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導(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吳能全教授早在10年前提出的“五桶金理論”,指出中國社會和企業發展要用50年時間,以改革開放的八十年為開始,而且分為5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也就是所說的五桶金,這五桶金分別是:
1、第一桶金(20世紀80年—90年)
這個時間大多數老百姓還在為生存而掙扎,所以當機會一來,最先萌動、活躍,敢掘第一桶金的,他們膽子大,只要有錢賺就行,這一類人也可以說是具有企業家素質,有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他們做了調研,在這十年成長起來的企業家很多是屠夫,他們的膽子大,所以這些人構成了撈取第一桶金的主體,他們所創辦的企業在這個時間憑借著膽識和機會,取得成功,并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2、第二桶金(20世紀90年—00年)
經歷了第一桶金時代,大家都知道了這個規則,很多人的膽子都大起來了,所以這時候的企業光有膽子已經不行了。很多資源都掌握在政府或者權貴等少部分人手里,所以這個時間想發展就要善于利用權利和關系,所以這些企業個個做起了公關工作,這10年的時候,有關系的企業就起來了。
3、第三桶金(21世紀00年—10年)
隨著搞公關的浪潮出現,政府部門也看到了腐敗的嚴峻,于是開始反腐倡廉,一時間關系成本變得很高。于是,從這十年開始,靠關系就行不通了,這時大部分的企業就從內部管理找問題。第三桶金是靠管理,而管理主要是搞好分配問題(績效問題),股東之間、員工之間的利益分配(以實際貢獻分配),搞好了,企業的內部管理基本上就沒有問題了。這是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10年,能把握好分配管理的企業就成長了,賺錢了,例如:萬科、比亞迪、TCL、華為等企業就在這時候脫穎而出,而且也提前向第四桶金邁進了。
4、第四桶金(21世紀10年—20年)
第四桶金的時候,2010年至2020年的時候,科技競爭更加激烈,就不是單打獨斗能成功的,更加強調團隊的作用,靠知識管理,信息技術,分享和共享,老板和老板之間也要進行交流。我們準備組織商會,組成網絡。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聯合的力量就大了,這就是發展方向。實際上就是現在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力也是資本。
5、第五桶金(21世紀20年—30年)
第三檔管理出現在2020年到2030年,基本上就和香港、美國同步了。這時的管理就是文化管理,個人魅力、個人品質帶動一幫人,形成一種企業文化,就像GE的韋爾奇,靠文化、理念,有目的,有使命,有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