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對象】
● 資產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董事長、總經理。
【學習時間】
學制:15個月(包含學習、企業參訪和畢業游三大模塊時間)。在校學習:每兩月一次課程,每次課程4天(周四至周天),共24天課程。
【報名流程】
提交報名回執表及個人資料 →交納學費
報名材料:名片2張、公司簡介
【課程背景】
致其修身而遠志廉善,齊家弘業乃寬孝明清!國學智慧對于企業家的修身之道和管理之道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靜觀古今中外,凡善為賈者,其識必廣;凡善取利者,其智亦高。商以智為本,而智以人為樞,故欲戰略領先者,必以智為之,而實以人恒為之。
中國企業的發展在借鑒現代管理理念的同時,更要領悟東方傳統哲學智慧的偉大力量。從國學興趣的產生,到對國學經典的研修,是企業家以國學智慧指導其成長和發展的有力見證!
儒釋道作為國學的根基,被后人不斷研讀、學習。孟子在說明“天時、地利”對成功重要性的同時,特別強調了“人和”的作用,“以人為本”、“實施仁政”等思想對企業如何用人、留人有極大的借鑒和啟示;孔子的中庸之道,老子的無為而治,將中華五千年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理念有機結合,是中國企業未來發展的基礎。佛家的看淡、放下、隨緣、自在等思想,可以讓在商場搏擊、面對巨大壓力的企業家舒緩身心,超脫煩惱、喚醒智慧、重拾快樂,真正獲得內心的寧靜與安祥。
深入研修中國傳統智慧,讀經典、悟經典、用經典,已經成為華人商業領域內最具價值的文化體現。為了讓更多的優秀企業因國學智慧走向卓越,讓更多經典國學智慧因企業家的精修研讀而更具生命力,我們誠邀天下有志之士齊聚博雅總裁商學院,聆聽大師談古論今,以史為鑒,與圣賢為師友;錘煉思維,鍛造悟性,提升洞察力,求得內心之本原,獲得真我之實現;體悟中國古典哲學智慧,參訪知名企業,透視國學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解讀中國文化背景下的從政經商之道。
【課程特色】
● 問學論道
師生平等交流、探討國學、商道精髓,實現不同觀點的碰撞交融,進一步激發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索性。
● 訪古體悟
深入儒釋道圣地,切身體悟傳統文化精髓,明心見性。
● 學以致用
深入學友企業參訪,探討、領會儒釋道精髓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尋找企業新戰略、管理新思路、盈利新模式。
● 學長接龍
采取優秀學長制。符合條件的畢業學員可申請擔任新班的學長,學長在幫助新學員更好學習、成長的同時,可提升自己的領導力、影響力、演講力,獲得學友的尊重與愛戴,與之結下一生的同學情誼。(詳情參考學長手冊)
● 好友共享
學員在讀期間,可邀請兩名朋友作為班級嘉賓參與一次課程及課外活動。(受邀嘉賓的活動費用自行承擔)
【課程設置】
模塊 |
主 題 |
課 程 題 目 |
儒 |
仁愛之道 |
國學通論 |
實踐篇 |
走進學員企業,深入了解儒學的仁愛之道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 |
君子之道 |
中華智慧與管理創新、儒家名著詳解 | |
實踐篇 |
走進學員企業,深入了解儒家精神帶給企業家的內圣外王之道 | |
釋 |
圓融之道 |
佛學經典詳解 |
實踐篇 |
班內最優企業考察、交流,名師主持、指導 | |
道 |
無為之道 |
道家養生智慧 |
實踐篇 |
班內最優企業考察、交流,名師主持、指導 | |
易 |
天人之道 |
易經與生命智慧、周易與現代管理 |
實踐篇 |
班內最優企業考察、交流,名師主持、指導 | |
史 |
明智之道 |
資治通鑒精髓解讀、明史 |
實踐篇 |
班內最優企業考察、交流,名師主持、指導 |
【課程導師】
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佛學研究院、中國傳統文化博士研究生班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全國宗教協會顧問,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
于曉非:印度宗教研究專家,師從印度學大師徐梵澂先生和金克木先生,曾任北京大學禪學社首任名譽社長。
張其成:出生于“非遺”——“張一帖”家族,是著名醫學家李濟仁、張舜華夫婦的后代。哲學博士,醫學博士后,著名易學家,國學管理創建人,被譽為“國學修心第一人”。
張國剛: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歷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徐小躍:中國歷史學博士,中國哲學、宗教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批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首席專家,江蘇省“名師”,現任南京圖書館館長。
于德潤:中華傳統文化養生學者、博雅總裁商學院主講導師。
毛佩琦: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顏炳罡: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顏子七十九代孫。
王志遠:北京大學宗教學系客座教授,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高級研修中心主任。
王岳川: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宮玉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曾國藩研究第一人。
洪 兵: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資深戰略專家。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