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2016年11月4-5日 廣州
【參加對象】RD工程師/生產工程師/品質改善工程師/生產單位主管/品質主管經理/生產廠長、主管、工程QA\QC部門主管﹑IE﹑PE﹑QE等工程師﹑現場管理及設計研發技術人員。
【學習費用】3400元(包括授課費、講義、課間茶點、午餐等)。
【課程背景】
五大工具是指「質量方面審查供應商的五種工具方法」,近年來被一般誤解為「質量改善方面的五大工具」。當然,五大工具必然能改善質量。但是由于五大工具是品質改善強化與優化的「核心方法技巧群」,所以必須落實學習。
本課程可將五大工具的觀念/技術/范例/制作/步驟/問題/應用等七大方面講授的十分清楚明白,學員并被要求對每一工具可以在現場或課中/課后做分組式演練操作。習修演練后,學員不僅能更深化的吸收知識,并且能返回崗位上將所習修的技術100%完全應用出來落實真正的「質量改善工作」,一方面可使「客戶滿意」,另一方面則可做好內部質量的「計劃面」與「執行面」強化提升,最終做到品質管控(QC)與品質保證。當企業建立了良好的「質量系統」時,它自然能發揮長遠的正向效果,使企業永續經營,持續獲利。
【定制服務】
1、培訓前,請各位學員將遇到的各種質量性技術難題反饋給我們;
2、企業若需要系統解決現場質量問題,我們可接受內訓或咨詢服務,服務流程包括:現場診斷+課題方案+指導改善+專家授課+案例分析+后期跟進與交流等。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初步認識五大工具
1. 第一類:APQP(先期產品質量計劃)與PPAP(生產產品審批程序)
2. 第二類:FMEA(失效模式效應分析)與SPC(統計制程管制)以及MSA(量測系統分析,又稱GRR量測再現性與再生性)。
第二部分 五大工具的功能
1. 客戶審批的第一要求——「生產產品前」的「質量計劃」(AP+QP)(AP=Advance Product)
2. 品質(質量)計劃并不是一本計劃書或計劃報告,而是一個過程,其中有5-6計劃步驟(因此APQP的P是Planning而不是Plan)
3. 客戶要看到APQP的最終「管制計劃報告」,它即是C.P(=Control Plan管制計劃書),有了CP才可能對質量做「管控」
4. 質量有問題時則一定要做「設計上」與「制程上」的檢討改善表(即D-FMEA與P-FMEA)
5. 并在FMEA中要做客觀的RPN(風險指標)的量化量測,證明真正做好了改善
6. 改善完成的產品,再進入SPC(統計)制程中的取樣,并計算出CA/CP/CPK值(與PPK值)等指標來證明已達到客戶要求的標準
7. 在SPC取樣運算中的數據Data一定要透過MSA,來測試其數據收集時的人為因素與誤差儀器設備因素并未超過標準
8. 最后,再由PPQP的審批程序來確認生產的產品(PP=Production Part)可以通過(AP=Approval Procedure)
第三部分 APQP(先期產品質量計劃)
1.APQP在QS9000中的基本條件及功能
2.產品質量計劃表的必要性及內容重點
3.產品質量計劃表的優點
4.PDCA質量計劃模式的三階段與DMAIC的結合
5.APQP中管制計劃CP的具體做法
6.美國三大汽車廠克萊斯勒/福特/通用汽車的共同檔型式
7.APQP的五階段
8.APQP計劃小組的職責
9.APQP中的制品/流程設計開發流程圖
10.APQP中應有的分析輔助技巧
第四部分PPAP(生產產品審批程序)
1.產品零件生產重視的六大六度
2.生產推展前的產品自我檢示查核過程
3.產品零件規格訂定的三種方式
4.產品可能預期性失效故障的檢討模式
5.產品零件檢核要項的確認
6.審查流程步驟的建立與彈性化操作方式
7.審批中發生矛盾時的處理手法
8.標準式PPAP流程圖
9.活用PPAP的另類技術
10.范例介紹
第五部分 FMEA(失效模式效應分析)
1.FMEA的圖表及各項中的功能
2.FMEA與FTA故障樹分析的相互關系
3.做FMEA時應有的團隊組成
4.FMEA執行時的基本分析技術與FMEA量化時的公式
5.嚴重性(S)/發生率(O)/偵測性(D)的評量技巧
6.D-FMEA與P-FMEA的不同及流程表的步驟、案例分析
7.找出失效模式的加權比重百分比技巧
8.FTA的功能及機率計算方式
9.落實FMEA的起步及方法七步驟
10.范例演練-強化實做及FTA范例分析
第六部分 SPC(統計制程管制)
1.SPC和SQC的不同 — 案例分析
2.以 -R管制圖做SPC的簡易說明及查表技巧-演練
3.認識品管三標準與三個指標CA/CP/CPK值的定義與計算方式——案例分析
4.認識「正態分布」的基本觀念與「正態分布表」的查表技術--案例說明
5.由前4個管制圖認識「大寫表與小寫表」
6.由不良率P管制圖認識SPC原理
7.導入SPC第三公式σ= /d2=/ /c4
8.SPC中數據刪除的技巧與R管制圖
9.改善手法的4M+E模式
10.如何建立SPC體系
第七部分 MSA(量測系統分析)
1.為什么要做MSA
2.數據誤差的二種情況=人為+設備/計算
TV=AV+EV
3.建立簡易GRR的查表系數
4.人為變異AV的設計方式與計算修正值
5.MSA啟動表的設計與使用
6.計算過程中應有的數據刪除技術
7.GRR的二種改善方向
8.以GRR范例表導入數據收集的
9.學習變異數分析ANOVA的基本原理
10.MSA與SPC與品質提升的關連性
第八部分 使用五大工具如何達到六希格瑪質量水準
【講師簡介】賀禮老師
·臺籍生產與質量管理實戰專家
·清大核工、臺大心理學士
·美國堪薩斯大學碩士/博士(1974)
·夏威夷大學超博士研究
賀老師具有10余年教授經歷。自1974—1985年間,在臺灣學術界曾任政大副教授、文大勞工研究所所長及系主任、夏威夷大學客座研究、成大工業管理研究所教授、成大交通管理研究所所長、交通大學客座講座、英國萊斯特大學MBA班客座教授。主要講授應用統計與變異數分析,并著重于品管統計。
具有10余年臺灣企業管理經歷。
自1986-1997年間,擔任企業中高階領導干部,曾任臺灣大型運動器材生產廠廠長、宏鷹國際企業(投資)企劃部經理、中華臺亞(汽車)總務經理,光寶集團采購經理、旭麗電子管理處處長,中華民國連鎖店協會教育訓練委員。在跨國公司任職期間培訓與輔導過許多中小型公司,通過降低企業成本、優化供應鏈管理的方式提升其內部產銷流通.為多家著名跨國公司、外資企業及國內大型集團公司提供采購、生產質量與供應商開發管理訓練等課程培訓和管理咨詢。
具有10余年企業培訓與輔導經歷。于1998年應邀赴大陸授課,以6 Sigma相關課程為主,并輔導多家企業進行現場改善。其中以落實FMEA/SPC/DOE等技術課程最為熟悉,并不斷推介新DOE技術——Yates表做多因子變量分析并解決現場質量改善的實際問題,并輔導多家臺商公司,完成QIE質量改善,使國際客戶皆十分滿意并通過審查。
【主講課程】:
品質管理方面:
《TQM全面質量管理與持續改善》
《質量五大工具》(APQP、FMEA、SPC、MSA、PPAP)
《DOE實驗設計與T.M田口方法》
《SPC統計制程管制》
《FMEA失效模式效應分析》 《6 Sigma六希格瑪管理》
《VA/VE價值分析/價值工程》
《RARE可靠度分析與可靠度工程》
《QFD品質功能展開》
《品管統計技術》
生產管理方面:
《IE工業工程管理與IE七大手法》
《物料需求計劃與PMC生產物料管控》
《制造資源計劃與產銷調配》
《LP精益生產管理》
《采購與供應商管理》 《物料管理與庫存管理》
《運作管理與作業研究》
《生產管理計劃》
服務客戶:中國石油、光寶集團、鄭州宇通集團、廣東北電、富士康集團、康師傅、日太燈飾、建興、來利金屬、源興、緯創集團、太康精密、天津頂新集團、寧波移動通訊、美的、金寶電子、云維集團、雅菲仕五金、水鋼集團、科龍冰箱、致力電子、步步高、信義玻璃、三星力信、萬泰物業、健力電子、永勝電子、廣州梁氏、富港電子、得意精密、三星電子、雅登、長春一汽集團、意德打、陸遜梯卡華宏眼鏡、泓凱、通用汽車、意德拉、大鵬證券、TDK、富維集團、品翔、廣宇、圣諾盟、巨順鞋業、中信物業、亞南電子、貫新企業、王氏港建、亞洲光學、百一電子、陸遜梯卡華宏眼鏡、雪津啤酒、瀘州老窖、偉易達、正崴、致通……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