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看重衍生品的增值性收益
提問:在嘗試創業的過程里有哪些印象比較深的事情?
毛大慶:很多具體的事兒可能講不太清楚了,但是有一些方向性的事兒,比如說這到底僅僅是一種服務業還是未來會是個互聯網行業。也就是它會更偏互聯網還是更偏傳統服務業。
比如,共享辦公最初的原理是把社會存量的房產使用權拿到之后,作為產品銷售給更多的需要使用權使用這個東西的人,更像是一個簡單的服務業,只不過這個服務業的內容比較新。
但是我們又感知說,更重要的可能還不是這個,可能是要做增值服務。這個服務誰來提供,不能都是我們提供,肯定要用第三方服務者去提供。第三方服務者跟被服務人產生了服務之后,我們要不要收費用呢?我們怎么收這個費用?我們怎么控制這個服務的發生?還有我們怎么能夠知道他們倆有了費用發生我能從里邊能收錢?
這個問題現在看來很初級,但是那個時候就變成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所以在我們這個團隊里,來自互聯網行業的人,他們認為這個事情非常普通,根本不用談,就是開放端口讓他們免費地進行服務,你更多要把握的是這些服務商是不是一個成熟的、合格守法的服務商,這是我們的責任。但是其實你并不應該簡單粗暴地在中間收取費用,那并不是互聯網精神。
其實現優客工場從業務本身的內在邏輯,已經遠遠脫離了剛才我談的這些東西。因為除了空間服務、內容服務、第三方的這些基礎服務之外,我們現在更看重的是龐大的客戶量可以帶來的更多增值性的收益。
提問:租金和其他業務收入情況目前怎么樣?
毛大慶:租金收入現在占總體收入75%左右,其中工位收入大概占這75%的65%左右,還有我們的幾百個會議室的租金,以及各種活動場地的租金,其實我們還是一個場地的整合方跟出租方。我們不光是辦公,還有各種各樣的場地,這里邊還有教室、路演中心等等。
另外25%來自于林林總總的各種服務,比如線上會員包、我們提供的法務服務、人力資源服務,還有像金融中介服務,這些其實每個月都有很多收入。
我們在籌備成立一個針對這些入駐的中小企業的類似于像安永和德勤那樣的服務,因為已經感受到了有非常多的類似客戶需要。這在未來會是我們增長中的很大一部分收入。
我們現在大概一年的收入是在4個億左右,明年應該能突破6個億。但是這個我首先要澄清,這是看得見現金的東西。我們還有很多看不見現金的東西,比如說我們投資了26家生態企業,這26家生態企業從投資到現在給我們帶來的增值收益,就是他們的股權增值,也就是我們的投資浮盈現在將近有6千萬,這個等于純盈利了。
提問:指退出的時候?
毛大慶:還沒有退出。就是在增長這部分,增長了6千多萬,這才一年多的時間。應該說這個還是非常可觀的。我們現在(空間)里邊有2400多家公司,年底應該會有3000家公司。如果在3000家公司里邊,我們投資30家公司或者60家公司,也就是1%到2%的比例……這個是聯合辦公和共享辦公下一個有意思的東西,實際上我們是比任何投資人都更接近(潛力創始團隊)有意思的公司。
你想想看投資人怎么投,他要派出投資經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要找各種眼線,包括徐小平老師本人,包括沈南鵬本人,你要發動關系啊,這些關系是投資機構非常重要的投資能量來源。而我們實際上最大的一個優勢是,天天守著一大堆公司,他們在我們眼皮底下。這是別人沒有的,這是投資機構都沒有的優勢。所以我企業越多,我可能發現的好公司就(機率)越多。
提問:現在一共有多少場地?
毛大慶:我們現在簽約場地,加上并購的洪泰創新空間一起,是98個場地,分布24個城市。基本上中國的經濟發達城市我們都在里邊。
2、共享辦公最大的難度在于多城市經營經驗
提問:你認為做共享辦公空間,最大的難度在哪兒?
毛大慶:我跟你講,其實最大的難度不在低成本。最大的難度在于這個創始人有沒有過多城市經營的經驗。你今天給很多小(公司)的創始人說你同時給我經營十個城市,他嚇死了——人都管不住。他沒有那套(管理方式)系統,他也不知道怎么同時管多個城市。沒有做過連鎖店生意的,是很難做連鎖店的。
所以你看做我們這個行業的人,今天敢跨出三個城市的,我可以告訴你在中國不超過五家。這個要求企業的領導者跟企業的主創團隊必須有很多個人是做過連鎖店生意和經營過大型連鎖的。我們這里邊好幾個合伙人都是做過大集團、大品牌、大企業,掌握全國生意的人,才敢這么干。這個是房地產的基本功,這是我的長處、優勢。
提問:國內前兩年打類似聯合辦公概念的公司其實并不少,但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倒掉了或者虧損得很厲害。優客工場為什么能快速擴張,而且營收看起來還不錯?
毛大慶:總結下來幾個特點,第一,企業主要團隊跟創始人有沒有過大型連鎖業務的管理經驗,這是根本。這樣的服務行業是沒有一家通吃的,也不可能形成個BAT。酒店行業你說哪個是阿里巴巴?哪個是騰訊?現在全世界有2000多個酒店品牌。
提問:主要因為市場太大?
毛大慶:服務行業是不可能有一家通吃的,不是壟斷市場。大家可能經常被這幾年的互聯網迷惑:互聯網的概念就是有一無二,有我沒他,基本上只能有一個,連第二都沒人看。這是互聯網,因為它搶的是入口。而社會服務業不存在這樣的可能。所以我們從來沒想過這世界上只能有優客工場,就不能有別人做聯合辦公。只不過有可能你做的規模大,他做的規模小。
我老類比酒店行業,酒店行業本身就有很多優秀的小品牌存在了很多年,做得小而美,比如安縵、Club Med、Banyan Tree,這些品牌都不是大型商務品牌,它都是做boutique(精品店)。你再去看最典型的大型連鎖而且是多產品線共同存在的酒店,最有標志性意義的就是Holiday Inn,Holiday Inn就是大型連鎖又存在三四個產品線,但Banyan Tree、安縵,就不走這條路。
所以我們做的這個行業其實不是一個一家通吃的互聯網行業的觀念。因為我們是個線下生意,然后才做到線上去的。我們有可能做得很大,有可能我們跟第二名差得很遠,這也有可能。但不代表那第二名就沒意思了。
提問:目前管理團隊結構情況是怎樣的,傳統房地產行業和互聯網行業占比是多少?
毛大慶:我們團隊里房地產(出身的)人主要是我,多數的人都不是房地產的人,而互聯網(出身)的人現在越來越多,來自于阿里的、騰訊的、百度的,我們這全有。還有來自于航空業的、酒店業的特別多。我們開始有意地控制和限制房地產人的比例,就是不要讓這個公司太房地產化。但是需要很多社會服務業的人,那倒是真的。其實以后未來這個平臺可能做各種各樣的分享,比方說知識分享。也不瞞你說,我們其實今年已經開始策劃成立一家分享大學。
實際上我們這里邊的2000多家公司,我們現在正在搜集整理,可能會找到100個非常有意思的創始人,這100個創始人的創業經歷和他在這個行業沉淀下來的知識其實是一筆非常好的教育財富。那么這個學校到時候我可能會跟俞敏洪一起干,辦一所共享大學。我們未來會跟教育部相關單位申請學歷資質。
3、基因可能比商業邏輯更重要
提問:這個大學是面向創業者的?
毛大慶:不是面向創業者,是面向全社會。就是你可以來學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基因技術,我這里邊都有一群腳沾泥手沾土的天天在干的實踐者,他們變成教授和老師。他完全不同于現在的大學,教出的都是過去人類幾千年上萬年積累的、存在的經驗,我們談的全都是未來探索。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大學模式。可能我們會從研究生學歷開始做,因為本科學歷更多還是做基礎教育。這樣的大學并不是我的獨創,在舊金山已經有了,已經開始在辦。這是共享辦公非常有意思的衍生品。
共享教育。其實就是分享知識。你說知乎是個什么平臺,是個知識分享的平臺吧。羅輯思維是個什么平臺,是知識分享的平臺。其實聯合辦公才是最大的知識分享的平臺。
提問:做上市公司高管和創業者,有哪些不同感受?
毛大慶:你會發現很多原來在做企業高管的時候可能沒有太體會的一些困難或者問題。比如,一是你在做企業高管的時候,不用太想股權怎么設計。
二是作為創始人的感受,你在做企業高管的時候是完全感受不到的,創始人是一家公司的靈魂,這個公司歌唱的調子多高——是highC還是什么,都是你定的。另外這家公司的價值觀、文化也都是你定的。一家公司的價值觀就是創始人的價值觀。所以你看天下的公司千奇百怪,走的路有正的有歪的有斜的,有的做著做著就完蛋的,有的做得非常受人尊敬的,這都是哪來的?就跟一個孩子一樣,生出來的時候都是小baby,長得都一樣,但長著長著就不一樣了,什么原因呢?基因啊。
提問:這兩年來個人有哪些變化?
毛大慶:我個人覺得,可能更要研究自己是不是個合格的創始人,這個問題是之前20多年不考慮的。你經常會想說,別人怎么看我,員工怎么看我,社會怎么看我,這事兒不能干啊,那個事兒要小心啊。因為你代表的是一家企業。原來我在萬科、在凱德的時候,很少想這樣的問題。因為那個公司是王石定的調子,我跟著他走就行了。但現在你是所有人要看著的人,那個定盤星很重要,你就是那顆定盤星。所以這一點之前從來都是沒體會的。這里面背負的責任和壓力可大了去了。
你制造這家公司的基因是什么,可能比商業邏輯還重要。走得長、走不長,可能很看這個。你可能弄不好就眾叛親離了。你看那么多創業公司,干了沒多久,創始人和合伙人打起來了,分家了,后邊到處寫文章互相罵了,這就是基因不正。
提問:優客工場一直以來把WeWork作為對標的公司,現在他們入華發展,你會不會有緊迫感?
優客工場:不會,酒店行業2000多家,哪個不在中國?因為香格里拉來了把萬豪嚇死了?不可能的。服務行業是沒有界限的,但是有很多地域化的優勢。比如在美國我們肯定做不過WeWork,它來中國我相信也做不過我,就這么回事兒。
跟Uber和滴滴還是不一樣。Uber和滴滴是互聯網行業,互聯網行業其實除了政策之外,實際上是沒有什么界限的。而房地產行業是非常有地域化特征的。你什么時候看見過外資企業在中國做房地產超過了中國的房地產公司?
因為房地產是一個非常domestic(本土化)的生意,無論是土地資源,還是客戶的文化,都是非常本土的。所以任志強早年就說過,任何一家外資企業做房地產都不可能在中國本土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房地產公司。這是我非常認同的。
作者:毛大慶;優客工場創始人、董事長。東南大學本科畢業,北京大學區域經濟學博士后,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兼職教授,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客客座教授,東南大學建筑系特聘教授,中科院mba中心客座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校外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