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
2018年5月25日—5月27日重慶 2018年6月13日—6月15日武漢
2018年6月22日—6月24日青島 2018年7月13日—7月15日長春
2018年7月27日—7月29日大連 2018年8月10日—8月12日呼和浩特
2018年8月24日—8月26日南昌 2018年9月7日—9月9日西安
2018年9月19日—9月21日鄭州 2018年10月17日—10月19日昆明
2018年10月24日—10月26日太原 2018年11月9日—11月11日福州
2018年11月23日—11月25日深圳 2018年12月5日—12月7日南京
2018年12月12日—12月15日上海 2018年12月21日—12月23日哈爾濱
培訓對象: 各企業董事長、總經理、人力資源總監、人事經理(專員)、工會、法務及相關專業人士;各勞務派遣、外包、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負責人、業務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
會議費用:
人民幣2200元/人,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一類證書:會議結束由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頒發高級注冊人力資源管理師,高級注冊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師證書,工本費、快遞費、培訓費、資料費、備案費每個880元
二類證書:會議結束后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頒發戰略人才庫證書:高級人力資源法務師,工本費、快遞費、培訓費、資料費、備案費2800元如有需要參會代表請遞交一寸免冠照片兩張,學歷證明、工作證明、身份證復印件各一份供辦理證書使用。
會議內容:
(一)、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評價機制對體制外用工的沖擊
1、勞動保障守法誠信評價機制的定位;
2、勞動保障守法誠信評價的標準;
3、體制外用工的不規范性對企業誠信機制的影響;
4、體制外用工的不規范性如何通過第三方進行調整;
(二)、社保征收部門與征收口徑的調整對用工的影響
1、社保收支兩條線改革的定位
2、社保兩元化繳費機制對用工的影響
3、社保由稅務部門征收對用工的影響與調整;
4、社保兩元化征收對企業和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合作的重塑;
(三)、金稅三期對企業工資總額管控、社保繳費成本、高端人才留用的影響
1、金稅三期對企業增值稅、工資總額、員工個稅的透明化與數據共享
2、工資總額透明化企業在社保、稅務、統計、上級單位各部門統計口徑影響
3、工資總額透明對殘保金征收的影響
4、國企薪酬機制以及合規化機制對高端人才留用的影響
5、金稅三期對企業和第三方人力公司薪酬外包服務的需求衍生
(四)、合規化用工的要求對企業一線用工的“兩難”沖擊
1、合規化用工對高流動性崗位用工的影響
2、合規化用工對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影響
3、合規化用工下企業靈活用工的模式與操作
4、合規化用工下企業共享用工或內部共享中心的建構與操作
5、合規化用工在薪酬、工作量、受約束的時間再平衡
6、合規化用工對企業和第三方人力公司分享用工的實現
(五)、后派遣時代,國企體制外用工模式的選擇與探索
1、派遣政策合規化要求下,派遣用工新的定位與范圍確定
2、派遣受限的情況下,企業體制外用工有哪些選擇
3、勞務派遣、勞務分包、勞務外包、業務外包的區分與適用范圍
4、國企通過第三方靈活派遣如何實現用工的靈活性與機動性
(六)、國企分類、分層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員工關系的分類處理
1、混改過程中“國有企業職工身份”演變如何對職工進行解釋
2、混改過程中職工安置方案應當考慮哪些因素
3、混改過程中勞動合同是否需要進行再變更
4、混改過程中對于不同意的員工如何進行分類管理
5、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如何切入企業混改,實現混改中用工的和諧平衡
(七)、企業與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合作的模式與目的重塑
1、企業選擇與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合作的原因和目的如何界定
2、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在財稅、管理、風控、工具、人員儲備、成本等方面的優勢與實現
3、企業與第三方人力公司之間的經濟合同與用工合同如何銜接與協調
(八)、企業制度管理中的問題、調整、風控
1、用工管理制度內容的來源是來自于部門還是人力資源部
2、制度執行過程中是否被經常用到,沒有用到的制度存在價值是什么
3、人力資源部和部門管理者是否清晰公司制度的邊界與禁止行為
4、制度向員工進行了有效的公示是否等于員工知曉制度
5、集團公司、分子公司之間的制度如何進行有效的銜接
6、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是否應當有自己價值觀的管理制度,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的管理制度如何與企業管理制度實現有效銜接,避免沖突
7、派遣或外包邏輯下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的管理制度是否應當有不同的價值體現
(九)、企業休假管理的標準、問題、風控
1、企業的休假標準是依法制訂還是高于法律標準作為福利制訂
2、企業年休假、探親假之間可否共存,如何確定范圍
3、企業病假員工管理中長期病假、醫療期、特殊疾病的綜合管理
4、“二孩”政策下各地差異性獎勵產假與陪護假如何協調
5、企業與第三方人力公司如何在休假管理上實現溝通與銜接
(十)、企業工傷員工管理的標準、問題、風控
1、企業員工發生工傷與其他企業員工工傷處理原則的差異性
2、企業如何建立工傷保險基礎外的內部工傷員工福利機制
3、企業如何建立工傷員工的有效談判機制
4、現行工傷保險制度存在的風險與不同企業工傷員工訴求的差異
5、單工傷政策的可持續性與代理單工傷政策的風險
6、如何通過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滿足不同企業工傷員工的差異性訴求
7、如何通過工傷風險外包轉移或滿足工傷待遇及職工訴求。
8、工傷外包中工亡、傷殘、醫療費典型案例分析。
(十一)、企業冗余人員安置的標準、問題、風控
1、企業冗余人員的安置方案與安置方案的制訂流程
2、新政策下員工輪崗、轉崗培訓、待崗、離崗退養、停薪留職等如何實現
3、不同冗余人員的安置方案之間如何協調
4、 如何通過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實現對冗余人員的跨區域安置
(十二)、企業合同制員工退出機制的標準、流程、風控
1、企業合同制員工合同到期的評價與淘汰機制
2、企業違紀員工的處理流程與機制
3、企業“兩不找”員工的處理流程與機制
4、國有企業“被追究刑事責任”員工的處理
(十三)、傳統企業用工配置模式的憋端
1、體制薪資+福利的瓶頸,無法市場化招聘“競爭人才”;
2、考勤管控模式僅考慮“占有”不考慮“需要”;
3、人工成本居高不下V到手工資拮據的現實矛盾;
4、無差異化的勞動與社會保障標準不匹配部分就業群體;
(十四)、共享經濟平臺催生新的“用人”或“賺錢”模式
1、滴滴、百度外賣、家裝E站等共享經濟平臺的用人模式
2、雇傭關系與合作關系的探討
3、收入+社會保障+風險防控=第三方人力公司的切割;
4、單獨由個人通過第三方承擔的社會保障機制;
(十五)、靈活用工與共享用工的需求與匹配
1、合同工、派遣工、外包工在全日制用工下的尷尬
2、靈活用工按需用人的法律依據和匹配模式
3、共享用工的內部人才共享機制;
4、共享用工內部設置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的必要性;
5、共享用工新的匹配模式與思考;
(十六)、人工智能導致的用工模式匹配
1、人工智能管控方式無視時間、空間,APP的管控;
2、人工智能技術人員、科研人員、操作人員工作模式的調整;
3、人工智能企業扁平化+集約化管控,企業小微化+設施共享;
4、人工智能導致傳統雇傭關系將調整為:顧問關系+服務關系+合作關系+彈性雇傭。
主講專家:
白永亮:法學博士;中國勞動保障報社法律事務中心高級顧問;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外聘老師;中國政法大學勞動法診所特邀律師;《中國勞動保障報》“專家在線”專欄作者。
專業勞動法律師,執業十余年,成功代理多起國內有影響的案件,在企業勞動用工管理、境外用工管理、企業用工模式、企業經濟性裁員、企業內部勞動用工管理培訓等領域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現擔任中國建筑股份公司、中石化機關服務中心、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中石油潤滑油公司、北京住總集團、搜狐暢游、北新建材、博格華納(中國)、捷德(中國)等知名企事業單位勞動關系顧問。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