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失敗的原因很多,但歸根結底原因還在于創業者自身;蚴沁x項失誤,或是管理不善,或是缺乏市場意識等多種原因,致使創業無法成功。面對我國每天數以萬計的倒閉企業,面對在虧損中苦苦掙扎的企業經營者,每一位創業者心情都顯得越發沉重和焦灼。據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注冊成立的企業,3年后依然能夠生存下來的只有32.4%。面對這觸目驚心的數字,你會作何感想?
以下是筆者將眾多的創業失敗現象歸納為“十大禁忌”。
一忌:放不開本業
放不開本業就是人們常說的離不開老本行,以前在干什么,以后還想干什么。筆者有幾位朋友,在服裝的圈子里轉悠了幾年后,想出來自己投資做點事情。在選擇項目時,總是離不開服裝。他們說,只知道服裝能賺錢,自己還熟悉市場,除此之外,不知還有什么行業適合自己。
這就是被老本行捆住了思想和手腳。對他們而言,走出這個圈子,也許就會有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正是因為有很多創業者走不出這個圈子,創業時按固有的模式操作,導致失敗。
二忌:陌生領域無興趣經營
原有行業已處于沒落之勢,沒有了發展潛力和盈利機會,這時一些創業者就會轉行到陌生的、具有發展潛力的領域去經營。因為是陌生的領域,投資者對市場渠道、消費者等情況一無所知。這就需要重新來了解、學習和實踐,才能把握好新的市場。如果創業者對新行業沒有興趣,就會在實際經營管理中產生消極因素,最終導致失敗。
筆者認識一位女老板,她投資選項時聽了一位朋友的指點,去做電腦生意。由于選準了時機,開業之初就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可后來這位女老板對電腦沒有了興趣,自己不懂電腦也沒有興趣學。日久天長,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失去了創業的沖動,致使企業經營出現危機。后來她斷然放棄了電腦生意,做起了自己感興趣的美容業。
三忌:照搬照抄
有很多創業者,手里拿著錢不知該做什么,于是他們四處打聽,在市場上看到哪家企業正在大把大把賺錢,他就跟著一起來做。如果跟對了,無疑為他們減少了投資風險;如果跟錯了,就會掉進投資的陷阱。
照搬照抄的創業者,一般不會深入研究市場,只是看別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由于他們看到的和學來的都是表面現象,自己的內部管理和經營理念等深層次的經營要素跟不上,所以別人成功了,自己卻失敗了。千軍萬馬來擠獨木橋,其結果是擠垮了一個很有前景的行業。
四忌:前景預測想當然
一般創業者在投資前,都要對企業的前景、未來利潤和經營狀況進行預測。只是他們的預測,大多是根據競爭對手的現狀,靠想當然來完成,沒有科學的依據。這樣容易讓創業者對前景盲目樂觀,而忽視了潛在的威脅和障礙。
其實,對創業前景的預測是需要下一些工夫的,要為每一個決策找到科學的市場依據。這就需要對所處行業的發展趨勢、消費者的需求演變、競爭對手的經營能力等眾多的市場要素和經營要素,進行綜合的分析和研究。
五忌:自身實力與運作要求不符
不論創業者選定了哪一個投資項目,在你選擇它的同時,它也對你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如要做好這一項目,必須具備多少資金、什么樣的設備、廠房面積、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開發市場的能力等。筆者見過很多投資者,開業之初經營得不錯,到后來因為缺少流動資金,或技術不過關,或市場開發能力差等原因無法正常運行。
所以,投資者在選項之前,先要對自身的能力做好充分評估。自己能做什么,能做多大,要量力而行。
六忌:不熟悉投資環境
任何一項生意,都有相對復雜的投資環境。要全盤考慮區域經濟環境、企業社區生存環境、市場環境、競爭環境、居民消費環境。這些投資環境在促進一些投資項目發展的同時,也可能會對另一些項目產生制約。
所以,投資者在選定一個項目后,要在何地經營,就先要對該地的投資環境做好考察,看投資環境是否適合經營;看投資環境能為企業發展帶來哪些契機,又潛伏著哪些威脅,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七忌:市場運作盲目跟風
市場運作盲目跟風,一般是因為經營者缺少市場運作能力造成的。比如一商家打折酬賓,滿大街的商家都跟著打折酬賓。這種盲目跟風,結果只能陷入惡性的價格戰,讓所有的企業都無利可圖。
八忌:意識過于超前
有很多有超前意識的創業者,取得了驕人的業績,也有許多意識過于超前者,等待他們的只能是失敗的苦果。意識過于超前表現為:發現了市場上的某種趨勢和消費者潛在的需求,但一時還不能產生購買行動。這樣,創業者要做市場啟蒙和教育消費的工作,這些工作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需要投入巨額的費用。如果這些工作還沒做好,你的企業就經營不下去了,或是這些工作剛剛做好,你已經精疲力竭了,這時你的競爭對手就會適時而入,輕而易舉地搶占了你的地盤。
所以說,創業者要有超前意識,但意識不能過于超前,要視機而動。
九忌:缺乏創業精神
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這就是創業精神。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不能一蹴而就,創業尤其如此。在創業期間,其困難和挫折是無法預料的,一個企業存在諸如銷路、質量、管理、資金、人員等問題。一個沒有創業精神的創業者是不會取得成功的。
十忌:沒有市場營銷意識
做任何生意都離不開營銷,營銷產品或營銷服務。要研究市場,研究消費,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消費者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經營什么。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才能創造出投資者的經營利潤。
沒有營銷意識的創業者,只會坐著等顧客登門,他們不會主動出擊,尋找出路和辦法。
來源:《現代營銷·經營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