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黃鳴
Naming(命名)在傳播理論里很重要,尤其兼顧興趣點、利益點、技術支撐點的命名更是難上加難,甚至有時候命名一個新產品比發明一個新產品用的時間還要多!
關于命名理論,已經有很多人總結了幾大規則、幾大要素等,不再贅述。我講幾個在實際經營中遇到的案例與大家分享。
賤名孩子好養,賤名產品可不好活!
由于過去醫療衛生條件差,兒童死亡率很高,在我國農村有這樣一種說法:“賤名的孩子好養活”。所以原來經常聽到有狗剩、狗蛋、傻根、臭蛋兒這樣的名字。人們相信名字越賤,孩子越好養活。至于有沒有道理,我不得而知;但在市場中有一點可以肯定:產品或品牌的命名稍有不慎,將會帶來嚴重的災難。試想一下,如果一家美食店推出“臭蛋”之類的產品,雖說有可能出奇制勝,但我相信更多消費者會覺得惡心,該店必深受其害。
在有關我們的新品“太陽微廚”營銷策劃會中,有人提議將其命名為“太陽爐”,理由是在功能上其可以燒烤蒸煮,類似于爐子,而且這個名字通俗易懂接地氣。但為什么最終被否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灶和爐差不多,“太陽爐”會讓人聯想到“太陽灶”,后者是七八十年代,在我國農村邊遠地區興盛的產品,早已過時,它在人們心里已經是 “cheap”的代名詞了。如果我的宣傳讓消費者想到的是又大又笨又簡單的過時便宜貨,那這個命名就很失敗。也就是說“賤名”雖然很大眾,但“cheap”的刻板印象已根深蒂固,很難有存活空間。
忽悠“磚家”可以,但千萬不要忽悠專家
更重要的一點是“太陽爐”還有技術上的歧義,經不起專家推敲,即便全世界知道“太陽爐”學術名字叫“Solar furnace”的人占百萬分之幾,但這幾個人我惹不起,這幾個人會說“黃鳴胡說八道!‘太陽爐’是一個利用巨大的凹鏡將陽光聚焦到一個點上,達到幾千度的高溫、用來冶煉金屬、提純貴重金屬的裝置”。千萬別小看這百萬分之幾的人,他一張口,你的品牌有可能就完蛋了。
有一個例子,我在很多場合都講過。差不多二十年前,國內一家知名電器公司,大肆宣揚數字電視、數碼電視,忽悠了很多人,但我對此嗤之以鼻。因為我是這方面的專家,知道他們在忽悠。我從小愛好無線電,跟我舅舅看了大量的書籍。我知道電視信號有兩種,一種叫模擬信號,一種叫數字信號。模擬信號就是將聲音、圖像模擬轉換成電波,但是它在傳播的時候容易變形,導致信號失真。數字信號則不會,把信號編成數碼,傳播是非常準確的,就像發電報。
可是二十年前,當時電視臺發出來的信號,本身就不是數字信號,而這個廠家卻宣稱他的電視是數字電視,專業人士知道這是在騙人,要么這些企業不誠信,利用消費者的好奇心理誤導消費者,要么是他們企業根本就什么都不懂!所以,新產品命名時切忌踩到“專業”雷,要有技術支撐點,千萬不要忽悠專業人士。
由于消費者在未接觸到商品之前,常常通過名稱來判斷商品的性質、用途和品質,所以一個簡潔明了、引人注目、富于感染力的名稱,不僅可以使消費者了解商品,還會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從而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反之,則一損俱損。由此可見,“命名”,確實是產品成敗的“命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