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難成為普遍現象,自主創業似乎成了大學生的出路之一,眾多媒體與學者鼓勵大學生創業。創業確實可以分流部分沒有畢業的大學生,創業也可以增加市場的活躍度,也會有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以及獲得成功!但筆者并不認同媒體與專家的鼓吹。
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在大學這段時期大學生應將重心放在學習上,提高閱讀量、加大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內在的修養,這是他們大學四年最主要的任務。很多人說創業以后也可以學習啊。沒錯,活到老學到老。但創業以后的精力是高度分散的,即使有學習的欲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這是很多人的體會。因此,大學生大學期間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而不是創業。
其次,創業是異常艱難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筆者并不是說創業艱難大學生應該放棄,而是說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對社會了解甚少、資源人脈短缺的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是及其低的。盡管有極少數的大學生能夠成功,但并不具有代表性。大學生畢業以后的首要任務是工作,獲得工作經驗,磨練意志,提高能力,積累人脈與資源,增加閱歷,加深對社會的理解,只有擁有這些能力創業的成功率才會有提高。
很多朋友會說創業也可以提高能力,也可以磨練意志等。沒錯,但在不具備這些能力的時候去創業,在創業中提高能力代價是巨大的。在付出巨大代價后,大學生的心靈受到的創傷可能是短時間內很難恢復的,這對其以后的生活與工作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也可能加劇其對社會的負面認識,降低其對生活的信心。
因此,筆者認為不應該鼓勵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弊是遠大于利的。經濟危機階段,大學生最現實的選擇就是找個工作(哪怕這個工作起點很低、條件極其艱苦、工資遠不能解決生活問題)腳踏實地的干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