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溝通通常有如下五種方法:
1.關心員工
了解員工的性格、家庭環境、愛好、特點,甚至要關心他們的班后狀態。平時有空要多和他們聊天,發現員工有困難,要幫助他們去解決。
有一次,一位班長發現一位員工面露難色、欲言又止,就問他:“有什么事?是不是有什么困難?”
原來,這位員工的妻子病了,可是他們當時連看病的錢都沒有,內心非常焦急,也不知道該向誰借錢。
班長當時也沒帶錢在身上,可是他沒有就此作罷,而是找到幾位組長,每個人湊點錢讓員工請假先帶妻子去看病。員工對此非常感激。
從那以后,班長決定在班內設一個“慈善基金”,每年每人自愿捐獻一定數額的資金,班長帶頭捐獻最多,“慈善基金”的用途是組內每年無論誰個人或家庭發生疾病或意外,慈善基金就拿出一部分給予該名員工,數額雖然不是很大,但也體現了全班同事對他的關心。
2.循循善誘
管理人員需要為下屬把脈,掌握下屬性格、分析下屬心理,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工作分配、指導和監督。
對于負責任、有能力的人,只需要分配工作、進行榆查;教育一線員工不要講大道理,要實在;指導員工,要根據他的性格、技能和接受能力而調整方法。
3.剛柔并濟
管理要人性化,有時又要有一點強制性。比如,有的員工結婚后不想干了,就要對他做思想工作,請他留下來——因為公司會有他婚后致富的平臺、事業的舞臺;如果設備壞了,為了保證生產需要,責令相關人員在短時間內修好。強制性管理也要合情合理、不能太頻繁,否則會事倍功半。
4.完善渠道
生產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員工的個人情況、生活期望,動態把握員工狀態,考慮不同員工的不同特點,有效進行人員管理和工作安排。下表中表述的四種班組溝通渠道是班組長應該掌握的。
5.掌握技巧
生產管理者要善于說好話。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說出來對他人的影響力就不同,所以溝通技巧非常重要。下表中表述的溝通技巧是班組長經常要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