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香港聯智興邦企業管理集團董事長姚予老師一席話,真是甚讀十年書!他談到:“商道就是人道,現代人太過精明,高呼打造雙贏的局面已經成為過去。而目前,在外經商不能太精,我就希望我的公司目前能傻一點。”做人如此,做企業亦如此。
俗話說:“傻人有傻富。”“傻文化中有傻智慧。”其實“傻”文化有三個要點:
1、傻文化最先強調傻思想,不要想著占人便宜,不要坑人;
2、傻行為,做事時要不貪不占不欺;
3、與人交往時,吃虧在前享樂在后,要先舍后得。姚老師認為,踐行“傻”文化,短期內可能會投入與收獲不成正比,但長期看,“傻子”們肯定會收獲頗豐。
為什么要推行“傻文化”呢?姚老師提到:在當今企業高呼“合作雙贏”的經濟形態下,人們的精明注定會導致人們逆向思維的擴張,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懷疑自己的合作伙伴口中所謂“雙贏”的分量究竟有多重。如果讓合作的伙伴感覺到我們是傻子,和我們的合作中他將獲得絕大多數的好處。這個時候,成就心理和僥幸心理促使他們認定我們的“傻”。潛意識下堅定成為我們忠實的合作伙伴。
難道我們就應該這樣無休止的“傻”下去嗎?其實不是這樣的。姚老師舉了這么一個例子:假如我們第一次往我們身后拋一千塊錢,后面會有一大批的人蹲下去撿。接著我們向前走幾步再往身后拋兩千塊錢,試問后面撿錢的人是否會逐步增多呢?隨著第三次,第四次錢的拋出,我們的身后將聚集成倍的跟隨者。因為他們都知道一點:跟在我們身后有錢撿。但是,當身后的聚集的人群達到一定數量,這個時候,我們的“傻”福也就隨之而來了。
可是,如何成就傻?
1、要“傻”到讓對方一眼發現我們的傻,當別人發現和你的合作中,他享有絕對利益,而我們卻毫無益處的時候,企業合作中的“傻文化”便成功了一半。
2、讓對手知道我們并沒發現自己的“傻”。因為只有傻子一樣的合作伙伴才能為他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利益,而無法計較自己的收益。
當做到如上幾點的時候,那真可謂“傻”到家了。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聰明的企業家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將自己在管理和經營方面的才能展現得淋漓盡致,更重要的要懂得適當的滔光隱晦,也就是姚老師在這里所說的裝“傻”。只有知進退,懂取舍的人才是真正得到最多的人。此所謂:企業要強,我們需“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