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選擇估值方式,有效管控投資風險
·最實用的公司估值課程
·國內外先進估值理念搭配豐富的正反案例
·全方位提升估值的有效性與風險管控力
培訓安排:2019年11月18-19日 北京
培訓費用:7600元/人(含培訓費、資料費、會務服務費、發票)
培訓背景:
近年來,實業迎來了“微利時代”,為了促進企業價值增長,許多企業紛紛走在了財務投資和并購重組的路上,希望通過資本運作來提升企業價值,這使我國資本市場獲得了快速發展。這些資本運作的活動都是在企業估值的基礎上進行的,準確的估值可以衡量一個企業整體質量的好壞,對于后續的資本運作是否成功可以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企業估值也促進了我國資本市場及資本運作的規范化和發展,對企業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
估值的方式有很多種,本課程會著重講述現金折現模型(DCF模型),但兼顧其他估值模式的運用,包括這些估值模式的局限和風險,并對模型的框架、重要參數、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進行深入分析。針對管理層對內控、風控和投資決策的需要,強調企業估值方式的選擇、估值的前提、數據分析、風險因素分析等,包括企業估值的各類風險因素以及應對方法和管理流程、財務角色和財務分析運用的重要性。
本課程主要針對企業管理層和行業內投資人士,解決在實施企業業務發展相關的投資的前提下,如何對要投資的標的公司進行估值。同時,會針對企業業務投資與資本市場財務投資、以及戰略投資和并購等之間的差別和不同的商業模式的風險因素,講述其對估值方式的不同影響,并且運用多個真實案例提升學員在估值時的風險意識,進一步保障估值的正確性與有效性。
課程收益:
·把握估值理論、影響因素及其相關的政策法規
·掌握對估值模型進行深入分析的實用技巧和方法
·學習對估值方式的選擇,為決策者提供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依據
·實務應用,豐富案例對比學習,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培訓對象:
·總經理、企業高管
·并購總監、投資總監
·券商分析人員及咨詢顧問
學員反饋:
非常滿意,頓開茅塞!內容豐富是其一,講師把內容完美地表達是其二,二者皆佳,給予我了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致謝!
——利星行機械(上海)有限公司文先生
專業與非專業培訓就是不一樣。此次學習應該是在本人所有參加的培訓中質量最高的,理論與實務結合上佳,講授體系完整,推演縝密,物超所值。
——江蘇吳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吳先生
早十年獲得該專項知識的學習,或許我們公司會存活的更好。能幫助在日后的工作中及時掌握公司財務狀況,為階段性工作重點方向提供幫助。非常感謝老師的精彩授課!
——江蘇路勁物業盛先生
課程內容:
第一模塊:企業價值估值的基本框架和應用范圍
企業及資本市場對估值運用的異同
企業估值與投資模式的關系
把握估值工作流程的巨大差異
第二模塊:股權架構對估值的影響
何為戰略投資,何為財務投資
企業估值(并購等)的特殊性
估值管理流程的差異
案例分析
·從估值中看中國企業并購失敗率超高的原因
·某民營企業老板游離于財務投資與戰略投資之間的嚴重后果
第三模塊:估值的四大常見模式及應用
四種常見的估值模型——DCF、PE、PB、DYR
各種估值模型的運用差別
估值模型在中外資本市場的使用差異
案例分析:
·某外企運用國外估值習慣的嚴重后果
·某外企在華并購估值的選擇
思考與討論:各種估值模式有什么潛在注意風險?
第四模塊:中國市場的估值的特征與用法
四種估值方式在中國市場的應用
中國市場的風險特殊性
選擇合適的估值模型
第五模塊:影響估值的各類風險因素與管理
宏觀性風險
企業特殊性風險
全球化的挑戰
案例分析:某中企如何利用歐洲經濟衰退和財政問題,通過戰略性投資進入醫療器械市場
第六模塊:DCF模型在企業中的應用
何為自由現金流,何為現金流的折現
如何決定折現率
如何決定終極價值
如何制定與管理DCF重要參數
案例分析:某中企估值參數隨意使用的后果分析以及對高層決策的影響
思考與討論:運用DCF模型有哪些潛在風險,該如何防范欺詐行為
第七模塊:企業商業模式與財務數據的關聯分析
商業模式對財務數據組合的巨大影響
戰略發展與財務報表的關聯
財務數據的偏差對估值的影響
財務分析的運用實務
·如何確認歷史數據
·如何分析預測數據
如何與其他內部職能部門開展合作
如何有效使用外部機構
使用模型時的預測假設前提
估值工作流程與方式
盡職調查該怎樣進行
并購估值的特殊性及其影響
案例分析:
·以卡特彼勒為例,探討盡調疏忽對于估值產生的影響
·某地產公司如何通過并購,改變了業務戰略組合以及公司經營和財務風險
·探討萬達院線和AMC院線商業模式的差異
第八模塊:投資參數的分析與風險控制
深入解讀若干決策性的估值匯報比率
比率分析的局限性與風險
如何對比分析項目可行性
把握行業性風險與回報
多元性投資的特殊性
不同投資模式的影響(并購、戰投、財務等)
估值差錯的后果(會計審計與處理、披露等)
案例分析:某民企走向多元化投資的行業選擇及對行業風險忽略的后果
第九模塊:估值模式的運用局限
買賣雙方在評估企業價值的差異
不同階段公司的估值方法
不同行業公司的估值前提
企業估值的內部管理流程和人力資源
企業估值的外部資源的運用
案例分析:
·研究萬達院線收購AMC的并購、融資以及后續IPO的過程,分析該公司在投資、估值、資金成本、融資安排方面的管理方式以及值得借鑒的地方
·分析某高科技企業估值結果的分析,綜合運用對估值參數、估值模型局限性、財務數據、投資時機選擇、風險控制、對手估值等分析以及投資決策的不同選擇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