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日期】2016年10月28-29日
【培訓地點】深圳
【培訓對象】具備基本的機械圖紙閱讀能力,在設計或工藝或測量有一些基本的實際工作經驗。
【培訓費用】3800元(含培訓費、講義費);如需食宿,會務組可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課程背景】
幾何尺寸和幾何公差的英文全稱是“Geometric Dimensioning and geometric Tolerancing”,國內可以理解為“幾何尺寸和幾何公差的規范”。其中包含尺寸標注和幾何公差兩部分內容,尺寸標注與國標基本相同,幾何公差部分是從設計思路、檢測過程和功能實現(如裝配)的角度出發去設定基準,公差分配,表達對零件的要求,從而降低了制造和測量的難度。
本課程的實用性很強,所以將有若干實用案例(特別是經典錯誤案例)穿插在整個培訓中,這些案例將引導學員剖析GD&T在設計、裝配、檢測和應用等等方面的優點,讓學員理解并學會應用GD&T。
本課程內容等同于ASME Y14.5M-2009版標準。
【課程目標】
正確解讀GD&T的符號、術語、規則及應用方法;
從零件的功能出發,正確選擇基準并進行組裝的配合分析;
統一形位公差測量和評價的方法,降低制造和檢測的難度;
規范產品設計的出圖思路;
學會簡單的GD&T檢具知識。
【課程大綱】
第一模塊、GD&T概述
■GD&T基礎知識
1、歷史淵源,應用范圍
2、標準標注以及與傳統坐標的異同
3、要素的概念
4、形位公差之間相互約束關系
5、GD&T規則和概念
6、規則#1, 規則#2
7、佛山無影腳(實效邊界條件)
8、實體原則和補償因子: MMC/LMC/RFS
9、基本尺寸、可控半徑等等介紹
第二模塊、基準 (Datum) 的應用
■基準的定義原則、及其建立
■基準的標注
1、方法要求及案例
■基準的應用
1、在設計、加工、檢測、裝配之間的關聯
2、經典錯誤案例
■含糊的基準標注
■基準錯誤對零件檢測的影響
■基準在實體狀況的應用
1、斗轉星移(基準補償)
2、隔山打牛(基準傳遞)
3、基準最大實體和最小實體對檢測的影響
4、基準補償對位置公差的影響
第三模塊、形狀公差
■直線度 (Straightness)
■平面度 (Flatness)
■圓度 (Roundness)
■圓柱度 (Cylindricity)
■尺寸公差與形狀公差間的關聯
■測量案例(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圓柱度)
第四模塊、定向公差
■垂直度 (Perpendicularity)
■平行度 (Parallelism)
■傾斜度 (Angularity)
■尺寸公差與方向公差間的關聯
測量案例(垂直度、平行度、傾斜度)
第五模塊、定位、輪廓和跳動公差
■位置度(Position accuracy)
1、位置度的定義
2、位置度應用
案例:最大實體、最小實體的應用
3、位置度計算
案例:檢測中實體補償的應用
4、位置度復合公差的應用
5、同軸度、對稱度
■定義、計算和應用
■一統江湖(與位置度之間的關聯)
■輪廓 (Profile)
1、面輪廓度 (Surface Profile) 的定義和應用
2、線輪廓度 (Line Profile) 的定義和應用
3、復合輪廓度復合公差的應用
4、輪廓度的測量與計算
■同心度和同軸度的應用區別及測量方法對比
■跳動 (Runout)
1、圓跳動 (Circular Runout)
2、全跳動 (Total Runout)
3、跳動測量與計算
第六模塊、補償因子及其它符號的應用
■MMC,LMC
■延伸公差區域
■Unqual
■SIM REQT
■SEP REQT
第七模塊 GD&T應用提高
■GD&T與ISO在設計、測量和制造的差異
■GD&T測量思路在投影儀/CMM的實現
1、建立測量基準
■與傳統測量方法的區別
1、基準對測量誤差的影響
■GD&T的檢具設計思路和測量分析
■GD&T產品設計思路和公差設計
■案例分析、課堂練習和學員疑難圖紙解答。.
【講師介紹】張子謙老師
·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
·結合機械工程和工商管理兩大學科背景
·曾赴日本研修制造技術與管理。
·技術職稱:國家二級培訓師
·澳大利亞培訓評估師
·擁有一項國家專利
·社會榮譽:某技術革新曾在日本國獲獎
·華中科技大學特約講師
張老師在十幾年的工作中,歷任大型外資企業的制造經理和高級研發工程師等職位,具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
在幾何公差方面: 子謙老師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對幾何公差在設計、制造、測量和裝配各環節的應用和控制有獨到的見解。
在設計方面,子謙老師在大學本科階段獲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一等獎;畢業后曾經在全球鍛壓行業前五名的研發中心任職,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等發表多篇論文,獲國家專利。在擔任整機開發項目時,創造性地提出了諸多改良性設計方案,減少加工、測量和裝配的難度,在此期間子謙老師對產品幾何公差, 尺寸鏈分析的理解和應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應用。
在制造、測量和裝配方面,子謙老師曾被派遣到日本學習先進的制造技術,并負責多個汽車零部件項目開發,包括機加和裝配工藝過程開發,設計并驗收了大量檢具和夾具,從中積累了大量的幾何公差技術經驗。
在管理方面:子謙老師的經歷集中在汽車行業。曾擔任制造經理,質量經理和工藝主管(包括:五百強企業TRW)。
子謙老師曾被派遣到日本學習先進的生產管理方法,并原汁原味地帶回國內。例如:5S,PDCA,OJT等,這些管理方法使子謙老師帶領的生產團隊效率和質量均逐年提升。
子謙老師善于通過流程分析、簡化、合并和重組等方式消除各種浪費,提高效率和產品質量。2006年度,帶領團隊攻克鋸片壽命的難題,該改進項目每年為集團節約制造成本近千萬元,在日本獲改善提案獎。在多年的生產管理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從員工培訓到人才梯隊建設,從質量管理到人員管理,從5S推廣到生產團隊建設等等,都做出了諸多成功案例。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