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卸任的寶潔CEO雷富禮探討了身為首席執行長最重要的職責所在。 背景:長期擔任寶潔公司(Procter & Gamble Co.)首席執行長的雷富禮(AG Lafley)于7月1日卸任。上個月他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發表題為《只有CEO能做的事》(What Only the CEO Can Do)的文章,探討了身為首席執行長最重要的職責所在。《哈佛商業評論》5月號刊登的這篇文章深入揭示了一位在任首席執行長的內心世界。現在,它還清楚地顯示出雷富禮如何看待自己在這家消費品巨頭的任職經歷,并為后來人提供了經驗教訓,比如說預期將接替他的麥睿博(Robert McDonald)。 雷富禮早已是管理學教授們青睞的對象,他們稱贊他任職期間堪稱英明、專注、進步的領導人楷模。在寶潔遭遇市場份額大幅下滑和雷富禮所說的“信心危機”之后,他于2000年接手寶潔公司,并領導公司打了一場翻身仗。雷富禮從已故管理大師德魯克(Peter Drucker)的經驗和他自己在寶潔掌舵9年的經歷出發,列出了每位CEO最重要的四大責任: 1. 界定“有意義的外界” 雷富禮認為,CEO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充當與外界聯系的橋梁。他寫道,CEO可以自己確定哪些利益相關群體(消費者、零售商、供應商、投資者、雇員或股東)最重要,以及哪些結果意義最重大。 他寫道,人們總是根據自己所處的立場來衡量不同利益相關群體的重要性。CEO既對公司整體狀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也對外界負有責任。 對于雷富禮來說,這就意味著澄清了一點--客戶就是老板,于是制定了業績考核制度,將管理人員的薪資與消費者的行為掛鉤。 2. 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是做什么生意的,我們是不做什么生意的? 雷富禮建議CEO們在決定公司資源投入方向時重點考慮三個方面:一項業務在結構上具備何種吸引力,公司與競爭對手相比境況如何,以及這項業務是否在戰略上與公司核心實力相符。 這些原則促使雷富禮通過專注于旗下最受歡迎的產品、進行密切相關的收購(比如斥資570億美元收購吉列),擴展了寶潔的核心業務。他說,在他的任期里,他還組織出售了Crisco、Jif和Folgers等較不重要的業務和Comet和Noxzema等薄弱品牌。 雷富禮注意到,其他高管和管理人員感覺,建議關閉或出售自己的業務部門非常之難;出售資產可不像收購資產那么有趣,不過同樣重要。 3、在短期結果和長期目標之間達到平衡 雷富禮寫道,在短期收益和長期投資之間達到平衡,既是門科學也是門藝術,這是一個首席執行長所能作出的風險最高的選擇。 他建議,首席執行長們首先要確定實際可行的增長目標,要認識到增長速度快和增長速度慢的部門都各有其價值。他還建議,針對中期(3-5年)和長期(10-15年)目標構建靈活的預算,培養創新精神。 他還說,首席執行長官應該立足長遠,挖掘并培養人才,不僅讓他們解決問題,還要為他們提供機會。雷富禮說,我認識公司里頂尖的500人,對150個有擔任總裁或部門主管潛能的人,我還會親自參與他們的職業規劃;我擔任首席執行官期間做的任何其他事對寶潔未來長期的影響都不會比這個持久。 4、構建公司的價值觀和標準 雷富禮寫道,首席執行官最后一項工作是解讀公司的價值觀、設立標準。他說,在本世紀初剛剛接手寶潔時,在他努力改變員工只重內部的思維模式時,專注于寶潔信任和競爭力這些核心價值的做法幫了他的忙。 他寫道,以前信任意味著員工能依賴公司來提供終生工作,我們將其重新定義為消費者信任寶潔的品牌,投資者信任寶潔是項好的長期投資。 最后,雷富禮說,他為業績設定了新的標準──運營股東總回報,將員工的利益與寶潔股東的利益掛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