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講師】張愛民老師
【課程背景】
全球制造管理經驗證明:制造型企業每年必須能自動降低15%的成本才能維持競爭力。原材料漲價,產品價格下跌,參與國際化競爭的中國企業要維持低成本優勢,精細化管理成為必然。精細化管理著眼于宏觀市場、落實于微觀現場,是消除浪費和創造價值的有機結合,細到消除一個動作的浪費、一個焊絲頭的管理,大到產品開發、工藝改進、新材料的運用,精細化管理既具有管理含量又具有技術含量,需要將產品技術、工藝技術和管理技術三者有機結合。工業工程、價值工程和統計技術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三大管理技術,系統化目標管理、結構化分析、細化分析、精益化改善和最大能力常態化管理是精細化管理的五大要點。本課程以在華日資企業的大量案例全面闡述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和操作方法,是日本企業極限化效率經營特色在中國成功實踐的精心總結。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是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個性化)管理的一項內容。最初它是針對企業管理的一種管理理念,它源于發達國家(日本20世紀50年代),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質量服務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規管理基礎上,并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所占用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認真做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才能把事情做好”。精細化更是一種意識、一種觀念、一種認真的態度、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 現代企業對精細化管理的定義是“五精四細”,即精華(文化、技術、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質量、品牌)、精通(專家型管理者和員工)、精密(各種管理、生產關系鏈接有序、精準),以及細分對象、細分職能和崗位、細化分解每一項具體工作、細化管理制度的各個落實環節。“精”可以理解為更好、更優,精益求精;“細”可以解釋為更加具體,細針密縷,細大不捐。精細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細節、重過程、重基礎、重具體、重落實、重質量、重效果,講究專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個細節上精益求精、力爭最佳。精細不只是細節:事情不能只做細,而且要做好、做實、做深、做透,培養和樹立一各追求卓越的精神、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生活習慣。
精細化管理是在ISO9001-2000標準基礎上對測量、分析和改進進一步精細管理。大型制造業推行精細化管理,是細化產品生產過程的質量抽樣檢驗,采用概率統計分析方法進行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常用的概率統計分析方法是用正態分布統計分析法,其中有兩重要的概念,一是數學期望反映隨機變量取值的平均值,二是正態分布的標準差,即“西格瑪”。
【培訓收益】
1、學習精細化管理理念,激發精細化管理的實踐愿望;
2、掌握精細化管理基本操作方法,提高綜合運用三大技術解決業務問題的能力;
3、練習精細化管理的基本管理工具,掌握運用要領,提高數字化分析能力;
4、分享精細化管理的實施案例,提高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實踐能力;
5、學習管理工作中的軟性技巧,提高活動設計和過程阻力突破的能力
6、生產制造部門如何持續改善現場、持續減少浪費、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品質成為衡量企業樹立行業競爭優勢的重要標準之一;
7、掌握并運用先進的現場管理技術,通過建立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責任成本管理體系, 才能持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品質、改善工作效率,最終為企業獲取倍增的利潤。
8、幫助企業打開現場管理改善和成本控制大門,協助打造一流的生產現場和生產體系,使企業在殘酷的競爭中能領先一步。
【課程大綱】
一、精細化管理基本概念:
1、精細化管理的意義、目的和作用;
2、精細化管理的推行和組織保證;
3、在目前形勢下,精細化管理的迫切性。
二、泰勒與戴明--精細化管理的鼻祖
1、去掉所有錯誤的、緩慢的、無用的動作;
2、不能只對員工喊口號、下指標來提高質量。
三、精細化的根本精神--杜絕浪費
1、為了降低浪費,消除一切浪費情形;
2、排隊任何材料,人力、時間、能量、空間、程序、搬運的浪費;
3、排除生產現場的各種不正常與不必要的工作。
四、推崇目視化管理--使一切一目了然
1、讓問題無處隱藏;
2、使流程、設備、存貨、信息等能夠被快速檢視。
五、培養員工成為多技能--任何場合能生產合格產品
1、充分利用“活人和活空間”;
2、使生產柔性化, 不浪費任何資源。
六、現地現物精神--管理人員有一手的細節
1、親臨現場察看以徹底了解情況;
2、追溯源頭,親自觀察,然后驗證。
七、標準作業徹底化--使一切工作的執行細節化
1、用最少的勞動力進行生產;
2、使充分授權變為可能;
3、領導的標準化作業。
八、建立無間斷的操作流程--使問題經細節浮現
1、暫停流程,以建立品質第一的思想;
2、內建品質是原則,不是技術。
九、強調及時生產--生產安排的節省細節
1、在需要的時間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
2、使庫存最小化。
十、沙盤練習
1、水杯試驗--如何用最小的資源生產最多的產品;
2、小組競賽和經驗總結。
十一、使組織準備好發展優秀員工--長期發展易漏細節
1、基業常青的基礎是文化,文化的基礎是人;
2、教練式的訓練,NBA的啟示;
3、被忽略的一線員工的能力;
4、創造力的浪費--第八種類浪費。
十二、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核心重點--贏利的細節
1、記帳核算型向經營管理型轉變;
2、事后靜態核算向全過程、全方位的動態控制轉變;
3、支配型向服務型轉變;
4、案例研究:從反光鏡的圖像決定開車的方向。
十三、數據和事實驅動的問題解決方法--大膽假設,細心求證
1、數據驅動文化的養成;
2、數據中涵蓋了一切細節;
3、魔鬼在細節中,魔鬼也在數據中;
4、案例研究:問5次為什么,你能找到一切細節。
十四、精細化管理的八大方法--手段簡介
1、細化--大功成于精細;
2、量化--沒有量化就沒有細化;
3、流程化--高效來自流程改造;
4、標準化--有標準化才能執行到位;
5、協同化--銜接配合,是提高系統效能的前提;
6、經濟化--節約成本要利潤、財務與成本;
7、實證化--精細化管理, 要務實求真、數據化、信息技術、市場分析;
8、精益化--優勢源于求精。
十五、小組練習:如何建立精細化管理的機制
1、如何利用SWOT分析探討可能存在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
2、討論如何加強優勢,克服劣勢,利用機會和對付威脅;
3、創建一個細節的管理范例。
十六、精細化管理的再認識--精細化的要素
1、精細化的操作:企業活動中的每個行為都正規化、規范化和標準化;
2、精細化的控制:企業業務的運作要有一流程,要有計劃、審核、執行和回顧的過程;
3、精細化的核算:通過核算去發現經營管理中的漏洞;
4、精細化的分析:將經營中的問題從多個角度去展現和從多個層次去跟蹤;
5、精細化的規劃:制定的中遠期目標,這個目標包括了企業的服務規模、業態、文化、管理模式和利潤、權益等。
十七、精細化管理的導入
1、兩個任務:執行力、配合;
2、三大原則:實效、簡單、可操作;
3、五項注意:權力集中、責任個化化、連坐、干部決定性、以事為本。
十八、精細化管理的配套措施
1、讓人不能粗放--精細化的方法、制度;
3、讓人不敢粗放--重罰;
4、讓人覺得不該粗放--精神教育、文化氛圍。
十九、精細化案例介紹和總結問答
案例1:成本節約的精細化操作方法;
案例2:通過對流程的分析,提高效率和少人化
總結和答疑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