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供應商品質管理(SQM)的內涵 ·新時期品質的定義、本質,理解SQM;
·SQE、人員的意識、認知與態度,行為、習慣與行動;
·SQM戰略,品管核心主線、工作原則;
·供應商管理的內容、目的,供應鏈體系;
·品質的成本與安全管理,業界的現狀與未來趨勢;
·對客戶的立場,滿足客戶與品質管理的關系,客戶的滿意、忠誠和依賴度; 第二講:供應商的選擇、評估與開發 ·識別潛在供應商,方法、手段,合格登錄,5R;
·站在采購視角的供應商管理系統,在公司總體流程中的定位;
·合格供應商認證的流程,體系認證,國際標準;
·防范貿易、合作風險,質量風險預防,評價指標、措施、質量控制手段;
·項目管理和新產品導入流程; 第三講:采購過程品質管理 ·品質協議、采購合約,承諾、責任,處置方式;
·三種樣板管理,簽板、首件認可、確認;
·APQP、新產品跟蹤管理,產品技術指標、圖紙、文件、零件規格書;
·生產批準程序,生產能力的驗證,批量生產的過程控制要求;
·產品認證、認可,安全認證、型式檢驗、客戶檢驗、第三方檢驗;
·品質標準,ECN與工藝改良,防錯管理,POKA-YOKE技術;
·外協作、外包方品質管理;
·成本、價格,高品質物料對企業整體品質成本和利潤的影響;
·降低供應商成本與降低物料進價的同步實施戰略; 第四講:SQE、SQM與質量檢驗 ·供應商質量檢驗,送貨、驗收、接納、退貨、返補;
·判定標準,AQL、AC、RE、C=0;
·源頭檢驗,階段控制,IQC、IPQC、QC、TQC、FQC、QA、OQC、碼頭檢驗;
·正常檢查、加嚴檢查和放寬檢查,寬嚴程度;
·供貨異常控制手段,讓步、特采、挑選、加工、不合格;
·標準化、作業指導書,日常生產過程的監控,預防管理;
·日常質量改進活動報告,CAR、8D;
·緊急質量事故處理,快速反應; 第五講:供應商績效考核 ·供應商的日常管理,策劃、目標、控制、跟進、改善;
·KPI、指標系統解析;
·供應商記分卡,每日、批次的評價,每周、月與年度考核;
·供應商分級和再分級管理,考核結果處理;
·建立有效輔導機制,提升執行力,給出解決方案; 第六講:供應商關系管理 ·三三制、管理制衡、危機意識、自主管理,不同級別關系管理;
·SQM工作技巧,策劃、培訓、導入、督促、控制、改善,PDCA;
·有效處理質量、交期和服務水平之間的矛盾;
·供應商人際關系管理,供應工作協調會議;
·中斷處理、業務持續性計劃,供應鏈處理原則,解決多方矛盾和糾紛;
·戰略合作與長期合作伙伴關系;
·運用風險限定手段與分級技巧來管理基礎差的供應商; 第七講:供應商審核、現場質量評估 ·訪問、視察、蹲點、審核、現場評估;
·檢查表、審核基準、審核工具;
·質量審核的涉及面,質量、環境、安全、社會責任、人力資源、培訓、流動率
·快速響應、信賴管理,品質保證措施,過程能力管理;
·供應商的QMS文件,完整與有效性,保持與改進;
·供應商的供應商管理,物料質量控制,現場管理,產品和過程控制 第八講:供應商品質管理(SQM)常用管理工具 ·時間管理、計劃法、甘特圖、頭腦風暴法、流程圖、因果矩陣、FMEA
·流程、程序、規范化、標準化、效率化;
·新老QC七大手法、QCC、5Why、8D、spc;
·設備、機器、量具、工具、夾具與治具管理,TPM與TQM; 第九講:供應商品質管理(SQM)、團隊合作與效率管理 ·SQE的角色定位,供應商品質聯絡、管理、分析、指導;
·組織架構對供應商管理的影響,垂直模式、跨部門小組、外包模式;
·供應商質量管理人員的職位與企業的組織關系分析;
·SQE和其他人員的職能分析,工作配合關系;
·品管溝通技法、激勵措施、交流與合作 ;
·SQE績效考核,指標和目標,供應商業績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