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時間】2017年3月11-12日(周六、日)
【講座地點】北京•遼寧大廈(詳見開課通知)
【適合對象】適用各層領導、管理者以及國學愛好者、風水愛好者、關注中醫養生人士等。
【收費標準】3980元/人(包括:講座、講義、午餐、停車等)
【講座介紹】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根本,風水是《易經》文化的應用,也是中國人生活智慧重要的文化內涵。《易經》是群經之首,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圣經”和“智慧之書”。
《易經》思想融會貫通到生活中,從做人的道理、人與自己的關系、人與他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世界的關系等方面指導人們的生活。
為此,我們特邀孔子第七十八代孫——孔維勤教授做客名家講堂,幫助大家學習《易經》中的智慧、學習環境格局等風水知識,以理性、睿智的態度去面對人生。
新的一年,我們還為新老學員安排了一次健康養生的課程,特邀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蔡向紅,為您的健康把把脈。
【講座收益】
·學習《易經》中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智慧;
·從天地定位出發,學習風水美學的應用。培養易經與風水的環境意識;
·了解古為今用的建筑,改造居家環境與辦公室職場風水,打造生生不息的生活空間;
·掌握中醫形而上思略,醫道與醫效的因果關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
【師資介紹】
3月11日 主題:《易經》與風水分析
分享嘉賓:孔維勤
臺灣孔子協會理事長、孔子學院院長,孔子第七十八代孫。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臺灣“教育部”頒授“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曾在輔仁大學、東吳大學和文化大學哲學系任教,曾任《臺灣時報》與《聯合報》記者。精通《論語》、《孟子》、《中庸》、《老子》、《莊子》、《心經》、《金剛經》、“易經占卜”和“紫微斗數”,等等。 目前為臺灣圣約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宗教人生哲學組召集人。近期于臺灣孔子學院開始“儒門靜坐”靜省安心課程,融合大學之道“格物”、“致知”、“正心”、“誠意”與修身的“定、靜、安、慮、得”五種次第,建立儒家內省的實踐之路。 曾經出版著作十多部:《真空妙有》、《宋釋永明延壽宗教論》、《木瑤禪話》、《微笑人生禪》、《新創易經入門》、《拆解易經新招》、《活用易經的人生》、《經子名著選讀——老子與莊子哲學思想篇》、《孔維勤說禪詩:大道在心》、《孔維勤說鬼谷子:言謀天下》等。
講座大綱:
一、易經的太極之道
1、物極必反的風水原理
2、反者道之動的真陰真陽
3、些子法,一陰一陽妙用
二、八卦風水智慧
1、五臟六腑的藏風聚氣
2、從人身到天地的陰陽調和
3、陰宅陽宅有何不同
4、家居風水的轉化之道
5、人心人事與風水的生剋制化
三、靈活應用八卦風水文化
1、先天八卦;2、后天八卦
3、河圖;4、洛書
5、陰陽五行的火眼金睛
四、木火土金水與四季風水
1、順境正神與五行相生
2、逆境零神與五行相剋
3、洛書九宮飛星看衰旺
4、東西四命定吉兇
5、乾坤之道勢如水火
五、心好ㄧ定風水好
1、天道酬勤與厚德載物;2、金蟬脫殼與風水管理
3、生生不息風水創新硬道理;4、貞下起元可以假煞為權
5、趨吉避兇掌握風水勝敗;6、君子不器是大丈夫
3月12日 主題:不生病的智慧——感受古老的中醫文化
分享嘉賓:蔡向紅
北京中醫藥大學 副教授;蔡教授長期致力于中醫戰略思維研究,得《黃帝內經》之精髓,藉此詮釋醫圣張仲景醫學精神和醫學實踐內核。蔡教授孜孜不倦,舌耕函丈,桃李天下。著有《中醫的哲學思維與醫道》、《中國女性身心特質及調養原則》、《婦科病•國家級名老中醫驗案》等十余篇論文論著,承擔了《氣滯血瘀型心絞痛的規范化治療》、《金匱要略“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的實證研究》等多項國家及院級課題。同時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孕晚期及月子期婦女結合祖國中醫學的科學飲食指導項目”并成功推向市場。并多次受邀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學,成為傳播中醫文化的使者。
蔡教授診脈療疾于一方一藥中盡顯功力,療效甚佳,馳聲走譽,蜚聲海外,被東南亞國家延請,為一些國家的領導人診治疾病,促進了國家之間的友好交往。特別是在老撾為老撾國家主席本楊等領導人治病,受到所在國官員和我國大使館的高度評價。2016年G20峰會前夕,蔡教授應我國東盟中心邀請赴77國輪值會主席國泰國及東盟輪值會主席國老撾進行文化交流,蔡教授在中醫外交中盡顯中醫魅力, “中國——東盟中心”致函感謝,泰國、老撾等國媒體多方報道。
從醫生到教師,從教師到學者,蔡教授始終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把“治未病”之養生保健教育放在首位,為一些媒體和企業講授中醫課程。蔡教授以其敏捷的思維,幽默的談吐,風雅的氣質成為企業的摯友。蔡教授服務過的企業:
聯想集團、通用集團、松下電工、中國電信、華為集團、大唐電信、中海油、中石油、兵器工業部、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等百余家企事業單位。
講座大綱:
第一單元:中醫理論整體架構
第一章:五行
一、五行之道
二、五行之法
三、五行之術
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具體應用
第二章:陰陽
一、陰陽的概念,陰陽學說的主要內容。
二、陰陽學說在中醫學及各領域中的應用。
三、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第二單元:感受古老的中醫學
第一章:中醫的望聞問切
一、望舌
通過察看舌質和舌態的形態、色澤、潤燥等方面的變化,測知病情變。
二、切脈
寸 關 尺:以臨床常用的劃分方法為代表:左手寸脈候心,關脈候肝,尺脈候腎;右手寸脈侯肺,關脈候脾胃, 尺脈候命門。 第二章:中醫的臟腑辨證
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點,辨別臟腑病位及臟腑陰陽、氣血、虛實、寒熱等變化,為治療提供依據的辨證方法。( 心氣虛、心陰虛、心火上炎、肺陰虛、肺火、肝氣郁結、 肝陽上亢、 肝血不足、 脾失健運、 脾胃濕熱、腎陰虛、腎陽虛。
第三單元:大家關心的中醫學問題
中醫與養生、中醫與性命、中醫與事業、中醫與道德、中醫如何看待現代人的疾病(諸如回答學員問題,如:為什么感覺不舒服到醫院檢查要么沒病要么癌癥)
中醫如何區分上工(高明的醫生)、中工、下工。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