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建筑規劃設計與發展趨勢》 (涵蓋住宅、商業、旅游地產的建筑規劃設計)
培訓安排:2013年11月16日 廣州中山大學
培訓費用:2000元/人(含培訓費、資料費、會務服務費)
課程背景: 建筑規劃設計作為房地產開發產業鏈的前端,也可以說是關系項目成敗的重要一環,做為一個房地產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這部分知識是必須學習、掌握的,對于這一學科的發展趨勢也是必須要了解的。 房地產歷經多年的高速發展,市場日趨成熟,競爭日趨激烈,消費者也越來越成熟專業,這一切都對房地產項目的設計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又怎能固步自封?
課程大綱: 一、住宅文化與住宅市場關系的思考: 1、住宅規劃的實質 (1)次序:功能、空間、環境、 (2)標準:實用、經濟、美觀 (3)語言:建筑設計是一種語言藝術 建筑規劃師 = 系統工程師 (貝塔郎費:整體有機(集約)、動態、等級) 建立一套經營教育產業的動態體系(非傳統的固定樹形結構,而是彈性的網型結構) 2、建筑的文化特征 3、何謂住宅文化? 住宅文化指的是住宅區給人們提供的精神環境 設計住宅就是設計生活。 4、住宅文化與市場的關系 居住促進經濟 在文化和文明進步的歷程中,經濟基礎無疑地始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居住促進著經濟的發展。 首先,居住的殼體--住宅的建設,直接或間接地拉動著三百六十行中近百個行業 5、文脈的特征 構成現代建筑形象的手法多種多樣,而最能反映文脈的莫過于體形、符號、顏色、尺度和氣質。文脈的特征是相互交織的,大致有以下四點。 (1)體形的延續與變異。建于北京的四合院與闕里賓舍的體形,其實沒有一處相同,僅是神韻相似,這不是簡單的延續而是有變異。 (2)符號的延續與變異。符號的延續比體形的延續更容易做到。上海的金茂大廈(檐口)使人立即想到中國古代建筑 (3)尺度的延續與變異。尺度的延續在文脈中起著一種微妙的作用。法國“蓬皮杜中心”對面新建的幾幢住宅,只因其尺度與有建筑相似,達到了渾然一體的效果。 (4)氣質的延續和變異。氣質是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所不在的。法國盧浮宮前新建的玻璃金字塔的成功,不在于它與老建筑徑渭分明,也不在于它的形體甚小,不影響整體空間的完整性,重要的是它的古典造型在氣質上與盧浮宮的對稱布局和使用性質是相通的。 6、住宅建筑的造型與文化 (1)住宅建筑要給人以美感造型 (何種風格并不重要) 所謂融建筑特色、民族文化、區域特征、生態環境、社區文化和情感交流于一體的科學布局,就是對以人為核心的設計思想的具體化、生動化。 (2)他山之石:日本住宅設計的文化特色 日本是世界經濟強國,國民生活水平很高,但由于國土狹小,地價昂貴,日本住宅在設計上講究“小、巧、精(致)、(舒)適”的實用主義,同時處處體現出大和民族的家居文化特色。
二、商業建筑的設計要點及案例分析 ◆ 商業地產是什么? ◆ 商業地產成功的要點 ◆ 如何認識今天商業房地產的發展? ◆ 商業建筑要點
1、商業形態進化的四次革命 2、選擇開店區域和規模的四個法則: 3、購買類型的三個定理(建店依據) 4、商業建筑內部三大組成部分 5、商業建筑內部空間元素: 6、外部環境對商業建筑的影響 7、商業建筑的外部立面及灰空間 8、商業建筑的內部景觀 9、我國商業建筑的發展和現狀 10、大型商業場所位置策劃
10.1、商業圈分析(選址的第一步驟) 10.2、趨異性理論(生活性購買) 10.3、趨同性理論 (理性購買) 10.4、共生性理論(隨機性購買)
11、大型商業建筑空間構成元素 12、 商場室內設計的三相基本原則 13、大型商業建筑空間組合 廣州私享家珠光高派酒店公寓 14、購物中心的平面布局 15、大型商業建筑空間組合 16、建筑與城市的空間銜接 17、底 商 建 筑 設 計 要 點 18、內部交通組織及設施 19、營業廳內的水平流線方式主要有五種組分形式
三、旅游房地產的設計要點與案例分析 1、尋找項目的方向 1.1、研究透競爭對手與自己的實力 1.2、只比對手領先一點點(技術\ 經營\ 時間和空間) 1.3、報審的難度業態的選擇\理由\量化與次序 1.4、什么是房地產, 房地產 “不等于” 建筑業
2、綱要 2.1、旅游房地產的定義 2.2、旅游房地產的三個發展階段 2.3、旅游房地產的發展趨勢 2.4、旅游房地產的規劃設計要點 2.5、 案例分析 3、旅游房地產的分類: 旅游景點地產,主要指在旅游區內為游客活動建造的各種觀光、休閑、娛樂等非住宿性質的房產;如深圳的錦繡中華和世界之窗內有大量的餐飲店,還有劇場. 4、旅游房地產的五大要素:
4.1、三種資源(天生麗質) 顯性資源:旅游地產多在旅游風景區或運動、度假的勝地,基地附近有青山綠水等優良的自然環境,能夠吸引人到此旅游度假,這樣給項目的開發帶來了先天優勢。麗江,張家界。(設計較難做) 隱性資源:如田園風光、古老村鎮的建筑肌理等。如周村等等。 (設計最難做) 人工資源:如千島湖(新安江水電站),故宮。 (設計較好做) 4.2、四個規劃要素: 四個并舉:
(1)系統完善:開發與保護并舉(保護自然)。
(2)標準適當:情趣與舒適并舉(衛生安全)。
(3)實施有序:遠期與近期并舉(長融短投)。
(4)規模合理:尺度與位置合理(方便實用)。 5、國際及國內旅游度假村的歷史與現狀 5.1、國際旅游度假村發展的歷史 度假村最早起源于歐洲,歐洲人很早就有外出度假的傳統和歷史。 迄今已有近2500年的歷史。公元前500年,第一個度假地在希臘的溫泉和礦泉地出現。 5.2、中國旅游度假村發展的歷史和現狀 中國旅游度假村發展的歷史 (1). 帝王別墅型“度假村”。 典型如北京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只供帝王避暑享樂之用。
(2).現代療養型“度假村”。 典型如中央有關部委及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企業在國內一些風景、溫泉勝地(如北戴河、黃山、廬山、臨潼等)修建的具有度假村性質的療養院
(3).當代康樂型“度假村”。 10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康體休閑、娛樂為主要特點的新型"度假村"產生。這類度假村大量增添了現代娛樂設施和項目 到目前,已有1000多個不同類型的度假村和度假點。包括國家級度假區12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00多個,其中三分之一為海濱度假,三分之一為內湖度假,其余三分之一為山地、溫泉、江河、森林、人文景觀、冰雪旅游等度假類型。
6、與觀光旅游相比,度假旅游具有以下特點: (1). 度假旅游的訪問地相對固定。 (2). 度假旅游更強調休息、放松。 (3). 度假旅游在一地的停留時間相對較長。 (4). 度假旅游者一般不需要導游。
【老師簡介】 高志教授 社會職務: 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房地產研究所所長; 加拿大寶佳國際建筑師有限公司駐華首席代表; 建華建筑設計合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建筑文化遺產雜志社社長; 北京房地產專業人士協會副會長、執行會長; 中國建筑設計聯盟副CEO; 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建設工程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房地產商會常務理事; 清華大學房地產EMBA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兼職教授; 上海威斯頓不動產管理專修學院客座教授; 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兼職教授兼工程碩士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方向研究生導師; 新加坡亞洲管理學院客座教授。
曾當選為: “2007引領中國建筑規劃設計最具創意設計大師” “2007年度中國建筑規劃設計區域領袖人物獎” “地產財富最具創新設計大師華表獎” “亞洲建筑最具影響力人物” “中國別墅設計十大建筑師” “中國地標建筑最有影響力建筑師” “聯合國全球人居環境特殊貢獻獎” “中國最佳主流設計師” “搜狐焦點2009年度房地產意見領袖” “2010中國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行業十大創新設計師” “2011亞太區建筑行業十大領軍人物” “中國十大金牌城市規劃師”
工作經歷: 目前兼任中國八個著名大學房地產建筑設計兼職教授。 在中國和加拿大從事建筑工程設計多年,主要負責可行性研究及大型項目的策劃、規劃、設計、項目實施。曾組織、參與過中國及北美地區的多個大型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曾在多家報紙、雜志上發表過多篇專業論文及文章。主要著作:為清華大學實戰型房地產EMBA課程精選之《策劃與設計》主要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