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理心理學專家、培訓師胡鵬飛老師
上小學開始,我們知道人和人之間是有差別的,比如你再怎么努力學習,也比不上小明,那是因為人家比你聰明,這就是智商(IQ);進入職場后,發現老板說某某聰倒是挺聰明的,但就是不會處事,那我們說這區別就是情商(EQ)有高低了;工作幾年之后,在同樣面對巨大工作壓力的情況下發現有些人已經遠遠跑到前面去了,而有些則越活越沒奔頭,這就是面對挫折的能力,逆境商(AQ)。當我們學歷越來越高,領取的薪水越來越多時,人卻越來越抑郁了,失去了體驗快樂的能力,這就是樂商(Optimistic Intelligence Quotient,簡寫為OQ)
樂商是什么呢?浙江師范大學任俊教授在積極心理學的基礎之上,給它做出了定義。就是1、指一個人的樂觀程度,也就是一個人是樂觀主義者還是悲觀主義者。2、擺脫消極事件或消極影響并從中獲得積極力量的能力。3、影響他人變樂觀的能力,也就是積極的感染力。如何測試自己的樂商呢,可以試試美國前心理學會主席塞林格曼所做的解釋風格測試。
一個樂商高的人,在工作與生活中會有哪些表現呢?
1、樂商高的人,婚姻生活更幸福。
加州伯克利大學的Keltner和Harker做過一個相關的研究。兩位研究者翻閱了幾十年前的一份畢業相冊,分析大約150個女生的笑容。他們發現大概一半女孩是發諸內心的真笑(杜鄉微笑),而另一半的女孩則是堆出的假笑(空姐式微笑)。他們跟蹤搜集了這些女孩幾十年的生活痕跡。結果發現,那些有杜氏微笑的女性更喜歡結婚,婚姻關系也比較穩定(離婚率顯著低于那些空姐式微笑的女性),而且這些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也顯著好于那些空姐式微笑的人。此外,相比于那些空姐式微笑的女性,那些具有杜鄉微笑的女性即使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幸或傷心的事件,她們也能很快就從悲傷中走出來。相關的生理檢測表明,當女性進行杜鄉微笑時,身體內部會分泌大量的催產素激素,而催產素被稱為“擁抱荷爾蒙”,這可以有效增進其夫妻間的親密關系,從而導致良好穩定的夫妻關系。
2、樂商高的人,更有成就
2012 年11 月19 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篇英國學者De Neve 等人的研究報告,該報告對“美國國家青少年健康縱向研究”所獲得的數據進行了重新分析。在控制了性別、受教育程度、身體健康狀況、智商和社會經濟背景等因素后,發現一個人如果年少時的樂觀水平越高,則長大了就越會賺錢; 那些在16~18歲時樂觀水平最低的被試,他們到了29 歲時,其平均收入比整個群體的整體平均收入少30%; 而16~18 歲時樂觀水平最高的群體到了29 歲時,其收入則比整體的平均收入高了10%。此外,研究者還發現,16~18 歲時樂觀水平高的個體要比他們的兄弟姐妹們在29 歲時掙錢更多、社會表現更好。這意味著樂觀也是一種能力,具有類似于智商或情商的性質,因而我們把人的這種樂觀能力就稱為樂商。
3、樂商高的人,更長壽
美國肯塔基大學神經學教授大衛斯諾登從1986年開始對圣母修女學院的678位修女進行跟蹤研究發現,年輕時比較樂觀的修女,到了年老后更不容易患老年癡呆癥。而經常焦慮、動怒的人歲數大后更容易中風和患心臟病。85歲時,更樂觀的有90%還健在,而更悲觀的只有34%。當到94歲時,更樂觀的健在者還有54%,而悲觀者則只有11%。
4、樂商高的人,更健康
Seligman在研究也發現,當遭受失敗或挫折時,相對于低樂觀者,高樂觀者不容易變得沮喪,也不會很快放棄,他們不容易形成習得性無助,高樂觀的人甚至會有意識地主動抗拒無助。多年的追蹤研究結果還表明,一個人無助感體驗越少,其免疫系統的活動能力就會越強健。Ah 等人對54 名剛做完乳腺癌手術的病人進行了研究,對其血液中的自然免疫細胞活動的狀態和伽瑪干擾素的濃度進行測量。結果發現,具有高樂觀水平的病人,血液中的NKCA和IFN-γ 的水平都顯著高于低樂觀水平的病人,這導致高樂觀水平的病人康復得更快。Segerstrom和Swphton對124名法學院的大一新生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對未來持高樂觀預期的個體,其細胞的免疫水平就越高,對未來樂觀預期態度的改變更會導致其自身細胞免疫水平的下降。
5、樂商高的領導更受人歡迎
塞林格曼對1948-1984年的10次總統大選進行調查與研究,發現10次中有9次是悲芻分數低的那位侯選人贏得了選舉。為什么樂商高的領導人更容易受人歡迎呢?首先,可能我們每個人本身就喜歡樂觀的人一些,正如羅森塔爾教授所說的,積極的情緒是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因素;其次,樂商高的領導人可能更會造勢,氣氛更好一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樂商高的領導能給人帶來希望,就像奧巴馬上臺的口號一樣,“改變”,這就意味著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