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李開復出任Google副總裁,以及Google中國公司總裁。今天,Google中國正式宣布李開復的離職,谷歌中國從此告別了李開復時代。李開復執掌的Google中國在4年的時間中,以自己在青年人中的號召力創建了Google中國,幫助Google中國招徠了大量人才,同時也在產品上做了很多創新,但是,與Google在全球的地位,在中國卻一直未能超越本土最大的搜素引擎百度。李開復離職,宣告了Google中國或許將掀起一個新的時代,但是依然面臨眾多的問題。
Google中國將繼續面對前有百度,后有搜狗、搜搜、Bing等搜索引擎的競爭,谷歌中國如何打敗百度,或者縮小與百度的市場份額,將是谷歌中國的最大挑戰。
Google中國一直在強調自身的技術優勢,在百度不斷的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時,Google中國對此似乎并不是非常在意,也或者說一直固執的堅守谷歌本身的商業模式,而面對不斷追求新鮮體驗的中國億萬網民,百度不斷推出貼吧、百度知道、百度空間、百度新聞等等新的產品,如今的百度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搜索引擎,而是一個以搜索為核心的新媒體,盡管谷歌中國也推出了Google地圖等產品,但與百度相比似乎還是顯得吸引力不夠,Google中國未來是否能夠抓住中國網民的需求,及時創新更多本土化的一些產品,提升網民的體驗,將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Google中國是否還要一直低調?百度近些年來做了大量的營銷推廣,從“百度更懂中文”的病毒營銷到百度不斷的在媒體上的造勢,甚至包括面向行業的百度指數、以及百度MP3等等,都讓百度在品牌的認知度上占據了上風,未來的Google中國迫切需要通過對于品牌和市場的推廣來樹立更加有影響力的品牌形象。
離開李開復的Google中國是要深入本土化還是要洋化?在中國,國際的互聯網公司總是遭遇滑鐵盧,而本土化的程度不夠,以及試圖使用國際化標準的商業模式和原則來做中國市場,成為包括ebay、亞馬遜、雅虎等公司失敗的根源,李開復離開后的Google中國,到底是在李開復的基礎上深入本土,以縮小與百度的距離,還是繼續洋化?將是決定谷歌中國是否能夠戰勝百度這樣的競爭對手的關鍵。Google中國面臨的政府關系以及對中國本土文化的理解也將面臨挑戰。
前有強大的百度,中間有本土化的搜狗搜搜,后有微軟的Bing,離開李開復的Google中國走在了新的十字路口。
作者:肖明超 來源:博銳管理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