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地點:2012年3月30-31日 深圳 2012年4月14-15日 福州 培訓費用:3200元/人(含培訓費、資料費、午餐及上下午茶點等) 課程背景: 無論采用什么樣的產品開發生命周期模型,設計控制原理都是通用的。反之設計控制原理的掌握和使用是產品研制的基本功,沒有很好地建立設計控制,任何產品開發生命周期模型都不會成功。 評審是產品開發中日常大量發生的活動。評審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開發的效率和質量。資料統計表明評審發現的缺陷數量是測試的2-4倍,評審的投資回報率高達10:1。 您是否有這樣的困惑: —盡管建立了IS09001體系,但產品開發質量卻依然問題多多? —盡管建立了集成產品開發流程(IPD),但卻很難推行,流于形式? —盡管收集了許多研發管理方面的表單模板,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如何應用更感困惑? —盡管學習了許多業界“最佳實踐”,受到一些啟發,但就是覺得本公司不能套用。 那么形成“最佳實踐”的背后有方法嗎,是否存在一個根本性通用的方法論能夠知道形成我們自己的“最佳實踐”? 本課程將回答上述問題,闡述一個非常簡單、極為有效卻鮮有人深刻理解的設計控制原理。 本課程的上篇從計劃、設計輸入、設計輸出、技術解決方案、驗證、確認、變更控制、設計轉換9個環節詳細闡述設計控制原理,每個環節的關鍵控制要素。本課程的下篇是評審專題,從評審的流程與角色、分層評審管理責任制、評審的管理、評審文化、IT支持、溝通等方面總結出了高效評審方法論,其關注焦點是要能充分發揮團隊的智慧,這對于提高研發團隊的效率和質量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培訓特色: ★揭示本質:復雜的現象的背后往往是隱藏著簡單的本質。本課程所揭示的設計控制原理非常簡單卻極為有效。 ★實戰性:講師具有豐富的研發管理實戰經驗,課程中大量案例來源于實戰,富有啟發性。 ★可操作性:課程邏輯性強,條縷分明。例如,對設計控制9個環節的控制要素都有詳細解說,總結出的高效評審十大錦囊,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使學員很容易掌握。 ★適應面寬:本課程所闡述的方法論適用于任何產品研制而無專業限制,對公司使用的產品開發生命周期模型也沒有限制,是帶有基礎性方法論的課程。 課程大綱 : 第一天: 設計控制原理 1.設計控制的價值 從某公司復查發現的問題說起 有關設計控制標準和法規要求 產品開發生命周期與V模型 設計控制的基本組件及其相互關系 設計控制閉環的應用范圍 設計控制與文檔分類 2.設計開發的策劃 設計開發策劃的特點 策劃要包括哪些內容 何時進行策劃 策劃的層次 設計開發策劃的步驟 設計開發策劃實例 3.設計輸入 什么是設計輸入 原始需求與設計輸入的區別(討論:貴公司的設計輸入文檔有哪些名稱?) 設計輸入在產品開發中的作用 設計輸入的層次性 一個好的設計輸入應具備的特征 設計輸入的類型和來源 設計輸入的控制要求 4.技術解決方案 什么是技術解決方案 技術解決方案與設計輸入、設計輸出的關系 技術解決方案的層次性 技術方案中的架構性決策 總體設計方案舉例 5.設計輸出 什么是設計輸出 設計輸出的層次性 一個好的設計輸出應具備的特征 法規對設計輸出的影響 設計輸出的控制要求 6.驗證 什么是驗證? 驗證的方式有哪些? 驗證的層次性 驗證的控制要求 7.確認 產品確認與驗證的關系 逐步多次的產品確認時機 產品確認的控制要求 確認方案舉例 確認報告舉例 8.設計轉換 可制造性、可裝配需求的提出 可制造性、可裝配性需求的跟蹤驗證 工藝設計 設計轉換樣機制作 試產 9.更改的控制 設計更改的控制 工程更改的控制 工藝更改的控制 10.現場演練 分組復查問題溯源分析 11.設計控制原理在集成產品開發中的應用 SGP+DC/CE模型概述 SGP(階段門流程)的核心思想 DC閉環 SGP+DC/CE的并行表達方式 六階段研發流程框架 集成產品開發中的幾個主要關系 程控設備開發中的風險管理 第二天:高效評審的方法 12.評審低效的種種表現 有關評審必要性的種種疑慮 評審的目的含混不清 單純技術觀點的誤區 評審面臨的文化問題 13.高效評審為什么如此重要 從公司復查問題的說起 我們從復查結果中看到什么? 缺陷糾正放大律 評審VS質量成本 14.高效評審好處 評審成熟度 等級2到等級3的改進效果示例 從設計控制看評審的重要性 質量管理體系對評審的要求 有關評審收益的報告 評審與流程建設的關系 各個角色的評審收益 評審系統的五個組件 15.評審管理的關鍵成功因素 將評審納入計劃 聚焦于評審的目的和重點 管理時間和成本 培育健康的評審文化 培訓高效評審的技能 選擇合適的評審人員 培養評審意愿與責任心 定義并執行評審過程 過程資產的有效使用 管理評審過程 16.評審流程模式及其關鍵控制點 評審模式的多樣性如何選擇評審模式? 如何選擇評審團隊 理解評審通知的兩重性 如何進行評審的準入準備和審查? QA如何表現? 評審組長如何表現? 設計者如何表現? 評審專家如何表現? 記錄者如何表現? 評審與工作績效 缺陷的認定與解決 團隊管理機制的應用 批準、裁決與申述 決策評審的特點 技術評審的特點 同行評審的特點。 標準評審模式 其它評審模式 案例詳解:單板評審 17.評審分層管理責任制 三級評審分層管理責任制 評審分級管理的意義 評審決策與裁決機制 采用個人領導制還是團隊制 評審團隊的組成與職責 業務決策評審的特點 技術評審的特點 同級評審的特點 18.評審的技術支持工具 查檢表 評審通知 預審意見收集表 評審會議紀要 評審報告 缺陷跟蹤系統 某公司評審表單點評分析 培訓總結與研討 知識點回顧 講師介紹:汪禮兵 中國合格評定中心國家認可委員會技術專家,質量管理、研發管理、產品工程專家 資歷:華中科技大學工學碩士,清華大學EMBA,高級工程師。國家認可委員會質量管理體系技術專家,深圳市專家協會會員。20年以上的產品研發及研發管理經歷,參與或領導完成多項研發項目,曾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獎,第一獲獎者,主導研制國內首創的物料優選管理軟件獲得國家知識產權軟件證書。 經驗:曾就職于某知名高校、知名電子集團公司、醫療器械公司(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等,歷任助理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研發項目經理、產品經理、可靠性工程經理、集成產品開發流程優化總工、質量部總經理、咨詢公司總經理等職位。舉辦公開課數百場。無論是大型研發團隊(300人以上)、中型研發團隊(50到300人)還是小型研發團隊(50人以內),均有非常成功的咨詢案例。為幾十家咨詢客戶成功地建立起研發流程、新產品導入控制體系、物料優選管理體系、可靠性工程體系體系,享有良好的口碑。具有光機電算材料、標準與法規等寬廣的深厚知識,擁有極豐富的技術管理實戰經驗。 專長:研發管理、研發流程、產品工程、系統可靠性工程、系統安全性工程、協同計劃采購管理、物料優選管理、供應商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等。 咨詢項目:中國某重點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創維數字、研祥智能、海康威視、康佳集團、威勝儀表集團有限公司、航天科工、創維RGB、通合電子等。 培訓過的客戶:創維數字、航天恒星、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長城開發、唯冠、宏電、億利達、斯科泰、炬力、科源、固高科技、華為技術、中興通訊、Optel通訊、通創集團、飛通光電、 海康威視,世紀人、步步高、萬利達、宇龍信息、云海科技、國人通信、海能達、科立訊、金立手機、僑興電子、大顯科技、昂立電子、富士康集團、富士施樂、安耐網絡、實達網絡、TCL移動通信、冠日通訊、海格通信、京信通信、國騰通訊、邁普通信、中國某研究院、上海設備廠、威爾德電子、威勝儀表、海康威視、京柏設備、美的集團、海信集團、格力集團、奧克斯、海爾集團、三菱電機、卡舒科技、南京,南京消防器材、樂邦電子、欣瑞聯、春蘭集團、威創日新、志高空調、廣東松下空調、創維RGB、康佳集團、通合電子、青島海爾、瑞奇醫療、匯川科技、泰豪科技、泉峰集團、先控電源、聯合汽車、江蘇文光、南通君安、安徽康佳、江特集團等 學員反饋: 汪老師這個課上得太值了。原來也聽了許多研發管理課程、德魯克的質量管理課程,雖然有啟發,接受到許多新知識,但總覺得雜亂無章,難得要領,聽汪老師的課感覺一下子開竅了,對研發管理的思路一下清晰了。 ———某公司研發總監 原來也聽過IPD的課程,感覺很震撼,但就是企業用不起來,聽了汪老師的課,我一下明白了如何正確認識和靈活應用所學習的知識,不要跌入生搬硬套的“思想牢籠”的誤區。 ———某公司研發經理 我原來認為ISO9001質量體系對研發管理沒有什么用,現在突然明白,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體系,就看我們怎么理解和使用。 ——————某公司質量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