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2017年6月3日 廣州
培訓費用:1800元/位
培訓對象:總會計師、審計師、財務總監、財務經理、投融資財經人士
培訓講師:王老師
培訓收益:
(1)了解企業稅收問題的自查方法
(2)掌握稅務稽查的思路
(3)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稅收隱患
(4)降低企業稅收成本,解決企業涉稅問題
(5)提升企業財務人員自身價值
培訓大綱:
一、2017年國地稅融合下最新稅務稽查形勢分析
1、2017年國地稅聯合稽查的模式及縱深演變
(1)國地稅聯合稽查的目標
(2)國地稅聯合稽查的原則
(3)聯合稽查工作八大內容及其對納稅人的影響
2、“營改增”后稅務案件檢查推送手段與重點涉稅內容概覽
(1)檢查的重點企業
(2)檢查的重點內容。
(3)防范和監控的高風險人群
3、“金稅三期”的使用對企業財務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1)金三工程的總體目標
(2)金三工程的新亮點
(3)金三工程對納稅人的影響及涉稅風險防范
二、稅務稽查選案的重點稅收指標與企業自查關注點
1.國地稅聯合稽查對象的選擇條件
2.增值稅檢查的主要指標
3.企業所得稅檢查的主要指標
4.土地使用稅檢查的主要指標
5.土地增值稅檢查的主要指標
6.房產稅檢查的主要指標
7.個人所得稅的分析數據
8.印花稅檢查的主要指標
三、匯算清繳期間重點會計科目風險評估與賬務調整
1.其它應收款科目的風險評估及調賬
2.長期掛賬的預付賬款的風險評估及調賬
3.其它應付款科目的風險評估及調賬
4.預收賬款的風險評估及調賬
5.長期掛賬的應付賬款風險評估及調賬
6.未分配利潤、資本公積的風險點及處理方法
7.應付職工薪酬科目的風險點評估及調賬方法
8.預提費用性質的各項可以在稅前扣除的費用檢查及調賬
四、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內控檢查及方法
(一)企業收入方面的涉稅數據自查與博弈
1.企業所得稅收入總額檢查涉及的會計科目及方法
(1)價外費用未計入收入總額的情況
(2)不符合不征稅收入規定的政府補助長期掛賬
(3)用于交際應酬的禮品贈送未按規定視同銷售確認收入
(4)外購水電氣用于職工福利未按規定視同銷售確認收入
(5)租金收入未按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確認收入
2.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科目的檢查
(1)收入確認的原則與條件
(2)商業折扣、銷售折讓、銷售退回的賬務處理
(3)預收、賒銷、分期付款的賬務處理
(4)產品分成方式的賬務處理
3.企業投資收益科目的檢查
(1)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的財稅差異
(2)權益性投資持有損益的財稅處理
(3)權益性投資處置損益的財稅處理
(4)企業改制上市資產評估增值企業所得稅處理
(5)投資企業撤回或減少投資的財稅處理
(二)稅前扣除項目的涉稅數據自查與博弈
1.安全生產保證基金、安保基金返回款的檢查
2.應視同工資薪金的各種勞動報酬支出,未作納稅調整
3.計提但未實際支出的福利費和補充養老保險等未作納稅調整
4.支付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未作納稅調增
5.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作為企業發生費用列支,未作納稅調整
6.職工福利費超過稅法規定扣除標準,未作納稅調整
7.工會經費稅前扣除不合規,未作納稅調整
8.業務招待費用支出超過稅法規定扣除標準,未作納稅調整
9.為職工支付商業保險費稅前扣除,未作納稅調整
10.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性支出,未作納稅調整
11.稅收滯納金和罰款支出,已在稅前扣除,未作納稅調整
12.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存貨發生的應予資本化的利息支出
13.應予資本化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一次性列支,未作納稅調整
14.不符合規定的勞動保護支出,未作納稅調整
(三)資產類項目檢查涉及的會計科目及方法
1. 納稅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會計制度上按固定資產核算的不動產進項稅額的抵扣是否符合規定?
2.資產處置所得,未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3.資產損失未按規定審批直接在稅前申報扣除,未作納稅調整
4.無形資產攤銷年限不符合稅法規定,未作納稅調整的現象
5.與生產經營無關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未作納稅調整的資產
6.將固定資產作為低值易耗品核算,一次性列支未作納稅調整
7.與不征稅收入相關的成本費用折舊攤銷稅前扣除,未作納稅調整
五、稅務評估檢查風險應對與稅企爭議博弈
1.稅收征收管理法維權條款運用分析
2.檢查期間與檢查人員的政策溝通分析
3.審理期間合理運用陳述申辯權要點分析
4.行政復議和訴訟選擇運用要點分析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