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在繁重的生產任務面前,我們都面臨這樣一個思考,我們到底是不是設備的主人呢?如果是的話我們又是怎么樣駕馭設備,使得設備的總效率提高,降低設備停臺呢?
【課程目的】
1. 系統學習TPM的主要內容和推廣的實務方法,掌握TPM活動的思想精髓。通過全體員工的參與進而提高員工的設備維護意識與技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最終實現提高設備總效率的目的。 2. 了解TPM活動給企業帶來哪些具體益處,如維修保養費用的下降、故障停機時間的減少、生產效率的提升、企業體質的明顯改善與競爭力的提升等。 3. 詳細學習企業如何成功地導入TPM的具體方法,如每個活動的具體步驟、方法和關鍵點,從而統一認識,掌握方法,少走彎路,促進TPM活動的順利開展。
【課程收獲】
1. 熟悉TPM的內涵,明確TPM的目標,了解TPM的八大支柱; 2. 理解零故障的思想,熟悉實現零故障的主要方法; 3. 掌握改善設備管理的四大手段; 4. 掌握故障分析基本方法,了解PM分析的步驟; 5. OEE的計算和如何改善OEE; 6. 掌握改善的基本步驟與實現自主保養的七大步驟等。
【培訓對象】 總經理、運營副總、運作經理、精益生產經理、設備經理、工程經理,生產經理等相關各部門經理、主管、設備維護人員和所有有興趣的人員。
【培訓時間】6H
【課程大綱】
第一部份.TPM概論
1.TPM的定義與重要性
2.TPM的發展史
3.設備的故障的分類及損失結構
4.設備的可靠度與故障對策
第二部份.TPM的目標與制定
1.TPM的宗旨與目標
2.TPM的目標與制定
3.TPM達成的效果---消除生產活動中的16大損失
4.TPM的目標達成方式
5.TPM的主要內容
6.TPM的主要手段---OEE
7.設備綜合效率的8大浪費和設備綜合效率的關系
8.開展TPM之8大支柱
9.開展TPM應有的基本觀念
第三部份.TPM實施的基本步驟
1.TPM導入期的基本方法
2.TPM導入初期的基本方法
3.TPM導入活動期的基本方法
4.TPM導入成熟期的基本方法
5.TPM、5S與QCC的連結實施法
第四部份.設備總點檢
1.設備總點檢的意義與重要性
2.總點檢的實施方法
3.設備部位、零組件的檢查要點
4.保修制度的基本工作內涵
第五部份.自主養護的實施
1.自主養護的七大步驟
2.設備的整理整頓與目視/感官管理
3.自主養護成功的十二點
第六部份.TMP與安全
1.TPM與安全關系
2.警報裝置與安全裝置的安全
3.點檢和設備的安全
4.保養作業的安全及其重點
5.非常態下作業的安全
6.如何保障「作業」的安全
第七部份.標準化
1.標準化的意義
2.標準化的范圍
3.標準化的目的
4.作業標準書的要件
5.寫作業標準書的注意事項
6.標準改訂時機
第八部份.向零故障邁進
1.實現零故障的對策
2.向零故障的目標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