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俊,中信出版社副總編輯
小中信從2015年3月開始籌備,10月正式成立至今已經走過半年多的時間。那么這籌備的一年和正式開展業務的半年小中信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歷程,我將在此文與同業朋友分享我們的一點淺顯的得失。
小中信在籌備之初只有經管分社的我和如今的副主編張昭兩名成員,正式成立時僅有6~7名成員。2016年年初,我撰寫的《小中信事業合伙人召集令》承蒙行業內各方朋友的支持與分享,招聘到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少兒出版的得力干將。在這個召集令里我許下愿望期待2016年小中信童書新品完成2億的凈調撥碼洋(發貨-退貨之后的凈發貨)。
誰料小中信團隊4個月內做了8000萬出來,凈調撥率超過90%,各大網站童書新書榜的前20名,我們也成為常客。當我看到這個報表的時候非常驚訝,當然相對于他們全力以赴地付出來說也算不得有多夸張。而小中信團隊在2015年年底的時候也就10多個人,到目前為止我們有9位策劃人,3名營銷人員,2位文字編輯,4位銷售,3位美編,兩位主編,加上我,一共24人。以上便是小中信2016年Q1的基本報告。
我們推測,到6月底第二季度結束之前,凈調撥總量超過1。2億已經毫無懸念。小中信以及中信全部的童書業務全年凈調撥有望企高3億,而2015年這個數字僅為4000萬左右,3億的新品規模在全國童書市場中足以位列五強。這個成長速度,甚至可以用閃電擴張(Blitzscaling)來形容。
死磕出版業務
在小中信的整體戰略格局中,少兒出版業務是其中最基本的業務。我們專注在新技術、新界面、新體驗閱讀產品的引進和研發方面持續進步,在精品繪本、動漫IP、酷玩科普、創意認知、藝術啟蒙和經典文學等領域均完成嚴謹的資源布局和產品研發與內容運營體系。
《小兔子朱迪的大夢想》
《科學跑出來》AR科普系列整體銷售已經超過50萬冊,《瘋狂動物城》系列銷量已經超過110萬冊。《開心的日常生活歷險記》超過30萬冊,創意認知《小熊很忙》和《FUN&FANCY創意大師洞洞翻翻啟蒙紙板書》系列圖書的整體印量也超過80萬冊,《遇見美好精品繪本:第一集》總銷量也超過30萬冊,《DADA全球藝術啟蒙系列第一集:藝術大師》總體印量也超過10萬冊。4條核心產品線,6大矩陣全線發力,已經逐步形成了小中信自己獨特的產品邏輯和全新維度的產品生態。
一組組數據呈現出來的運營狀況,背后永遠是商業的邏輯與對市場認知和決策之后的結果。我們對中產消費崛起和二胎紅利以及少兒閱讀類教育市場的整體判斷是我們果斷下場的商業邏輯。我們對細分市場的格局判斷和數據分析,以及對用戶消費訴求的觀察與理解,讓我們選擇了這樣的產品生態。雖然前路依舊艱難險阻,但是我們篤定了的事就會義無反顧地死磕到底。
布局全新商業生態
小中信在2016年第一季度一口氣拿下安徒生獎50周年國際插畫展和安徒生魔法樂園展,這兩個重量級的展覽IP,2016年將陸續在大陸舉辦至少10展的線下落地展覽。與中信內容創意平臺中的中信美術館業務既保持同一維度,又在少兒人群有著較為鮮明的垂直細分。
安徒生魔法樂園展,將于2016年6月24日在世紀壇舉辦為期近3個月的展出。小中信除了在安徒生核心展覽之外,還在愛因斯坦以及迪士尼等頂級IP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策展版權儲備,未來5年內將在全國不同城市展開數百站基于少兒文化服務市場的文化與創意展覽。
少兒特展市場是小中信在青少年文化服務領域進入的全新市場,我們將以打造精品圖書的匠人精神打造出一場場深受小朋友和家長歡迎的特展產品,讓藝術和創意走進生活。
除此之外,小中信將在2016年打造屬于自己的新媒體商業生態,構建以影響力變現的自商業生態系統,一改內容產業對渠道過度依賴的弊端,同時也為中國更多優質少兒文化服務提供更好的內容價值兌現平臺。逐步構建一個以內容生產、分享和服務為入口,運營以兒童知識服務電商、社群電商、線下親子閱讀空間、O2O+兒童消費信托為一體的全新商業體系。
不閃電擴張,就是選擇等死
我曾經多次用手機行業的發展打比方,小中信做童書的時間節點已經錯過了小米的最佳窗口期,基本等同于錘子和華為的入場時間,但是我們所期望的既不是成為小米,也不是成為錘子。但是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如果我們不以超常規的速度成長,就一定還會是那個隔靴搔癢的旁觀者,我們要成為童書領域的絕對玩家,就必須閃電擴張。
閃電擴張的前提是,我們必須創造出一條不同于以往任何童書企業的經營邏輯與效率范式。現在看起來我們基本上已經通過閃電擴張,讓小中信這個初創品牌獲得了巨大影響力,并引領整個中信出版集團的兒童出版業務走上真正的健康發展之路。雖然兒童出版業務很難存在指數級增長的可能性,但是閃電擴張在商業能力有較大缺陷的兒童出版業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在經歷過黃金十年的兒童出版業,競爭已經相當激烈,在優質資源瓜分殆盡和一個眾聲喧嘩的出版環境里,我們既然決定要布局童書領域,就必須行動更快,而且一旦起步就必須押上全部籌碼,不然等待我們的只有兩個結果,要么決勝千里,要么潰不成軍。這個時間節點的循序漸進策略,對我們來說就是判死刑。因為如果不能迅速擁有一定的規模和體量,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將沒有價值,出版業雖然不是“老二非死不可”的行業,但是如果我們不能迅速崛起成為第一陣營的競爭者,就不如不要參與競爭。在目前的競爭圖景里,我們不得不采用閃電擴張的卡位策略。因為我們打開的局面馬上就要面臨低端市場的模仿和成熟市場的資源傾軋,如果不快,一定會在這種兩段的擠壓中讓我們的優勢喪失殆盡。
轉型與創業就像跳下懸崖組裝飛機
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小中信團隊來源于商業和財經團隊,做兒童出版是全新的轉型和創業。業界一面驚詫也一面等著看我們玩砸了的笑話,很多人不屑,很多人支持,但是無論別人怎么看,我們都要盡最大努力完成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一直以來,童書領域雖然競爭激烈,但也不急不躁,資源格局和人才分布也都已經幾分天下,自成一局,即使是專業人士可能對打破競爭格局都毫無把握,就更不必說一個外行團隊。從商業出版到少兒出版的轉型,對我和我的團隊來講的確是一次全新的創業之路。到今天為止,我自以為的優勢反而正是不專業和專注。
所謂的不專業不是我們在出版方面的不專業,而是這個兒童這個垂直市場我們沒有成熟企業的成見與顧慮,比如我們策劃的《科學跑出來》這樣的AR技術與科普相結合的書,在很多出版社都有失敗的案例,我們在征訂階段才知道這樣的事實,但是也正是因為這種莽撞和無知,我們不僅僅沒有在別人失敗的項目上步后塵,反而我們利用這套《科學跑出來》的第一季拿下了超過3500萬的市場份額,加上后續的出版計劃,整套新體驗科普全年至少可以拿下5000萬以上的市場份額。當然,這個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我們一直在解決各式各樣從來沒遇到過的問題,因為我們一直處在一個自我認知的黑洞里,這個黑洞屏蔽了一些成見,也屏蔽了很多風險提示,我們必須在承受風險的基礎上才能享受到創新紅利。
我們全面舍棄掉了過去得心應手的商業出版,就像縱身一躍跳下了懸崖,在飛速下墜的過程中需要用現有的團隊組裝飛機,以保證我們在落地摔死之前能夠重新飛升。如果不能在做正確的決策和執行,那么我們會隨時出局。這樣的階段,我們必須專注,以保證我們不能做錯決策,否則就會死得很慘。
過去我們是自由飛翔慣了的機組成員,如今如何在手忙腳亂地在奮力以保不死,這就是小中信每天所需要做的事,所以我們不得不更加專注。因為排名靠前的成熟競爭對手,大多數都是綜合性的少兒出版商,他們很難做到像我們現在這樣專注、高效地在一些細小的垂直市場里耕耘,而一些同樣專注于垂直市場的小公司,卻因為目標不夠堅定而錯失良機,所以我們的確在專注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商業回報。
隨著規模不斷擴大,專注是我們唯一重要的事。高速發展必然會來帶各方面的混亂和無序,而我們并不能同時解決所有問題,所以我們不得不放棄一些不影響摔死的項目,做出艱難的取舍與抉擇。我們必須把高盈利的項目放在最先完成,以保證我們的財務狀況是健康的,這樣我們就不會在組裝飛機的過程中自然解體,并且爭取更多的時間來解決各方面出現的失調的問題。永遠在墜地之前,保證我們可以繼續續航。這也是一個創業公司每天必須面臨的問題。
我們不是天生的生意人,也不是天生的加班狂,更不是毫無誠意的出版人,我們只是想要在這個領域里求得一個體面的生存,而不是毫無價值的茍延饞喘,我們認為這樣的付出,也才對得起我們當初的選擇。而這個過程中我們遇到的種種窘境,就是我作為小中信CEO所要經歷的,就是那些每天都讓我想躲起來或者干脆想要去死的時刻。征途是星辰大海,我們盡力,便不枉時代的召喚與在相同的愿景下相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