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時間:2012年5月18-19日 深圳 培訓費用:3600元/兩天 培訓方式:案例分享、實務分析、互動討論、項目模擬、培訓游戲 參加對象: 公司總體辦、市場部門、產品規劃部門、產品研發部門、市場研究部門等; 公司產品經理、營銷/產品體系主要管理人員
課程收益: 掌握企業實現市場導向的運作模式和要點; 學習先進企業在需求管理和產品路標規劃方面的經驗; 掌握制定、優化和監控產品線路標規劃的流程、方法和工具; 如何實現市場與產品規劃流程與公司其他管理流程的整合; 掌握制定、優化和監控業務計劃的流程、方法和工具; 通過案例和模板掌握在產品規劃過程中的文檔撰寫;
課程背景: 產品規劃過程中缺乏系統的分析工具; 產品的技術驅動特點產生了以產品為特征與以客戶為特征的細分市場的矛盾,如何解決; 產品基于公司的老產品進行升級、改型,沒有考慮競爭對手的產品動態發布和市場環境的變化情況,對于技術的前瞻性與市場時機的契合點無法規劃; 產品規劃過程中的需求、方案的顆粒度無法掌握,到底應該提供什么樣的規劃文檔給協作單位或部門; 在產品規劃過程中存在大量的跨部門和單位的溝通協調工作如何高效開展;
培訓特色: 系統化理論指導――課程內容采用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方法論,結合中國企業自主創新的最佳實踐,總結提煉出適合中國本土企業的產品管理制度。 豐富案例分析互動――通過對案例分析方式加深學員理解。 結合實際演練――通過對實際項目進行角色演練、研討等方式提高轉化能力。 講師的專業性――產品管理方面的專家,有豐富的產品開發、研發業務管理、市場銷售管理及企業研發管理咨詢經驗。
講師資歷:張怡林:資深講師,資深顧問 ·國內著名產品管理專家 ·原深圳華印、億陽信通安全總經理 ·中國產品管理協會評為“中國產品管理十大金牌講師”之一 ·國內“需求管理”、“產品經理”、“產品創新”課程的首創者 專業背景:澳門大學EMBA。具備20年產品研發、市場管理、高層管理、產品管理培訓/咨詢實踐經驗。從事過產品開發、生產、營銷、公司綜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曾經在外企、多家上市公司中擔任總經理職務。在消費電子、金融電子化、信息安全、通信行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與埃森哲、TELELOGIC等著名公司進行過多個管理咨詢項目的合作。 培訓背景:國內講授產品管理的十大金牌講師之一。客戶包括方正集團、康佳、聯想、海信、美的、用友軟件、邁瑞、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宇龍通信,等等。曾為百家企業提供過培訓服務。
課程大綱: 1、產品規劃的基本概念和框架 1.1進行有效產品管理的外界條件 1.1.1案例分析:IBM的研發管理 1.1.2企業文化 1.1.3組織流程 1.1.4市場能力 1.2產品管理的子流程組合與關聯 1.2.1需求管理 1.2.2產品規劃管理 1.2.3產品開發管理 1.2.4銷售管理 1.2.5基礎支撐流程 1.3創意--需求--產品的全過程 1.3.1探索性階段 1.3.2描述性階段 1.3.3結論性階段 1.4不同驅動模式下的產品規劃 1.4.1用戶驅動下的網管案例 1.4.2競爭驅動下的網絡安全設備案例 1.4.3技術驅動下的點鈔機案例 1.5業界公司在產品規劃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5.1銅錢法則測試 1.5.2問題分析 1.6產品規劃的主要方法工具 1.7產品規劃中的假設與修正 1.8產品規劃的源泉(721) 1.9交付件 1.9.1產品候選概念 1.9.2市場評估報告 1.9.3產品路標規劃書 1.9.4產品業務計劃書
2、產品規劃的源泉:需求管理 2.1需求管理的難點與解決 2.1.1隱性流程 2.1.2迭代流程 2.1.3多進程并發流程 2.1.4輔助流程 2.1.5監督流程 2.2需求管理的階段流程 2.2.1案例分析 2.3市場需求的定義 2.4需求采集階段 2.4.1需求采集階段概要 2.4.1.1該階段的目標 2.4.1.2術語定義 2.4.2需求管理的階段流程 2.4.3采集內容 2.4.3.1需求采集的視角 2.4.3.1.1用戶價值 2.4.3.1.2產品價值 2.4.3.2如何規范采集內容 2.4.3.2.1客戶滿意度及競爭比對($APPEALS模板) 2.4.3.2.2如何制訂調查報告 2.4.3.2.3單項需求模板 2.4.3.3演練:單項需求模板的運用 2.4.4采集渠道 2.4.4.1信息來源 2.4.4.2直接采集活動的十個種類與特征 2.4.4.3采集渠道管理要點:時間驅動與事件驅動 2.4.4.4案例分析:需求探針 2.4.5如何通過計劃來規范后續的活動 2.4.5.1案例分析:用戶大會 2.4.6采集中的基本方法 2.4.6.1.1傾聽技巧 2.4.6.1.2如何運用十問引導客戶 2.4.6.2案例分析:用戶訪談 2.4.7采集后的輸出交付要求 2.4.8高質量需求標準
3、需求評審階段 3.1需求評審階段概要 3.2講解與演練 3.2.1.1如何用KJ工具分析用戶需求后面的需要和欲望 3.2.1.2如何用AHP工具得到產品功能權重 3.2.1.3如何用KANNO/MASLOW工具識別產品的賣點 3.2.1.4如何應用$APP工具獲取產品的機會并定義競爭基準
4、產品戰略與路標規劃方法與實踐 4.1了解市場環境--市場掃描階段 4.1.1市場掃描階段概要 4.1.2案例分析:市場評估 4.1.2.1環境分析 4.1.2.1.1宏觀環境的機會/威脅分析 4.1.2.1.2以價值觀念分析用戶環境 4.1.2.1.3用波特五力分析競爭環境 4.1.2.1.4分析輸出:市場地圖 4.1.2.2公司產品市場表現評估 4.1.2.2.1戰略一致性分析 4.1.2.2.2公司市場獲得能力 4.1.2.2.3公司技術能力 4.1.2.2.4分析輸出:公司產品市場表現評估 4.1.2.3SWOT分析 4.1.2.3.1針對公司的SWOT要素分析 4.1.2.3.2針對競爭者的SWOT要素分析 4.1.2.4綜合分析 4.1.2.4.1用波特五力的戰略聯盟分析 4.1.3綜合分析后的輸出:市場評估報告 4.2尋找市場機會點 4.2.1市場掃描階段概要 4.2.2結合模板的講解與演練:市場細分的描述 4.2.2.1細分市場描述的要點 4.2.2.1.1細分市場名稱 4.2.2.1.2細分市場容量和增長率 4.2.2.1.3細分市場關鍵的購買者 4.2.2.1.4細分市場的業務模式 4.2.2.1.5細分市場的$APPEALS(客戶需求) 4.2.2.1.6細分市場中現有的產品包 4.2.2.1.7細分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及其市場份額 4.2.3案例分析:市場細分的價值圖 4.2.3.1按照5WS尋找市場的不同細分模式 4.2.3.1.1從趨勢戰略角度的細分 4.2.3.1.2從產品價值角度的細分 4.2.3.1.3從客戶價值角度的細分 4.2.3.1.4從競爭差異化角度的細分 4.2.3.1.5從市場獲得性角度的細分 4.2.3.2對細分市場進行篩選 4.2.3.2.1篩選的要素 4.2.3.2.2篩選的步驟 4.2.3.3該部分內容在產品規劃文檔中的體現 4.2.4結合模板的講解與演練:市場細分的描述 4.3能否把握該機會--組合分析階段 4.3.1組合分析階段概要 4.3.2市場吸引力評估 4.3.2.1戰略吻合度角度的分析 4.3.2.2財務角度的分析 4.3.2.3客戶價值角度的分析 4.3.2.4競爭力角度的分析(可獲得性) 4.3.3組合分析 4.3.3.1確定細分市場目標 4.3.3.2技術生命周期分析 4.3.3.3細分市場利潤模型 4.3.3.4細分市場的產品組合 4.3.3.5細分市場的考核模型 4.3.4輸出:細分市場矩陣圖 4.3.5演練:細分市場的SWOT分析
5、產品路標規劃及計劃輸出 5.1該階段概要 5.2結合模板的講解與演練:《業務計劃》撰寫 5.2.1產品戰略目標描述 5.2.1.1標新立異-先進性、差異化 5.2.1.2低成本-高效運作領先 5.2.1.3目標聚集-客戶化、定制化 5.2.2明確業務計劃各要素 5.2.2.1產品包 5.2.2.2銷售渠道 5.2.2.3訂單履行 5.2.2.4定價/條款 5.2.2.5支持 5.2.2.6綜合營銷宣傳 5.2.3演練:制定選定細分市場的業務戰略及計劃 5.2.4確定產品規劃中版本時序排列 5.2.4.1產品推出時機的宏觀預測 5.2.4.2產品更新/升級的微觀調整 5.2.5細分市場的用戶價值定位 5.2.5.1從理性購買因素得到的價值定位 5.2.5.2從感性購買因素得到的價值定位 5.2.6細分市場的產品價值定位 5.2.6.1從用戶價值到產品價值的轉化QFD 5.2.6.2從競爭角度建立的產品差異化價值定位APP 5.2.6.3輸出:以QFD展示產品路標規劃中的產品候選概念 5.2.7風險描述 5.2.7.1市場風險 5.2.7.2技術風險 5.2.7.3財務風險 5.3輸出:初始的產品包業務計劃書 5.3.1概述 5.3.2市場理解 5.3.3整個產品包/解決方案的策略 5.3.4產品包概覽 5.3.5財務評估 5.3.6項目進度及資源 5.3.7風險評估和管理 5.3.8建議和替代方案
6、資源平衡 6.1從公司級角度考慮跨產品線項目 6.2通過管道管理優化項目優先級排序 6.3根據可獲得的資源約束條件,對項目進行篩選
7、產品規劃的市場迭代調整 7.1迭代的周期 7.2迭代的方法工具 7.3迭代后的輸出
8、課程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