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標】
掌握會計和稅法的差異,在合理合法會計核算的基礎上按照稅法的規定進行納稅調整和協調,使企業在兩方面達到完美的統一,避免因此而造成的納稅風險和納稅損失。
【適合對象】財務總監、財務經理、會計主任、財務人員、辦稅人員等
【授課形式】分組授課、互動交流、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趣味問答
【授課時間】1天(7小時)
【學員人數】25人以內
【課程內容】
一、存貨的會計與稅務協調
1、領用原材料的核算
2、盤虧和毀損的處理
3、存貨跌價準備的處理
4、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5、消費稅的處理
6、進項稅額的抵扣時間
二、固定資產的會計與稅務協調
1、固定資產的認定標準
2、折舊范圍的確定
3、折舊方法的選擇
4、折舊年限的規定
5、折舊殘值率的規定
6、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
7、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的處置
三、無形資產的會計與稅務協調
1、資產價值的確定
2、商譽的確定
3、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的處理/攤銷的規定
4、資產價值的確定
四、流動負債的會計與稅務協調
1、工資的核算
2、福利費的核算
3、其他工資性費用
4、應付款的稅務與會計差異協調
六、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1、接受捐贈的資產
2、資本公積/盈余公積與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
七、收入的會計與稅務協調
1、收入的確定
2、銷售折讓的抵減
3、技術轉讓收入的處理
4、跨年度工程勞務收入的處理
5、視同銷售收入的情況
八、各項費用支出的會計與稅務協調
1、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的協調
2、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的協調
3、債務重組的差異與協調
4、企業股權變動的會計與稅務差異協調
5、會計與稅務協調的基本方法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