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時間:2012年4月21、22日
培訓地點:中國人民大學培訓匯賢大廈C座705室
培訓費用:12000元/人,含學習費用、午餐、講義、茶點,教材、沙龍。
培訓對象:董事長、董事、監事 、總裁、副總裁、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管理人員
【課程目標】
培育世界一流企業集團管理領袖
【課程收益】
對該課程的全面系統的學習,全面把脈中國經濟宏觀調控命脈,充分從戰略角度來審視各部門管控的節點與要點,同時從國際化角度拓展企業家視野,探索并尋找超越世界級公司的方法。
【課程背景】
在我國,普遍存在一種“先有兒子后有老子”的母弱子強型集團特點:
1、由多家企業合并之后而組建的集團;
2、其下屬的子公司還保持著各自的法人地位不變并且獨立運作;
3各個子公司仍然掌握著經營權和財務管理權;
4、子公司不可避免的從事相同業務。。。。。。
結果是:對子公司的管控力度十分有限,一旦缺少管控,就會出現集而不團,無法在集團層面對業務進行管理和協調,不但發揮不了“母合效應”,反而會產生集團內部的自相競爭。整個集團將無法實現全面的協同,集團的整體戰略也會被弱化。。。。。。。。此外,集團不做管控還會造成經營管理中的高風險。如果沒有做集團管控,一來,子公司什么賺錢就干什么,很難體現集團的發展方向;二來,子公司在經營管理中很少考慮到集團風險,一旦某個子公司產生了問題就很可能由于連鎖反應而放大成為整個集團的危機。不做管控不僅會帶來企業的投資與并購失敗、減弱集團的協同效應和落空整體發展戰略,而且還會為集團整體的運營管理埋下很高的風險隱患。。。。。。
【課程內容】
公司治理與母子公司激勵約束機制
(一)經營者收益分配的理論與原則
(二)公司內部治理結構
(三)所有者對經營者的約束或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約束機制――出資者財務
(四)內部控制、公司治理、風險管理:關系與整合
公司治理與現代企業制度
一、兩權分離:重構激勵機制
兩全分離后出資者產權權利的行使,關鍵在于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為了使經營者在經營中努力實現資本報酬的最大化,從而與出資者利益保持一致,科學激勵機制的建立是出資者的最佳選擇。通過對企業收益分配理論的全面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經營者參與企業收益分配具有亞按資分配的特性。只有通過科學的收益分配形式安排,才能構建有效的激勵機制。
二、公司治理:建立有效內部約束
有效的激勵機制并不能完全保證經營者與出資者利益的一致,甚至無法防止經營者對出資者的“背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建立對經營者的約束機制是激勵機制發揮作用的前提。約束機制的建立和完善,關鍵要靠科學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構建和治理機制的建立。在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建立和完善上要著重注意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即有行權能力的股東大會的構建、公司內部組織治理結構的科學架構、公司內部科學決策治理結構的構建和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設計。
三、加強監督:構建出資者財務體系
兩權分離要求經營者擁有自主經營權,出資人不得隨意干預,但由于信息不對稱和內部人控制,以及資本的剩余分配特性,出資者最終承擔經營者背德風險和企業經營失敗風險。所以,必須尋找一種科學的機制,使得出資者能對經營者進行有效約束,這種機制就是出資者財務體系。通過這一機制,出資者可以明確經營者的權利與責任,實現投資的保值與增值。當然,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于出資者財務體系的科學構建。
四、管理整合:形成預算為基礎的實現路徑
企業管理經歷了從混沌管理向專業化分工管理的歷史變遷,目前正在進行著由專業化分工管理向整合管理轉變,21世紀將是整合管理的時代。預算體系作為一個以目標價值實現為軸心的運行體系,其構造的基礎和核心正好是聯結企業內部各個分工著的體系的內在線索,所以預算是進行企業管理整合的不二選擇。要使預算有效地整合管理,必須本著人本思想、系統思想、民主思想、戰略思想來構筑預算體系,必須充分發揮預算體系的機制作用,以消除傳統管理的困境,達到企業內部業務體系和信息體系的全面協同。
講師簡介:謝老師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主講 “ 財務管理 ” 、 “ 審計學 ” 和 “ 投資管理 ” 等本科與研究生課程,致力于投資管理、審計理論等問題的研究。兼任中國商業會計學副會長、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審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會計學會理事、北京市會計學會副會長、北京市審計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教學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工商管理學科指導委員會委員、英國卡迪夫大學中國問題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員、加拿大英皇學院的課座教授、國家開發銀行專家委員、拉薩市等若干地方政府的高級經濟顧問、中國人民大學與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等 20 多所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專聘教授和研究員,曾前往日本、香港地區、加拿大、英國從事科學研究,擔任《會計研究》、《審計研究》等十多家刊物的顧問、編委。 1994 年被評為教授、北京市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 1995 年被選為北京市跨世紀人才 “ 百人工程 ” 人選, 1998 年被選為北京市學科帶頭人、并評為部級專家, 2000 年成為政府特貼享受者;至今已發表論文 200 多篇,出版著作達 40 多本,其中專著 6 本。
代表作有:《會計報表結構分析》(主編,經濟管理出版社, 1994 )、《貨幣商品經營論》(專著,經濟管理出版社, 1995 )、《財務分析》(主編,高教出版社, 2003 )、《競爭的基礎:制度選擇》(專著,中國發展出版社, 20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