄生命是愚蠢的做法。這種"壯士斷腕"的壯舉同樣適用于企業管理中。當損失不可避免的發生時,管理者就應權衡利弊,當機立斷舍棄小的利益。譚小芳老師認為,患得患失不僅無助于損失的挽回,反而只能使自己丟掉更大的利益。壯士斷腕只是一時之痛,優柔寡斷則會無休止地痛下去。
舍得,有舍才有得。早在1998年,任正非就提出:"后勤工作將逐步走向社會化、減少公司管理的壓力。"后勤工作包括員工的吃、住、培訓等相關領域。在后勤方面,華為將安全保衛業務外包給了香港著名的物業管理公司戴德梁行,將膳食服務等外包給了其他幾家香港的專業服務公司。到2000年,華為逐步將員工的吃、住、行全部包給社會機構,2003年春節,華為又啟動了培訓外包計劃,開始逐步將一些非核心技術的培訓委托給社會上的一些專業機構。據稱,華為每年需要為包括客戶和合作單位在內的4000人培訓,每個人的培訓費用,加上交通費、住宿費,平均要1萬元左右,每年,華為無論是為培訓出動的人力,還是培訓經費,都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這給負責培訓的部門造成很大的壓力。通過外包,華為培訓部門從巨大的壓力中解放出來,費用得到了很大的節約,人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譚小芳老師認為,總之,危機來時,絕不能像鴕鳥一樣,頭緊緊地埋在沙灘里。眼不見未必凈,逃避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火上澆油,只有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問題,找出問題癥結所在,冷靜地面對新聞媒體,才能把危機的傷害降到最低。
作者:交廣商學院首席培訓講師 譚小芳 (預定譚老師危機管理培訓課程,請聯系137331878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