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力資源管理者,需要掌握生產管理的業務知識,才能成為各部門管理工作的業務伙伴,熟悉企業的業務流程知識,真正能支持其他部門的人力資源管理。
通過多年的積累,對生產管理與計劃控制在培訓中,總結以下幾點,供參考交流:
1、更加清晰制造系統的職能分工,計劃部承擔生管(產能分析、標準工時、訂單評審和主生產排程、工單管理與生產進度管控等)、物控(物料需求計劃、請購調度、控制及查核等)。
2、采購部是一個執行單位,買什么是由BOM決定,買多少由物料計劃決定,多少錢由財務審查決定,向誰買由供應商評審決定,何時到由物料計劃確定。供方評審由技術、品管、財務、生管、物控和采購參加。
3、讓步接收,由生管申請,銷售來確定,發料管控對計劃有利,配料管控,做到五定:定時,定量、定料、定崗和定位。
4、生產余量,主要來自正常損耗、料尾、制造不良和其他,大流程由生管管控,小流程由車間管控。
5、生管受理訂單時應掌握的條件。產能分析與產能負荷、接單統計與產能利用率、交期的確認、掌握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之庫存、掌握原物料的供應、確認必要的工裝治具、確認產品規格與工序和生產周期。
6、生產管理看板是生產控制的工具之一,比較分析生產目標與實際,統計異常工時,如產品換線、品質異常、設備故障、停機待料和人員離崗
7、生產班會是生產控制的工具之一,討論全天,安排明天和計劃后天,通過生產日報進行信息收集。
8、設備點檢和維修保養是生產控制的工具之一,點檢時機一是開工前,二是換線時,點檢可分為一級操作工點檢和二級班長點檢;保養時機,是生產后進行日保養、周保養和月保養。
9、物料控制請購時查核要點有:庫存量、在途量、指令占用量、安全存量和呆滯品可用量。
10、短期生產能力的調整。加班、二班制、三班制或增加設備;培訓員工熟練操作或或增加臨時工,動員間接員工生產;將利潤低或技術要求嚴的產品的外包。
綜合上述,通過培訓更加清楚了解生產管理與計劃控制可以借助管理工具實現,同時,要結合公司管理的實際情況,利用管理套路和工具來解決問題,提高整體管理效率。
作者:周正勇;經濟師,專欄作家,職業經理人。踐行企業管理領域,主攻人力資源研究,最新著作《職業培訓師修煉之道》和《員工培訓管理實操》,授權中國鐵道出版社在全國發行,旨在分享知識、傳承仁愛和啟迪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