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企業離不開哲學,因為管理一個企業,需要管理思想,管理思想形成的背后要有基本的管理假設,而構成這些假設的往往就需要依靠哲學。似乎偉大企業背后總有偉大的管理思想,總離不開偉大的哲學,任正非在創立華為之后,也在正常的經營管理活動中借鑒、運用了各種哲學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哲學體系,而這些哲學思想或多或少都對華為的經營管理和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恰恰是因為這些哲學思想,讓華為變得更加獨一無二。
1.新老更替是企業發展的基本規律
我認為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公司或任何一個組織只要沒有新陳代謝生命就會停止。只要有生命的活動就一定會有矛盾,一定會有斗爭,也就一定會有痛苦。如果說我們顧全每位功臣的歷史,那么我們就會葬送我們公司的前途。如果我們公司要有前途,那么我們每個人就必須能夠舍棄小我。
——任正非
2.清晰的方向是從灰色中脫穎而出的
我們縱觀中國歷史上的變法,雖然對中國社會進步產生了不滅的影響,但大多沒有達到變革者的理想。我認為,面對他們所處的時代環境,他們的變革太激進、太僵化,沖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如果他們用較長時間來實踐,而不是太急迫、太全面,收效也許會好一些。其實就是缺少灰度。方向是堅定不移的,但并不是一條直線,也許是不斷左右浮動的曲線,在某些時段,還會畫一個圈,但是我們離得遠一些或粗略來看,它的方向仍是緊緊地指著前方。
——任正非
3.經常想一想該如何活下去
華為走到今天,在很多人眼里看來已經很大了、成功了。有人認為創業時期形成的“墊子文化”、奮斗文化已經不合適了,可以放松一些,可以按部就班,這是危險的。繁榮的背后,都充滿危機,這個危機不是繁榮本身必然的特性,而是處在繁榮包圍中的人的意識。艱苦奮斗必然帶來繁榮,繁榮后不再艱苦奮斗,必然丟失繁榮。“千古興亡多少事,不盡長江滾滾來”,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給了我們許多深刻的啟示。我們還必須長期堅持艱苦奮斗,否則就會走向消亡。當然,奮斗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艱苦奮斗,時刻保持危機感,面對成績保持清醒頭腦,不驕不躁。
——任正非
4.均衡是生產力最有效的形態
華為組織結構的不均衡,是低效率的運作結構。就像一個桶裝水多少取決于短的一塊木板一樣,不均衡的地方就是流程的瓶頸。
——任正非
5.靜水潛流是發展的最佳模式
對待媒體的態度,希望全體員工都要低調,因為我們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我們不需要公示社會。我們主要是對政府負責任,對企業的有效運行負責任。對政府的責任就是遵紀守法,我們去年交給國家的增值稅、所得稅是18個億,關稅是9個億,加起來一共是27個億。估計我們今年在稅收方面可能再增加百分之七八十,可能要給國家交到40多個億。我們已經對社會負責了。媒體有他們自己的運作規律,我們不要去參與,我們有的員工到網上的辯論,是幫公司的倒忙。
——任正非
6.企業需要保持開放和分享的姿態
我們要建立一種規則,這種規則是有利于所有人發展的,而不是利己的。如果我們建立狹隘的利己規則,遲早要滅亡。你看,成吉思汗垮了,他建立了一個利己的規則,走到哪兒就把那里燒殺一空,最后自己也完了。我們要建立一個規則,這個規則讓大家共贏發展。
——任正非
7.好的企業首先是一個自由王國
華為要用5至10年時間將內部關系合理地理順,使之充滿了擴張的力量。不是制約與限制它的發展,也不是縱容它的擴張。而是管而不死,活而不亂,依規律行事。各級干部在做實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增強駕馭流程與組織的管理能力,并在實踐中擁有不斷優化自己、批判自己的能力。任何一個人在新事物面前都是無知的,要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唯有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
——任正非
8.做得太完美,企業就會陷入困境
世界是在變化的,永遠沒有精致完美,根本不可能存在完美,追求完美就會陷入低端的事物主義,越做越糊涂,把事情僵化了。做得精致完美,就會變成小腳女人,怎么沖鋒打仗?以前我認為跳芭蕾的女孩是苗條的,其實卻是粗腿,很有力量的,腳很大的,是以大為美。華為為什么能夠超越西方公司,就是不追求完美,不追求精致。
——任正非
9.泡沫經濟時代,更要發展實體
工業是從低端走向高端的,如果低端都沒有了,天上怎么會掉下個林妹妹呢?還是要實實在在地做實體,滿足人們生活的物質欲望。虛擬經濟、銀行啊這些只是工具。不能把工具當成了目的。就像一朵玫瑰花,你隨便估高價,我也不會買。
——任正非
10.堅持把一件事做好,就是成功
中國現在又冒出來很多企業,其實也跟華為一樣,也是專心致志做一件事的。一個人一輩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經很不簡單了,為什么?中國13億人民,我們這幾個把豆腐磨好,磨成好豆腐,你那幾個企業好好去發豆芽,把豆芽做好,我們13億人每個人做好一件事,拼起來我們就是偉大祖國。
——任正非
11.不做曇花一現的英雄
由于10年臥薪嘗膽、艱苦奮斗的成功,面對國內外可能越來越多的善意的宣傳,我們是否會沾沾自喜,在我們隊伍中是否會滋生一些不良的淺薄的習氣?華為人的自豪是否會掛在臉上?憑什么自豪?華為人能否持續自豪?我們前進的道路是越來越寬廣,還是越來越困難?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我們越發展,競爭對手實力越強,競爭就越困難。我們要有長期在思想上艱苦奮斗的準備。持續不斷地與困難奮斗之后,會是一場迅猛的發展,這種迅猛的發展,會不會使我們的管理斷裂?會不會使意滿志得的華為人手忙腳亂,不能冷靜系統地處理重大問題,從而導致公司的滅亡?事實上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和使命,比以前我們重技術、重銷售的時代更加重大而艱難,要全面地建設和管理我們的事業的艱難度要遠遠大于以前的艱難度,這就要求我們干部要更快地成熟起來。
——任正非
作者:張正平;中國企業管理學會理事, 怡安翰威特高級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