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多月時間,優勢“品牌中國行”連續開了4期課程,反響熱烈。尤其是重慶站的“互聯網+品牌營銷突破峰會”,200多名重慶本地實力企業家全程參與。在課程現場和診斷環節,我接觸了較多的企業高層和創始人,其中接近40%的企業對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充滿迷茫和焦慮。那么,趨勢在哪里,未來會怎樣?要么變革,要么淘汰,這是非常嚴峻的現實問題。
焦慮的企業家
為什么會焦慮?社會學家告訴我們,人之所以焦慮,是因為對不確定的未來、無法掌握自身命運而感到恐懼和不安。確實,當下企業在一個迅速變化的環境中,因此,企業的經營有更大不確定性。
互聯網技術及互聯網思想已經全面滲透到企業品牌營銷之中,觀點甚多,令傳統企業無所適從。大家都在說,離開了互聯網會怎樣?諸如,會一蹶不振,會銷聲匿跡,會被時代淹沒或者淘汰出局?
以上種種,會讓人感到“恐懼”,因為傳統的行業還在進行著傳統的品牌打造和營銷;而互聯網打著顛覆和創新的旗幟,要“取代”傳統的營銷理論、工具、方法,模樣還是比較“猙獰”的。
時代在變,而且變化很快,這就造成了很多人的焦慮和困惑,是不是快要被淘汰了,過去積累的知識和經驗是不是都沒用了?
我特別想對傳統企業說:不存在什么轉型之說,因為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是大勢所趨,但傳統企業絕對不可能“轉型”到只做互聯網,一定會確定戰略、深度融合。
我的觀點是:傳統企業在移動互聯的浪潮中會有競爭優勢,需要跟上浪潮,學習、學習、再學習。
“混沌”的新時代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是企業一夜之間就可以崛起,機會和想象空間變得巨大,互聯網催生了電商和移動互聯網經濟的增量市場;“最壞的時代”,是傳統的品牌、營銷和傳播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很多經典的理論已經開始變得不適應。
如:傳統的由外而內的品牌塑造方式發生了變化,首先做知名度,再做認知度、美譽度和忠誠度,最后形成一對一的品牌聯想。整個過程是由外而內,最后才圈定核心消費人群。這樣,我們就說品牌塑造成功了。
互聯網時代,則變成了由內而外的塑造路徑。方式和路徑剛好相反,先做最核心的消費人群或者用戶,通過口碑影響更為廣泛的用戶和受眾,最終形成廣泛的知名度,這也叫品牌的成功(知名度是最重要的品牌屬性)。這種方式是由內而外的,更加精準和富有生命力。
傳播不再是一個形象,一個聲音;傳播也不再是廣告,代言,變成了“傳”,而不是“播”。以前的任何成功都將成為過去式。
“混沌”就是失去了傳統時代的確定性的東西,加上變化飛速,自然就迷茫、困惑和焦慮。那么,我們該走向何方?
企業已經無路可退
其實,焦慮、困惑,已經沒有意義,趕緊制定互聯網變革戰略,越早越好。
第一,企業掌門人要改變思維,要具有互聯網的思維和精神。
第二,要相信互聯網已經深度融入到各行業、行業各環節。
第三,要堅定不移的制訂和執行企業的互聯網變革戰略。
固守傳統產品不變,永遠停留在產品的基本功能層面,這樣的品牌一定會變弱,銷售肯定會下滑。無任何新意、重復的新品開發成活率很低,業績也會下降。這些都是企業自己的問題,其實并不是什么互聯網的影響。要說有互聯網的影響,那也是傳統企業沒有“互聯網化”和“聯網思維”進行改造品牌和產品的結果。
跟隨式的產品開發策略已經很難在市場上有所作為了。以前,大企業都不愿意引領創新,是因為不愿意花大量的時間去試錯,培育消費者,等小企業做到一定程度,趕緊去模仿、改良一下,通過媒體投放、渠道、團隊等綜合優勢,迅速超越小企業。
在互聯網時代,這樣的方式顯然不再奏效了,這些開始衰落的大企業,不正是固守老產品,在不斷通過跟隨、模仿來贏得市場嗎,現在看起來,都是失敗的,也是造成消費品大佬們業績下滑重要的一個因素。
危機中的商機,你還在猶豫什么?
很多傳統企業,其實只會口頭上說很重視互聯網,也認為這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但在具體的產品策劃、品牌推廣、渠道選擇還是傳統的一套打法:鋪貨、宣傳、促銷、人員跟進,每年工作基本是固定的,年初經銷商打款壓貨,之后二批商訂貨會、接下來協銷、鋪貨,旺季消費者拉動,淡季市場維護,一年工作基本結束,等著回家過年。
一旦大環境不好,馬上便砍掉品牌策劃或營銷費用,這似乎已經是約定俗成的習慣。有些企業家說,現在經濟形式不好,不敢有所動作,品牌、策劃等事情等經濟好了再說。等經濟好了,你的基礎不行:團隊不行、品牌、產品和營銷不行,機會來了又有何用?
危機有時候是好事,可以修煉內功,集聚能量,打好基礎。危機時刻要未雨綢繆,互聯網時代是從0到1的時代,是聚焦,是顛覆,是專業化,更是融合和小而美企業的再造。引領式的創新策略才是企業在新時代的競爭法寶。
營銷整體上在進步,而且大踏步前進;傳統思維需要革新,互聯網的方法論也在探尋中,只是變化太快,就會讓企業無所適從。
要從現象看到本質,就需要回到原點看問題,但回到原點不是在原地,而是從更高維度的來思考問題和定義價值,這樣,才能找到企業通向未來的道路。
面對危機不必焦慮和迷茫,危機才是商機,猶豫貽害無窮。
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企業是否足夠快的提升和升級,傳統營銷和互聯網的融合才是未來,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只有不斷創造價值,挑戰和超越自身,企業才能在新形勢下獲得重生。
【相關鏈接】企業戰略管理高級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