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日期】2017年5月26日
【上課地點】廣州新港西路135號中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A座
【培訓費用】2600元(含培訓費、資料費、會務服務費)
【培訓對象】企業中高層及管理干部
【培訓背景】
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社會,如何追求內心的寧靜幸福?莊子的生命哲學,可謂發人深省的清涼劑。
說起莊子這位2500多年前的智者、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人們往往會想起“莊生夢蝶”的哲學思辨、“庖丁解牛”的人生智慧,還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經典名句。莊子善講寓言故事,倡導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追求內心的自在超脫,以獨特的形式參與了對中國人文精神的塑造。
讀《莊子》有什么收獲?王蒙概括了六點:一是開闊,心胸闊大通達,不自我較勁、鉆牛角尖;二是辯證,立體思維,多向運動,不犯傻,不僵化;三是尊重自然,尊重客觀世界,不搞主觀膨脹蠻干;四是樂觀,無物不通,無事不明,無難不化;五是琢磨,萬物自得,自有其理其道,大事小事,都是哲學題目,都好動腦筋,開心竅、發展智力;六是終極性思考,不僅就事論事,也鍛煉心智。
【培訓大綱】
上篇、反者道之動——老子的哲學
一、隱者的傳說
二、《道德經》這本書
三、道可道,非常道
四、從道到術
五、三家辯證法
下篇、生命的意義——莊子的哲學
一、莊子與《莊子》
二、莊子的自畫像
三、莊周夢蝶
四、庖丁解牛
五、誰解“魚之樂”?
【培訓大綱】陳少明老師
主要背景資歷:
廣東省汕頭市(1958年生)
歷史學士(1982年)
哲學碩士(1986年)
哲學博士(2000年)
1986年起于中山大學哲學系任教,
1997年為哲學系教授,
2009年獲廣東省“珠江學者”中國哲學特聘教授,
2015年獲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任職:哲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哲學研究所所長。
兼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專家,第八屆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兼任研究員。
研究方向:中國哲學,人文學科方法論。
主要著作:《〈齊物論〉及其影響》、《經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做中國哲學》等。
獲獎情況:
專著《被解釋的傳統》(合作)獲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998年),《經典世界中的人、事、物》獲教育部第六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12年);
論文《經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對中國哲學書寫方式的一種思考》獲2004-2005年度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關于羞恥的現象學分析》獲2006-2007年度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學術交流: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1998.11-2000.4;2008.3.-2008.5.),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2.3-2002.8),
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2009.9-2009.11)做訪問研究。
并主持過哈佛-燕京學社資助的比較思想史系列研討會(2001-2006,共4次)。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