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吳曉波
真正賺到大錢的人賺的都是周期的錢
全世界第一個運用周期來考慮賺錢的人,也是中國最早致富的人——范蠡,他當年在越國筑了一個很高的天文臺,他觀察到天山的星宿和農作物的生長有緊密的關聯性,發現農作物的生長是12年為一個周期,三年旱、三年澇、三年平、三年豐產。
于是當旱災發生時他去造船,這個時候造船成本很低,但很快就會澇;當澇災發生的時候去造車,因為很快就會旱。只要掌握12年一個周期去播種、去囤積糧食,就會賺到很多錢。這個邏輯跟巴菲特講過的一句話非常接近——別人恐懼的時候你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你恐懼。巴菲特幾十年賺的錢也幾乎都是周期的錢。
做企業其實就是跟周期對抗的過程
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基本上是以4-5年一次周期,房地產價格跟信貸消費有重大關聯度,所以,如果你過去十幾年里,在房地產宏觀緊縮的時候,大規模舉債去購買土地;在經濟相對寬松的時候,大量釋放你的庫存獲得現金儲備,同時加強日常管理,你就能賺很多很多的錢。宏觀的經濟周期、產業周期、企業的發展周期,做企業的人日夜在跟這三大周期對抗。
經濟好不好看地下錢莊的利率
張五常到各地看指標是看一個地方的廠房租金,李克強是看用電量和貨運價格。我看兩個東西,第一,地下錢莊的貸款利率是多少,是0。5分、1分、2分還是3分;第二,看高速公路邊上廣告牌的燈亮著還是暗著。如果銀根很高,如果廣告牌到晚上燈暗了,這個地方的經濟就危險了。
全中國所有的民營企業,抵抗宏觀調控周期能力最強的就是東南沿海的民營企業,就是因為1984年以后在沿海地區有龐大的地下錢莊存在。
積極參與到建設泡沫中
現在的這些初創企業能夠熬過前18個月的大概不到5%,但是,我們必須支持他們,把錢投給他們。
為什么呢?雖然死亡率高,但是它的死亡過程就是中國經濟成長的過程。有人說,這是新的“上山下鄉運動”,但是我認為95%以上的死亡創業者并沒有被消滅肉體,因為做企業的人都是天生的樂觀主義者,做哲學的人都是悲觀者。
所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中國社會到今天必須要干的一件事情。
格林斯潘講過一句話:什么叫泡沫呢?只有泡沫破滅的時候才叫泡沫。只有一個辦法,你參與到這個泡沫的建設中去。我從來不認為這是一件錯誤的事情,所有的創業,無論成功失敗,都是一個生生不息的過程,而且這個國家的創業者越多,越能證明它是商業上充滿野心的國家,社會的階層壁壘會被迅速突破。
投資是融入890后的方式
股權投資實際上是高凈值人群參與到890后創業中的最好方式。如果你是一代高凈值人群,基本上是上半場改革的獲益者。現在再創業,卻不一定能跟得上年輕人的迭代。對這撥人來講,如果還要享受未來5-10年中國改革紅利的話,投資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這里涉及到一個技術問題:第一,投多少錢?第二,投哪些行業?第三,怎么投?第一,要做自己的資產配置比例,用不超過30%的資產投資;第二,可以把看項目當做樂趣,但盡量不要直接投企業,要投基金;第三,投泡沫行業,或者投你興趣所在的行業。
未來5-10年是苦悶、平庸的中產階級社會
在未來的5-10年內,中國將進入到一個非常苦悶、平庸而單調的中產階級社會。
這段時間不會有大的思想家出現,不會有大的哲學家出現,都不會有,因為中產階級是新保守主義者。
這時候需要年輕人出來表達自己的活力和立場,對現狀進行重新解構和定義,這就是1968年在巴黎、東京、美國高校里面發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