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廣商學院首席培訓講師譚小芳,預定譚老師安全生產管理培訓課程,請聯系13733187876)
先說個笑話。建國初期,一位師長的父親從農村來探親。每次開飯的時候,師長總是抓起電話,吩咐食堂送一些飯菜過來。臨走的時候師長問他要帶點什么,他指著電話說我要這個。
師長雖然有些不解,但還是把電話摘下來讓父親帶走了。老先生一回到家里就迫不及待地跟老伴得意地說,這下好了,我帶回個寶貝。這個寶貝只要抓起來對著它說幾聲,一會工夫就會有人大魚大肉地送來的!
這笑話是啟示不能只學表面文章,譚小芳老師從多年的咨詢和培訓的經驗得出——企業如果染了這個毛病,危害可不小。
在煤礦安全生產和質量標準化建設中,做表面文章的危害尤其大。我們所見到的就有低標準施工,高成本返工現象,白白地讓企業資金耗減;更有甚者是引發了事故,不僅造成財產損失,還有可能同時導致人員傷亡。這筆賬算下來輕則損失上萬,重則上百萬,企業資本嚴重縮水。其實,這樣的結果都是我們能直觀地感覺到、看得見、摸得著的。顯而易見,任何表面文章都可能直接或間接導致其中一種結果的產生。
就拿查“隱患”下指標來說,我們一些管理者下井查隱患走馬觀花,但記錄上倒寫得規規矩矩,而隱患到底在哪?或隱患到底有多嚴重?卻說不清道不明,更莫說隱患如何整改落實了。有領導說隱患整改落實要建立跟蹤制,這倒無可厚非,但仍然在“人”上還是存在問題。我們的管理者有做表面文章的,我們的監管者當然可能也存在。譚老師認為,追根溯源,那就是人的“素質”出了問題。有的人陳舊觀念根深蒂固,嘴上一套心里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實際工作中重生產,輕安全,輕質量標準化,甚至藐視科學發展,根本沒有樹立起安全就是效益,搞質量標準化就是為效益實現提供可靠保證的觀念,其表面文章的背后,就是執行力出了嚴重問題。
因此,我們必須堅決摒棄“表面文章”。譚小芳老師認為要從教育培訓入手,用行為規范促成觀念轉變,當行為規范成為習慣,觀念就會隨之轉變過來;要從制度入手,用制度的嚴密促成干部員工行為規范。白紙黑字的制度讓干部員工覺得誠信可靠,其權威遠勝于說教;要從監督入手,用“金字塔”式的閉環監督體系促成制度落實到位。所謂“金字塔”式閉環監督體系就是指上級監督下級,同級交叉監督,層層監督形成閉環,防止問題越到高層而被忽視和淡化;要從情感管理入手,用人本管理觀促成監督目的的最終實現。
總之,企業的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需要我們每一個員工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干老實活,千萬莫做表面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