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金融危機席卷到全球的每一個角落,任何一個國家和企業都無可避免的置身事外,獨善其身。
中國作為全球制造業基地,正在經受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前所未有的震蕩洗牌;正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三十年的改革開發、經濟發展,中國國力得到顯著改善,但隨之而來的制造成本,也已今非昔比,顯著提高,部分低端制造業向更低制造成本的地區和國家轉移,促使中國制造業的門檻不斷地提高,市場管理更加規范,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這個優勝劣汰的過程中,企業的倒閉潮正席卷著沿海制造業發達城市。企業為什么會倒閉?據統計顯示,企業倒閉主要有兩大因素: 一、持續虧損,被迫關門。 二、源于現金流危機,造成資金鏈斷裂,無法繼續經營;
面對危機企業該當機立斷采取以下措施:
一、成本控制 微利時代10%的成本下降可以帶來雙倍的利潤增長 1、建立成本預算管理及監控機制, 2、重點控制材料成本,包括材料采購價格、新材料的選用、各種材料損耗 3、制造費用的控制;水、電、煤,以及各種輔助物品的控制 4、嚴格控制各種人力成本之費用 5、縮減不必要的不增值的一切費用支出
二、提升效率,獲得竟爭優勢 在制造企業整個運作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效率低下現象,比如人浮于事,遇事互相推諉,辦事效率低、信息傳送與決策緩慢,產品質量差、生產效率低下、產品開發時時延緩,銷售失策、人員素質不高,管理制度與運作流程不健全、不完善等。 改善無止境,企業家和高層對此應給予高度的重視,該是煉內功的時候了,暴利時代已離我們遠去。
三、通過盤活或出售閑置固定資產協助渡過危機
四、保證有充足的現金流 1、確保應收帳款的回籠,防范應收賬款成為致命的呆賬,建立客戶信用與風險評估機制。 2、嚴格的成品與原材料庫存控制,做好市場預測與評審機制,減少庫存積壓資金。
企業偶然出現虧損不可怕,因為還有扭虧為盈的機會;但企業持續虧損,沒有解決之道,最終將面臨倒閉。正所謂危難之處顯身手,企業如何渡過危機?正是每一位企業家需要拿出勇氣與魄力的時候了。
(文章作者:陳景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